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形製——上衣下裳1
我國的服裝曆史上可追溯至黃帝時期,後來考古發現的實物也證明其曆史的久遠。夏商時的服裝製度已初見端倪,至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的範圍,當時的服裝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
在春秋時期,出現一種名為“深衣”的新型連體服裝。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服裝樣式,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
在戰國時期,胡服的誕生打破了服裝的舊樣式。胡服的短衣、長褲和革靴設計,善於騎射,便於活動,廣為盛行,因此,“胡服騎射”成為佳話。
黃帝開創上衣下裳
據傳說,在那遠古部落林立的時期,在陝北的黃土高原上,有兩個非常強大的部落聯盟。這兩個部落聯盟的首領:一個叫神農氏,被後世稱為“炎帝”;一個叫軒轅氏,被後世稱為“黃帝”。
在他們向東遷移擴張的時候,炎帝族遇到了居於後來豫東、蘇北一帶的另一隻部落聯盟的首領蚩尤,雙方發生了戰鬥。由於蚩尤族力量非常強大,炎帝便求助於黃帝。於是,黃帝調集人馬,與蚩尤於涿鹿決戰,最後打敗了蚩尤,從此天下獲得了太平。
在那個時候,人們為了防禦寒冷、遮避風雨及烈日的照曬,也為了蔽擋蟲獸的襲擊,就用樹的葉皮、叢生的草葛、獵獲的獸皮等遮裹身軀。
黃帝看到人們由於所穿“衣服”的原因,在行走奔跑時常會將私處暴露無遺,便別出心裁,教人們把裹身的獸皮麻葛分成上下兩部分,上身為“衣”,縫製袖筒,呈前開式,下身為“裳”,前後各圍一片用於遮蔽之用,兩端開叉,便於行走。
黃帝製作“衣服”的作用最初是為了遮護性器官,強調了它的遮羞功能,這是華夏文明的巨大進步。這種上衣下裳的形製,這種實用與審美的有機結合,結束了過去隻為取暖的單一狀態,成為了我國上古時期服裝形製的發端。
隨著服裝形製的初步形成,黃帝又命元妃嫘祖教人們養蠶。那時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所以養蠶的不多。嫘祖就先從種桑、喂蠶開始,然後再教大家續絲、織帛等過程和方法。這樣人們織出的帛比麻布光滑細潤,再染上頗色,做成衣裳,光華奪目,人人愛慕。
隨著養蠶織帛的人越來越多,服裝的質料也逐漸完成了以紡織品替代獸皮、樹葉等的過渡,開始了生活的文明進步。
在黃帝時期,人們對神秘莫測的自然現象還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因而出現了對自然崇拜的現象。受這一因素的影響,當時服裝色彩及紋飾多參照大自然中的一些現象繪製圖案,比如彩虹、日月等。
我國古典哲學書籍《易·係辭下》中記載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裏“乾”指天,“坤”則指地。天際在未明時色玄,即黑色。大地的表麵色黃,古人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和地。衣用玄色,裳用黃色,並施以取象自然界日月山川及鳥獸蟲草之紋的服裝,在當時已經流行開了。
除了黃帝創製上衣下裳之製的傳說外,後來考古發現則為我國服裝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實物旁證。
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中出土的骨針實物,以及其他地區骨錐、骨針的陸續發現證明,在距今約1.8萬年前,我國古代先民已初步掌握了縫綴的技能。他們用銳利的石器、骨角將獸皮分割,按身體基形,再用磨製的骨錐、骨針進行簡單地拚合縫紉,製作各種較為適體的衣裝。
隨著我國原始縫紉技術的出現,使先民們的穿著水平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同時增強了對自然的適應能力和鬥爭能力,擴大了其活動區域,也相應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在原始社會後期,我國先民逐步從狩獵進入漁獵、畜牧和農業階段。他們在長期利用野生植物纖維、獸毛編織物的基礎上,發明了紡織的原始工具,比如陶和石製紡輪。並利用麻、葛及畜毛纖維織布,並取礦、植物顏料染色,製作簡單的服裝。
在我國仰韶文化時期的河南三門峽廟底溝、西安半坡遺址中,發掘出土的陶器底部,都曾發現麻布痕跡。其布紋組織每平方厘米已有經緯10根左右。這些實物為探究當時的紡織和衣著水平,提供了依據。
隨著原始紡織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先民的衣著狀況,為服裝形式逐漸完善奠定了基礎。
養蠶、繅絲、織綢,是我國先民對服裝發展所做出的世界性貢獻。我國先民利用蠶絲紡織衣料,距今已有近5000年的曆史,育蠶取絲的曆史則更早。
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出土了一批距今4700年前的絲帶、絲帛等織物,是迄今所見到的年代最早的絲織品實物。 絲織物柔軟、輕盈,並富有光澤,它的出現改善了服裝的性能,極大豐富了我國先民的衣料構成,也增添了服裝的美感效果。
隨著上衣下裳的形成,與此相應的首服及足裝也逐漸出現了。首服就是帽子,它源於防寒避暑的需要。在當時,人們用枝葉編環遮頭,後來又利用獸皮、織物縫合成圓形帽子。原始足裝的形成,最初用以禦寒及減輕行走時的阻礙,當時以獸皮裹足為主。首服和足裝同樣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黃帝開創的上衣下裳的形製,推進了華夏文明的曆史進程。後來考古發現證明,原始衣式從整片的披圍到依體簡單縫綴成形,經曆了一個由簡至繁的逐步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
[旁注]
部落聯盟 原始社會後期形成的部落聯合組織。據史書《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同蚩尤作戰時,曾訓練熊、羆、貔、貅、貙、虎六種野獸參加戰鬥,實際上這是用六種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他們組成了一個部落聯盟。部落聯盟為後來國家的出現準備了條件。
涿鹿 位於後來的河北涿鹿一帶。大約4600多年前,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跟北方的蚩尤部族在這裏進行過一場大戰。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嫘祖 一作“累祖”。傳為西陵氏之女,西陵氏位於後來的河南西平。她是傳說中的北方部落首領黃帝軒轅氏的元妃。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和抽絲編絹之術。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提到黃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妻,說她發明了養蠶,稱為“嫘祖始蠶”。
山頂洞人 我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因發現於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的洞窟而得名。山頂洞人以漁獵和采集為生,能捕撈水生動物,把生產活動範圍擴大至水域,這標誌著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極大提高。
仰韶文化 黃河中遊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三門峽澠池仰韶地方被發現,故被命名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河南為中心,東起山東,西至甘肅、青海,北到內蒙古河套地區及其長城一線,南抵江漢。後來在我國發現了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西安東郊灞橋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係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半坡遺址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發掘的一處保存較好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它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會母係氏族村落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