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搖籃——史前時代3
農耕文明的形成和發展
大約在10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農業才進入人類的生活領域。黃河流域特別是中遊地區是我國粟作農業的發源地。
山西地處黃河中遊的黃土高原地帶,這裏的先民以農耕著稱,經過漫長的曆史進程,他們創作了燦爛的農耕文明。
三晉地區最晚的舊石器遺存有沁水下川、蒲縣南關、吉縣柿子灘等遺存,其中下川遺址中有锛狀器和磨盤、礪石。這些器具是三晉地區較早跟農業有關的器具。
三晉初始階段的農業生產規模很小,一般是在居住地附近或其他采集地點進行的,種植方法也很原始。最初的農業生產工具主要為一些簡單的石器和木器。石器為一些製作尚十分粗糙的斧、鏟類工具。木器多為尖木棒。
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在居住地不斷擴展的基礎上,三晉地區農業生產規模也不斷擴大。生產方式和生產工具較以前均有了很大的改善。
生產工具的種類和數量大為增加。種類有斧、鏟、锛、刀、鑿、鏃、紡輪等,質地有石、陶、骨、角,其中石質工具最多。生產方式,除了最初階段的刀耕火種的方式,還出現了較為進步的耜耕農業。
耜耕農業的特征:一是普遍運用耒耜進行人工翻地,改變土壤結構;二是實行定期休耕和人工施肥,以增加地力,延續土地使用年限,即熟荒耕作製。
仰韶時期是三晉地區文化快步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從農業、家畜飼養業到手工業製作和家庭副業,從房屋建築到狩獵采集,從物質生產到精神生活,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
這時期,三晉地區處於廟底溝文化範圍內,從南到北,到處都有廟底溝文化的遺址發現。這種強大的農業文化為華夏文明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仰韶時代中期,生產工具數量繁多,類別豐富,工具的質地有木、石、骨、陶和角等,農業生產方麵的播、種、耕、收、磨等工具應有盡有,特別是用於農業收割的陶刀和石刀數量很多,表明了農業發達的程度。
翻土工具石鏟、石耜也有很多,說明耜耕農業耕種方式已經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
耜耕農業方式的出現,不僅提高了單位麵積產量,延長了土地使用年限,而且對開荒也有重要影響,原始農業逐步進入熟荒耕作階段。
在石鏟、石耜等農業工具的基礎上,三晉先人又發明了耕作工具——石犁。石犁的出現表明人類社會開始了犁耕作業。
犁耕的出現,變原來的用耒耜上下間歇運動的耕作方式為水平連續運動的耕作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墾耕工作效率,減少了勞動的強度。
另外,仰韶文化時期,山西的先民對金屬有了一定的認識,並初步掌握了冶銅術,為今後冶銅技術的成熟和金屬工具的出現打下基礎。
農作物方麵,這個時期,山西先民種植的農作物種類有很多,穀子、高粱、豆類等農作物均已開始種植,另外,這個時期已經開始了蠶的養殖,蠶桑業開始發展起來。
山西地區民間流傳著炎帝製耒耜教民於晉東南的傳說。說上古時候,在炎帝之前,人們主要是靠狩獵和采集生活。到了炎帝時代,隨著人口的增加,可供采集的植物的果實和可供捕獲的禽獸,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果腹需求了。
一天,炎帝正在一個山坡上走著,一片嫩綠的小苗映入他的眼中。他輕輕扒開小苗周圍的土,發現每棵苗的根部都有一個還沒有腐爛的果實皮。炎帝沿路,又找到一些小苗,發現有一叢很奇特,就是果實樣的東西在苗尖上頂著。
炎帝想,這些小苗一定都是由那些樹草的果實變成的,而這些小苗長大以後,就又會結出果實,這樣往複循環,發芽,開花,結果,人們不就解決了吃的問題了嗎?現在的關鍵是要辨別出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
炎帝立即帶上一些人,踏遍三山五嶽,經過多年的辛苦,終於選出了黍、稷、麻、麥、豆這五種作物來,並教人類如何播種、如何管理。自此以後,人們才會種植和耕作農作物。
東漢時期,《神農百草》記述:“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是說神農氏不僅發現了茶,而且總結出病毒可用茶等的草木進行解除的經驗。
山西高平的羊頭山,是曆代皇族黍定黃鍾之音的地方。明朱載育的《羊頭山新記》說,“羊頭山神指神農也。”又說“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軒轅氏興,受炎帝參盧禪,圭參盧於潞,守其先瑩。”羊頭山,即炎帝嚐百草定五穀之地。
養蠶據說始於嫘祖。《史記·五帝本紀》記載: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
嫘祖是養蠶繅絲方法的創造者。北周以後被祀為“先蠶”。《嫘祖聖地》碑文稱:
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製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為先蠶。
龍山文化時期,三晉地區農牧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生產工具雖然依舊以石鏟、石刀等石器工具為主,但種類更加豐富,且精細度有所發展。V型石刀、犁狀石器等均已經被應用。
養殖業方麵,家畜的種類大大增加,養殖的種類有豬、雞、牛、狗、羊等。農作物方麵,這時期,農作物的主要品種初步顯現,主要是以粟、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為主,並且具有相當的種植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