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莽勢舞”外,滿族民間舞蹈還有“笊籬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薩滿舞”等。
秧歌舞是民間傳統群眾性歌舞,逢年過節尤其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最為熱鬧,每逢此時,各村屯都組織秧歌隊到各邊表演,表演者往往有各種扮相,或文人書生,或老翁老嫗,交錯歌舞,有說有唱。滿族的這種歌舞,無論男女老少皆喜歡。
滿族秧歌舞在遼寧省撫順地區十分盛行,民間俗稱“韃子秧歌”。
滿族秧歌是滿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產生,並吸收漢族等其他民族的舞蹈基礎上逐漸形成並發展的,具有火爆、矯健、粗獷、熱烈而又豪放的表演特點,是滿族民間舞蹈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具生命力,同時也是最受滿族人民喜愛的舞蹈之一。
撫順滿族秧歌風格獨特,表演生動,它承襲了唐代渤海國靺鞨的民間舞蹈“踏錘”和後金女真人、清代滿洲人的民間歌舞“莽式”的原型,舞蹈中有“韃子官”、“克裏吐”、“拉棍的”、“傻子”等各種造型。
人物生動有趣,表演中以其大擺大浪、盤旋做勢,再現了滿族先民英勇善戰,遊牧民族善於騎射、征戰、勞動生息的民族風情。
滿族秧歌舞蹈中揚、蹲、盤、跺、擺、顫等動作,極大地豐富了滿族秧歌的表現內容和表演形式,充分顯現了它豐富的藝術特性,極具民族民間藝術特色。
【旁注】
挹婁 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來源於肅慎。是繼肅慎稱號後使用的第二個族稱,前後約有600餘年。5世紀後,改號勿吉。挹婁一詞,含義有兩說:一是音近通古斯語“鹿”,為鹿之意;二是與滿語“葉魯”音近,為岩穴之穴的意思。
隋文帝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在位期間開創先進的選官製度,發展文化經濟,把國家變成盛世之國。在西方人眼中是最偉大的中國皇帝之一,被尊為“聖人可汗”。
太廟 我國古代皇帝的宗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最早太廟隻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後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準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
奚琴 我國朝鮮族人民喜歡使用的一處弓弦樂器,相傳是宋代東北一帶的奚部族創造的。奚琴能機動靈活地演奏各種樂曲,聲音抑揚頓挫,連續自如,能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奚琴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錚 又稱古箏、秦箏,是我國一種傳統彈弦樂器,有著悠久的曆史。古箏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一直深受大眾喜愛。古箏名曲有:《漁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鴉戲水》、《漢宮秋月》、《蕉窗夜雨》等。
寧古塔 古地名,我國清代時期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是清政府設在盛京,今沈陽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位置大約在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
吉祥步 滿族舞蹈中的重要舞步之一,在滿族舞蹈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吉祥步的形成和發展因受多層次文化的影響,從而充滿了民族特色。
【閱讀連接】
滿族戲曲又名“八角鼓戲”,是由滿族曲藝八角鼓發展而來的。滿族先民在騎射漁獵之後圍在篝火旁,邊說邊唱邊舞,並叩擊自製八角鼓相和,自娛自樂,逐步形成說、唱、舞相結合的藝術形式。
清兵進入關內後,八角鼓和揚琴、琵琶、四弦、鑼鼓等配合,吸收多種宮調、雜劇及各地民歌、小曲,形成牌子曲劇。新形成的牌子曲劇多演唱曆史和民間故事,後來演變發展成為滿戲。滿族戲曲中,包括扶餘滿族戲、寧古塔滿族戲等。
九腔十八調的二人轉
關東二人轉也叫蹦蹦、小秧歌,又稱“過口”、東北地方戲等,是關東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鬱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關東民間中流傳著“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傳”的說法,可見二人轉在群眾中的影響之深。
可以說,二人轉最能體現關東勞動人民對藝術美的追求。
二人轉起源並流行於東三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有記載,清道光年間,吉林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
二人轉是在原來的東北秧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又吸收了河北蓮花落、東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驢皮影以及民間笑話等多種藝術形式,逐漸演變而成。
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以後出現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的方式進行。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3種。一種是兩人化裝成一醜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單出頭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為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指唱、說、扮、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
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多采用民間生動活潑的語言,機製靈活。扮講究以虛代實,以形寫神,一人演多角。
舞別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壓腕、繞腕、抖腕等多種,種種精彩,令人拍手稱奇。
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 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