文化之光——藝苑風采4(3 / 3)

[旁注]

賽龍舟 我國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乞巧節 即七夕節,又名“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我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故而人們又稱這天為“少女節”、“女兒節”。

[閱讀鏈接]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

除了賽龍舟、喝雄黃酒等習俗之外,每到端午正午,民眾會爭相把雞蛋直立於地板,據說端午節陽氣最重,可使雞蛋直立,隻要能直立雞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陽氣,會得到一年的好運。

淮陰六月初六“曬龍衣”

農曆六月初六,是我國的民間節日之一。每逢這一天,隻要是天氣晴朗,淮陰的很多家庭都會把家裏的衣服、鞋襪晾起來,讓烈日暴曬一下,去掉黴氣,便於夏季保管,淮陰人稱作“曬龍衣”。

關於“曬龍衣”的來曆,當地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相傳東海龍王的兒媳是王母娘娘,她自幼十分任性。嫁到龍王家後,老實懦弱的小龍王畏懼嬌妻,事事讓著她。

結果,王母娘娘因為與海蝦大將勾結起來謀殺了功臣蟹元帥,惹得老龍王勃然大怒,把她貶在洪澤湖裏反省。

誰知這個嬌縱慣了的王母娘娘到了洪澤湖後,脾氣更加粗暴,經常惹是生非。

有一天早飯時,因為宮女送飯稍稍遲了點,王母娘娘便怒不可遏,大發雷霆,對宮女大打出手。

這時,恰好泗州的土地爺經過這裏,便上前勸說,並責怪了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正在氣頭上,哪能聽得下別人的指責,一聽到小小的土地爺竟敢來責怪自己,她心裏想:我偏偏耍點威風給你看看。

於是,她狠狠地飛起腳,踹死了宮女,接著,大吼大叫起來。於是晴朗的天空頃刻間烏雲滾滾,暴雨如注,接連下了七七四十九天,黃、淮河水猛漲,洪澤湖的水也衝破堤壩,滔滔洪水鋪天蓋地,把熱鬧非凡的泗州城吞沒了,無數百姓葬身洪水之中。

玉皇大帝得知王母娘娘的作孽後,非常生氣,就在陰曆六月初六這一天,差遣張果老來泗州捉拿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哪能束手就擒?兩人一見麵,便相互廝打起來。張果老神通廣大、法術無邊,誰知水母娘法術也並非一般,雙方打得難分勝負。

忽然,張果老哈哈大笑,原來他發現王母娘娘已有孕在身,便對著王母娘娘的腹部一拳打去。這一拳,打得王母娘娘“哎喲”一聲,趴倒在地,呼天叫地的淒慘中生下一條不足月份的小白龍來,隻好向張果老哀求手下留情。

張果老見此情景,隻得收回功法,撥轉雲頭,回天宮稟報玉皇大帝。

玉帝念王母娘娘剛剛生子,便傳下旨令:不再把她拘上天宮監禁,而是改為用鐵鏈鎖在洪澤湖中龜山上的琉璃井內。令她一麵痛思己過,一麵好生撫養小白龍長大,以功補過。

光陰似箭,在小白龍18歲的那一年,玉帝又派張果老領小白龍回天宮。

母子生死離別,悲傷至極。於是張果老又一次大發慈悲,奏準玉帝,同意讓王母娘娘母子每年在陰曆六月初六那天見麵一次。

後來,每到這一天,他們母子會麵,小白龍一麵向母親噓寒問暖,一麵把母親一年來穿髒了的衣裳一件一件地洗幹淨,晾到外麵暴曬,然後收藏起來,留著母親下一年輪換著穿。

這件事傳到民間,家家戶戶也爭相效仿,於是六月六“曬龍衣”的風俗就在淮陰流傳開來。

[旁注]

土地爺 又稱“土地神”、“土地公公”,傳說中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住在地下,是神仙中級別最低的。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土地神形象大都衣著樸實,平易近人,慈祥可親,多為須發全白的老者。一般土地廟中,除塑土地神外,尚塑其配偶,稱“土地奶奶”。

張果老 名列“八仙”之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張果老在曆史上實有其人。他是唐代武後、玄宗時代的一個名氣很大的道士,名叫張果,“老”字是人們對他的尊稱,也是他模樣長得老,顯得歲數大。

天宮 就是神話傳說中的天空。穿越南天門,直達淩霄殿內。此殿為玉帝四時朝臣之地,相當如凡間的金鑾殿一般。四大天門,輪流四大天王輪流職守。順帶掌管天下四大部洲之風調雨順。

[閱讀鏈接]

另外,淮陰還有六月處六吃炒麵的習俗。這一天的早晨,家家戶戶都要用白麵放在鍋裏炒熟,拌上糖,攪勻了吃。主要是為了祈求上天保佑,不要發大水,澇洪災,風調雨順。也有迷信說法是“六月初六吃炒麵,大人小孩不拉肚”。

15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