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追求——華彩濃妝2(3 / 3)

勒子,俗稱“包頭”,北方人稱其為“腦包”,是一條中間寬兩頭窄的長條帶子,戴在額眉之間。清代婦女戴勒子,沿襲明代舊製。

明末清初,正是勒子盛行之時,無論宮廷貴婦還是民間女子都掀起遮眉勒熱,由於貧富之別,勒子的質地,以及勒子上綴的飾物都有所差別。這種遮眉勒在北方比較實用,因此流行起來經久不衰。除勒子外,還有一種金約,類似勒子形製,但比勒子還要窄些。

流蘇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首飾,其造型近似簪頭,但在簪頭的頂端垂下幾排珠穗,隨人行動,搖曳不停。

滿族婦女所喜愛的流蘇,多種多樣。頂端有鳳頭的、雀頭的、花朵的、蝴蝶的、鴛鴦的、蝙蝠的等等。下垂珠串有一層、二層、三層不等。

現在北京故宮珍寶館展出的清代後妃首飾中,有一件“穿米珠雙喜字流蘇”,它是皇帝大婚時皇後戴的。頂端是一羽毛點翠的蝙蝠,蝙蝠嘴裏銜著兩個互套在一起的小金環,連接著一個羽毛點翠的流雲如意頭。如意頭下平行綴著3串珍珠長穗,每串珠又平均分成三層,每層之間都用紅珊瑚雕琢的雙喜字間隔。串珠底層用紅寶石作墜角。整個流蘇自頂端到墜角長28厘米,是流蘇中較長的一種。這種長流蘇一般歪插在發髻頂端,珠穗下垂,剛好與肩膀平。

清代步搖大多采用了明代焊接製作新工藝方法。現存實物中有一件“點翠嵌珠鳳凰步搖”,就是使用了金屬焊接作底托,風身用翠鳥羽毛裝飾,其眼與嘴巴用紅色寶石、雪白的米珠鑲嵌,兩麵嵌紅珊瑚珠。鳳身呈側翔式,尖巧的小嘴上銜著兩串十多厘米長的小珍珠,墜角是一顆顆翠做成的小葫蘆。整個步搖造型輕巧別致,選材精良,實為罕見。

清宮後妃以滋養皮膚為主,化淡妝。使用的化妝品,分為化妝與護膚兩種。化妝包括香粉、胭脂、唇膏、黛石等。香水、花露油屬於護膚化妝品。

清宮後妃春秋兩季用蘇州和杭州產的宮粉敷麵,還有南京和揚州的胭脂塗腮、點唇。這兩種化妝品都是用自然植物加中藥和含有少量的鉛白粉配製成。

康乾年間,英法等國經廣東粵海關向清宮恭進許多丁香油、檀香油、玫瑰油等天然香料。

愛美是人的天性。生活在清代宮廷的女人,上至皇後下至宮女,自被入選進宮的那一天起,都把命運與“美”連在一起。

康熙初年,其祖母孝莊皇太後就為清宮後妃、女子的衣著化妝立下嚴格的製度,宮女平時不許塗脂抹粉,打扮妖豔,後妃化妝要得體,衣著首飾有等級,麵色化妝如清新、自然、得體,每張麵孔都應像寶石、玉器那樣,由裏而外透著滋養的潤澤。為了培養光潔的肌膚,隻許晚上搽粉,白天要洗掉,伺候皇後及各宮主位,不能喧賓奪主。

清宮後妃的打扮,都要受這些規矩的約束,言談舉止,矜持典雅,行動坐臥有節含蓄,儀表修飾要遵從三從四德,更要與自己的身份等級相輔相成。

皇帝是一國之君,皇帝的權力“神”授予的,皇帝是集人、神於一體,清宮內的一切都是以這個中體為軸心而轉動,皇後、妃嬪如眾星拱月一樣分布在皇帝左右陪襯著。因而後妃除了要忠誠、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外,還應具備雍容大度的儀表,婦德純情,婦容要想春天永駐,這樣帶給皇帝的永遠是一片春意盎然、如花似玉、笑口常開的自然美。

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近現代,我國婦女的發型、飾物、妝容則可以隨意改變,種類繁多,廣大女性可以依著自己的意願隨意選擇自己喜愛的化妝發式。

[旁注]

清代後妃 清代將後妃分為八等級,分別為: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還有最小的官女子,就是可以陪皇帝過夜的宮女。每個皇帝的妃嬪數目有很大差異,比如康熙皇帝擁有後宮嬪妃等79人,而光緒皇帝隻有一後二妃三人。

旗鞋 指的是清代花盆底鞋。滿族婦女的鞋稱為“旗鞋”,極富特色。由於滿族婦女從小騎馬,從不裹腳,她們習慣穿這種鞋,尤其是貴族婦女,普遍穿這種鞋,所以稱為“旗鞋”。旗鞋以木為底,史稱“高底鞋”,或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

袼褙 是以舊布片粘貼而成的布殼子,是過去農村婦女做鞋的必備材料。“打袼褙”時,在平光的木版上,用糨糊一層層粘貼舊布片,貼好後將其放到室外晾曬,待幹後從板麵上揭下來就成了袼褙。有了袼褙、布料和鞋樣兒就可以開始做鞋了。

東珠 滿語為“塔娜”。清代產於東北地區的珍珠稱為東珠或北珠,用於區別產自南方的南珠。它產於黑龍江、烏蘇裏江、鴨綠江及其流域。東珠鑲嵌在表示權利和尊榮的冠服飾物上,以鑲嵌多少東珠,表示身份並顯現皇家的權威。

春幡 舊俗於立春日或掛春幡於樹梢,或剪繒絹成小幡,連綴簪之於首,以示迎春之意。我國古代女性們立春節時佩戴春幡首先是作為避邪之物,具有禳凶邪、求吉利的寓意。清代粵北、粵東客家“簪春花”習俗,實際就是古老的戴春幡的原本表現。

孝莊 (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爾沁部貝勒寨桑次女。諡曰“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後”。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賢後,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閱讀鏈接]

慈禧愛美成癖,一生喜歡豔麗服飾,尤其偏愛紅寶石、紅珊瑚、翡翠等質地的牡丹簪、蝴蝶簪。慈禧27歲便成了寡婦。按滿族的風俗,妻子為丈夫要戴重孝,釋服27個月。頭上的簪子要戴不經雕飾的骨質的,或光素白銀的。慈禧下旨令造辦處趕打一批銀製、灰白玉、沉香木等頭簪。於是,這批素首飾陸續送到慈禧麵前。

慈禧每天勉強插戴,極不情願。釋服期滿,這批首飾全部被打入冷宮。慈禧又戴上精湛華貴的豔麗頭簪,直到老年此習不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