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為我自己寫的書。我必須老實交代,這本書的有些篇什是我最早寫下的,那是我文學的學徒時期,我寫了取名為《七故事》的一些短篇。當年我打印了幾份在朋友間傳閱。2012年,我寫完長篇《盛夏》後,找出了當年的這個打印本,紙張已經泛黃,我記得有一次搬家時,它曾不慎掉落在一團積水中。

讀著這些故事,我產生了重寫及擴展它們欲望。

在我寫下的所有故事中,大概沒有比這本小書與我個人生活更息息相關的了。寫作過程,我進入了綿長的回憶之中,仿佛重回1970年代那“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這本書裏,我試圖記錄我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其時的見聞和經驗,我的玩伴以及個性獨特的鄰居們。我以虛構的形式重新挖掘和呈現了他們。

“我”在這些故事的每一篇出場,“我”是所有事件的親曆者和見證者,也是這些故事的講述人。我是多麼熱愛故事裏的那個“我”。我得承認,那個“我”比現實中的我要完美些,他已不是我,他更多地帶著我的願望和幻象。我深知我無法回到過去,曾經犯過的錯誤亦無法修正和彌補,但我願意在虛構裏救贖自己。在現實中,我曾用生石灰砸向玩伴的眼睛,在裏我讓李小強承擔了這個可怕的行為和後果。我總是不由自主地讓別的孩子去完成我曾經幹過的“惡行”。我很清楚,這部裏的每一個孩子,郭昕、鬈毛、李小強、喻軍,其實都是我。

在我的少年時代,成人世界給我最醒目的印象就是層出不窮的“桃色事件”。七十年代,因為時代壓抑,性反而顯得更為耀眼,它震撼我,吸引我,它帶著某種神秘而狂歡的色彩,又有那麼一點不祥的死亡的氣息。事實上,每個桃色事件的主角,他們的命運多少有些離奇和悲慘。這些事件自然以不同的方式進入了這本書。

因此,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部回憶錄,一部特殊年代的少年生活史。如果一個作家有源頭,也許我的源頭就在這本書裏。

這麼說,讀者諸君可以明白,我自己是多麼喜歡這本小書。是的,我喜歡其中的單純與複雜,明朗與陰暗,天真與邪惡。我希望從我的個人回憶裏能勘察到少年生活中所隱藏著的人類最普遍經驗:愛與恨,罪與承擔,美與感官,沉默與豐饒,自由與囚禁,當然還有友誼與背叛,而這些主題在這本小書裏都作了寓言化的處理。

每一代人所處的時代各不相同,但都難逃這些最基本的經驗。

我曾和幾個比我年輕的作家說,如果我重回青年寫作,即便是寫短篇,我也會以一本書的形式去書寫,由此構成某個主題或一個完整的世界。我希望這本小書至少在此一點上達成了心願。

2013年5月15日

Tip:收藏+分享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