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形製——上衣下裳1(2 / 3)

錢山漾遺址 是原始社會晚期的一個村落,距今4700多年,屬良渚文化。出土了陶質的鼎、罐、壺、盆、缽等器皿以及紡輪、網墜等紡織工具殘件。遺址中出土的殘絹片和絲、麻織品是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絲、麻織品,證明了湖州是絲綢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閱讀鏈接]

相傳,古時炎帝的形象是:身著紅色襦,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東西,小腿上著綁腿,頭戴鳥羽帽,手執農具,儼然是一幅農人的畫像。因為炎帝和黃帝為兄弟,隻是分別治理不同的地域而已。家族的第一原則就是合族,所以,黃帝在涿鹿打敗蚩尤後,炎帝的小宗就歸到了黃帝的大宗。

黃帝和炎帝兩大部落聯盟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華夏族,因而他們都被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被稱為“人文始祖”,是華夏道統的象征,因此我國人們都自稱“炎黃子孫”。

夏商周服裝賦予禮製內容

黃帝時期上衣下裳的形製發展到夏商周時期,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各有變革和發展。由於這一時期政治倫理思想的產生及日益豐富,服裝也被賦予了強烈的階級意識,體現了“禮”的重要內容。

我國古代奴隸社會把國王稱作“天子”,以國王的冕服為中心的章服製度逐步形成、發展和完備起來。據我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記載:“子曰,禹,吾無間然矣……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大致的意思是說,夏禹平時生活節儉,但在祭祀時,則穿華美的黼冕禮服,以表示對神的崇敬。

國王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殷墟甲骨文中,有王、臣、牧、奴、夷、王令等文字,表示階級等級製度已經形成。據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商書·太甲》記載:“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亳。”意思是說,曾輔佐商湯王建立商朝的賢相伊尹戴著禮帽,穿著禮服,迎接嗣王太甲回到亳都。這說明當時奴隸主貴族要穿戴冕服舉行重大的儀式。

以上兩例史料說明,夏、商兩代已有冕服:夏代的冕冠純黑而赤,前小後大;商代的冕冠黑而微白,前大後小;周代則黑而赤,前小後大。這是後來的東漢文學家蔡邕在《獨斷》中的記載。

國王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所謂冕服,就是由冕冠和禮服配成的服裝。這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是:大裘冕、兗冕、鷩冕、毳冕、希冕和玄冕。

大裘冕是國王祭祀上天的禮服,兗冕是國王的吉服,鷩冕是國王祭祀先公與饗射的禮服,毳冕是國王祭祀四望山川的禮服,希冕是國王祭祀社稷先王的禮服,玄冕是國王祭祀群小即林澤四方萬物的禮服。大裘冕與中單、大裘、玄衣、纁裳配套,後五者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

此外,六冕還與大帶、革帶、韍、佩綬、舄履等相配,並因服用者身份地位的高低,在花紋等方麵加以區別。

商周時期冕冠的形式,大體上是在一個圓筒式的帽卷上麵,覆蓋一塊冕板,或稱為延或綖,冕板的尺寸有說寬8寸,長16寸的,也有說寬7寸,長12寸或長6寸8寸的,以前一種說法較多。

冕板裝在帽卷上,後麵比前麵應高出一寸,使之呈現向前傾斜之勢,即有前俯之狀,具有國王應關懷百姓的含義,冕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冕板以木為體,上塗黑色象征天,下塗淺紅色象征地。冕板前圓後方,也是天地的象征。前後各懸12旒,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

冕冠的帽卷以木做骨架,後來改用竹絲,並且夏天用玉草,冬天用皮革,外裱黑紗,裏襯紅絹,左右兩側各開一個孔,用來穿插玉笄,使冕冠能與發髻相結合。

帽卷底部有帽圈,叫作“武”。從玉笄兩端垂黈纊於兩耳旁邊,也有稱它為“瑱”或“充耳”的說法,總之是表示國王不能輕信讒言。黈纊是由黃色絲綿做成的球狀裝飾。

至於冕冠的旒數,則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定。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祭祀天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祭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隻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侯、伯、子、男、卿、大夫、三公則各有不同,公之服隻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和伯隻能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隻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隻用前旒,沒有後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

這些冕冠的形製,世代傳承,曆代皇帝不過是在承襲古製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罷了。

周代國王的禮服除上述6種冕服之外,還有4種弁服,即用於視朝時的皮弁、兵事的韋弁、田獵的冠弁和士助君祭的爵弁。

皮弁形如複杯,係白鹿皮所做的尖頂瓜皮帽,天子以五彩玉12塊飾其縫中,白衣素裳。天子在一般政事活動時所戴。韋弁赤色,配赤衣赤裳,晉代韋弁如皮弁,為尖頂式。冠弁就是委貌冠,也稱皮冠,配緇布衣素裳。爵弁為無旒,無前低之勢的冕冠,較冕冠次一等,配玄衣纁裳,不加章采。

周代王後的禮服與國王的禮服相配襯,也和國王冕服那樣分成6種規格,即儒家經典《周禮·天官》中記載的“褘衣、揄狄、闕狄、鞠衣、襢衣、褖衣”。

其中前3種為祭服,褘衣是玄色加彩繪的衣服,揄狄青色,闕狄赤色。鞠衣桑黃色,襢衣白色,褖衣黑色。揄狄和闕狄是用彩絹刻成雉雞之形,加以彩繪,縫於衣上作裝飾。這6種衣服都用素紗內衣為配。

同時,王後的禮服不僅采用上衣與下裳不分的袍式,表示婦女感情專一,而且各自的頭飾也是不同的,《周禮·天官》中記載有“副、編、次、追、衡、笄”,其中以“副”最為貴重,其他次之。

除了上述的冕服以外,商周時期還有一般性服裝,它們是玄端、深衣、袍、裘和軍戎服。

玄端為國家的法服,從天子到士大夫皆可穿,天子平時穿戴的閑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人早上入廟,叩見父母時也穿這種衣服。

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是22寸,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諸侯的玄端與玄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黃裳,下士配前玄後黃的雜裳,並用黑帶佩係。

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服,但後來的儒家學者為了繼承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縫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

深衣一般用白布製作,下裳用6幅,每幅又交解為二,共裁成12幅,以應每年有12個月的含義。這12幅有的是斜角對裁的,裁片一頭寬、一頭窄,窄的一頭叫做“有殺”。在裳的右後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縫接,接出一個斜三角形,穿的時候圍繞於後腰上,稱為“續衽鉤邊”。

這種款式就像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那種“曲裾”袍的樣子,但具體的裁法,書上的說法也不一致。據《深衣篇》記載,深衣是君王、諸侯、文臣、武將、士大夫都能穿的,諸侯在參加除夕祭祀時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