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搖籃——史前時代1
三晉是戰國時趙、韓、魏三國的合稱。 趙氏、韓氏、魏氏原為晉國大夫,戰國初,他們分晉各立為國,稱為“三晉”。
位置在後來的山西及河南中部、北部及河北南部、中部地區。因三晉之地大部分在山西,因此後世別稱山西為三晉。
三晉地區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黃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從180萬年前的西侯度文化、經匼河文化、丁村文化、許家窯文化、崎峪文化,到14000多年前的下丁川文化,呈現了舊石器時期原始文化發展的完整序列。史書記載,上古時期堯建都平陽,之後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以及夏王朝也誕生在這裏。
西侯度和匼河村文化
西侯度村位於山西西南部中條山西南麓,南距芮城風陵渡約10千米,黃河在這裏拐了一個大彎,從西侯度的西側和南側流過。
這一地區在遠古時期就成為人類優良的棲息地,約180萬年前後,原始人類就繁衍生息在這裏。西侯度文化遺存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文化遺存,其位於黃河中遊左岸高出河麵約170米的古老階地上。
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約一米厚的交錯砂層中,砂層夾在早更新世的砂礫層之內。砂礫層上麵覆蓋著中更新世的紅色土,再上為晚更新世的黃土層。
動物化石有巨河狸、鯉、山西軸鹿、粗麵軸鹿、粗壯麗牛、山西披毛犀、三門馬、古中國野牛、晉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豬、納瑪象等。
在動物化石中,有一個保存兩段鹿角的步氏真梳鹿的頭蓋骨。它的左角靠近角節的主枝上,有一個橫斷麵底部較窄的溝槽,其上具有明顯的人為切割或砍斫的痕跡。右角也有刮削痕。
這表明,當時人們可能已製作骨器。化石中還有一些顏色呈黑、灰和灰綠色的鹿角、馬牙和動物肋骨,說明西侯度人已經學會取火,開始食熟食了。
遺址中的石器主要以石英岩為原料,類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狀器。其中最大的石核為一件重達8300克的石片狀石核,最小的則是僅有33克重的漏鬥狀石核。
三棱尖狀器是用以挖掘根莖類植物的工具,一般個體較為粗大,多用巨厚石片製成,從平坦的一麵向背麵加工,使背部成棱脊或高背狀。
西侯度人製造、使用的石器是舊石器時代人類常用的工具,刮削器可以用來刮削木棒、割剝獸皮;砍斫器主要用於砍伐,大型的砍斫器可以砍伐樹木;三棱大尖狀器是用來挖掘的工具,可以用來挖掘可以食用的植物塊根。
西侯度人製造石器是用直接打擊法從石材上獲得石片的,有采用手持石頭打擊另一石材的錘擊法;有手持石材向一石砧碰擊以產生石片的碰擊法,有用石錘砸擊地麵上放著石材的砸擊法。
他們對於打擊下來的石片,有的還進行第二步加工。加工的方法大多是向一麵一個方向打擊,稱為單麵打擊法,很少采用向石片兩麵打擊的交互打擊法。
他們對石片的第二步加工,並不在石片薄的地方,而是在石片的厚部,這說明,他們已不是簡單地利用石片劈裂的薄處為刃部,而是有目的的加工某一部分,以供使用。
繼西侯度文化之後,匼河文化是三晉另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其地質時代約為60萬至70萬年的中更新世早期。
匼河文化主要分布於山西芮城縣匼河村一帶,而匼河村的位置大致處於風陵渡和西侯度之間,在西侯度以南,較西侯度村更靠近黃河拐角處。
匼河遺址由11個地點組成,它們分布在中條山西南麓的黃河左岸,南北伸延13.5千米。匼河一帶衝溝發育,地層出露好,文化遺物埋藏在中更新世紅色土及其以下的砂礫層或泥灰岩之中。
匼河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工具,從用途來分共有五類,即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狀器、小尖狀器和石球,前三類,在西侯度文化中已經出現,石球在陝西藍田文化中也已經出現,而小尖狀器則是匼河人的發明,是匼河文化中比較精致的石器,可以用來割剝獸皮。
砍斫器數量較多,有“單麵刃”和“兩麵刃”兩種,加工比較粗糙,由於長期使用和反複修整,刃部片疤重疊。
匼河遺址發現的石器,也是以石片石器為主,在打割石片時,使用了錘擊法、碰砧法和投擊法。用錘擊法打製石片,多以礫石平麵作台麵,也有特意打製台麵或利用石片疤作台麵的,這是匼河人的一項新創造。
用碰砧法和投擊法產生的石片寬而厚,形狀多不規整,一些砍斫器和三棱大尖狀器就是用這類石片加工成的。石核有用錘擊法產生的和碰砧法產生的兩種。石核上常常保留大部分礫石麵,石片疤一般寬大於長。
對於打擊下來的石片,隻要有鋒利的邊緣,就不再進行加工而直接使用,大的用於砍斫,小的用於刮削,不能直接使用的石片,再用石錘進行加工,提高了石片的利用率。匼河人使用的石器的加工較為精細,也更適用於割剝獸皮。
與石製品一同的還有一小塊燒骨,這表明匼河人也開始了用火的生活。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匼河文化是從西侯度文化和藍田文化發展起來,其中存在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
匼河文化遺址動物化石多為中更新世的典型種屬,不但有腫骨大角鹿、扁角鹿、德氏水牛、三門馬等華北中更新世的典型種屬,還有第三紀殘留下來的三趾馬和師氏劍齒象。
這些動物的共存,表明當時匼河一帶有茂密的森林;鹿、馬等食草動物的存在,說明附近還有開闊的草地;從水牛等動物判斷,附近還有湖泊、沼澤和河流。
水牛和象喜歡溫暖和濕潤環境,而披毛犀喜歡幹燥和涼爽環境,它們的同時存在,說明當時基本上屬於溫帶氣候。
匼河人生活在這種自然環境中,使用挖掘工具三棱大尖狀器和投擲武器石球,表明其過著采集和狩獵的經濟生活。
匼河文化與藍田猿人文化和丁村文化較為接近,可以認為匼河文化上承藍田猿人文化,並發展為舊石器中期的丁村文化。在文化發展上具有承上啟下的性質。
[旁注]
麗牛 生活在早更新世到中更新世亞歐大陸的原始牛科動物,相對其他牛科動物,麗牛體型較為纖細,矮小,角細長而成扁柱狀,雌性則沒有角,在草原上群居生活。其中最大的種類可能是我國的粗壯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