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開化——古老曆史1(1 / 3)

文明開化——古老曆史1

關東指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北方地區,地處我國東北方,自古以來就泛稱“東北”,明代以後俗稱“關東”,泛指山海關以東地區。

關東地區是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其文化主體是肅慎族係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的結果,同時兼收並蓄了北方遊牧民族的文化特點。因此,關東文化是一種多元化的文化形態。

關東地區原始人類活動遺址十分普遍,舊石器早期遺址遍布遼河、鬆花江流域。至周代,肅慎、濊貊、東胡等民族繁衍生息在這塊廣袤黑土地上,孕育了豐厚的古老文化。

豐富的舊石器文化遺址

在黑龍江省右岸塔河境內的呼瑪十八站有一處舊石器晚期遺址,在遼東半島的複縣有一處古龍山洞文化遺址,在這廣闊的東北大地上,到處都留有東北土著先民原始群體活動的足跡。

在舊石器早期,遼寧省本溪地區就生活著廟後山人,廟後山人與“北京猿人”是同時代的古人類,同屬於舊石器早期的晚期猿人。

廟後山人是東北早期直立人的代表,也是東北地區發現時代最早的舊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廟後山位於遼寧省本溪中部,南距太子河支流湯河500米左右,古人類遺址在山坡南麓距地麵約30米的石灰岩洞穴中,洞口向南,洞高5米。該遺址發現了一顆殘缺一角的古人類牙齒化石。

在舊石器中期,在遼寧省營口永安西田村一帶,生活著金牛山人,他們在距今20多萬年以前,就活躍於東北南部地區,適應了較為複雜的生活環境。

在二三十萬年前至50000年前左右,即舊石器時代的中期,就是早期智人階段。金牛山人和喀左的鴿子洞人是這個時期東北古人類的主要代表。

他們已由直立人進化為了早期智人,建立了以血族群婚為基礎的血緣家族。金牛山人和鴿子洞人的後期,更為進步的族外群婚開始出現,並逐漸發展鞏固了下來,這為向氏族社會的過渡奠定了基礎。

鴿子洞遺址位於遼寧省西部山區大淩河上遊的西岸,是一處天然溶洞。在這遺址內出土了300餘件舊石器,有豐富的用火痕跡和3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還有一顆相當完整的小孩第二下前臼齒。據推斷,鴿子洞人約為15萬年前後的古人類。

在舊石器的晚期,在吉林省安圖明月鎮與榆樹周家油坊一帶,就分別生活著安圖人、榆樹人。在黑龍江省哈爾濱西南郊閻家崗地區,生活著哈爾濱人。

在東北地區,還有遼寧省海城仙人洞、大淩河畔鴿子洞等30餘處舊石器文化遺址。這些東北地區的古人類,基本代表了人類起源與進化過程中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大發展階段。

從50000年前至10000年前,這個時期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東北的古人類便處於母係氏族社會的早期階段。這個時期的社會經濟生活和物質文化有了相當顯著的發展,突出表現為壓製石器、雛形陶器、磨製骨器、裝飾品等具有時代特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已經出現了。

遼寧海城仙人洞遺址出土了一些鑽孔獸牙裝飾品。由於生產工具的進步,人們掌握了獸骨的鑽孔技術,並且在獲取生活資料的必要勞動之外,開始有了一定的剩餘時間用來生產裝飾品。

裝飾品的出現,標誌著人類意識的發展和對美欣賞觀念的提前,因而創造了粗獷的原始藝術作品。

在這一時期,一些古人類繼續利用天然山洞,保持著穴居狀態,更多的人類家族則走出洞穴,開始生活於山坡或河穀台地了。如紮賚諾爾遺址位於前哨化的蘑菇山山坡上,哈爾濱附近的一係列遺址都分布於鬆花江的階地上。

原始人按照自己意願選擇更宜於獲取生活資料和靠近水源的地方,並自己動手建造簡陋的居址或房屋。人類開始了半定居生活,除采集、狩獵之外,捕魚業也開始成為原始人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之一了。

海城仙人洞遺址中出土了一件骨製魚叉,這使我國同時代的內容又有了極大豐富,這說明捕魚業在東北古人類生活中開始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這時期,原始群向原始氏族的轉化開始完成,男女之間的自然分工也隨之轉化為社會的勞動分工,於是氏族出現了,私有製由萌芽而產生。在這個時期,是東北古人類蓬勃發展的繁榮時代,是他們進行規模空前的大遷徙、大遠征的時代。

遼寧省葫蘆島市設縣治開始於清光緒年間,始稱江家屯撫民廳治所置於江家屯,後來遷至連山。從這裏發掘的文物、遺址、遺物證實;遠在數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勞動、繁衍、生息。

1921年6月瑞典地質學家特生博士對境內南票區沙鍋屯二裏媳婦山東坡天然洞穴發掘的人骨、石器、骨器、彩陶片進行鑒別,認為遺物為距今7000年以前新石器晚期的人類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