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結束了,空軍領導決定用軍用卡車送他們,而且是一路綠燈通行,同學們都收拾好自己的行囊準備登車,帶領軍訓的教官們來給我們送行,沒有更多的話語,隻有無聲的擁抱,兩行熱淚透過薄薄的衣襟鑽到各自的心裏,那種不舍令人感動,男生們與教官緊握拳頭,緊緊咬著牙,女生們則放聲大哭,因為這是世界給他們的權利。令人沒想到的是平常對我們非常嚴厲的女教官,哭出來竟然是那麼美,這種美的結果是他們領導做出一個決定,讓他們護送學生到學校,當天晚上還搞了一場別開生麵的聯誼晚會。

國慶節後,大一新生正式上課了,對於他而言,這算是大學生活的正式開始,對於軍訓來講,他覺得並沒有什麼可以學的,從鄉下走來,他不缺乏意誌力,自我控製力對於看起來早熟的他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為自小離開父母到鎮上讀書,如果沒有自我控製力,他也許早走上另外一條路。

大學生活對於學生們來講有三種生活方式,一種是通過競選各種學生幹部從而在各種場合下活動,以此來贏得名譽和美女們的賞識,二則是努力認真學習型的人,這種人隻關心自己的學習,更多關心的是自己以後的生活更好點。這種人看上去比較早熟,諳熟社會上的一些現實。第三種人則是,“不務正業”的師兄些了,成天沉迷在遊戲世界裏或者是校外兼職。當然這三種人進入社會以後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樣的,第一種人可能就是現在的各位官員了,他們在學生時代的所作所為在官場上是發揮的淋漓盡致的,第二種人就學者型,當今大學的教授級別的人,第三種人進入社會以後就是社會的兩個極端了,要麼很有錢要麼過的生活的是豬狗不如。

他進入大學以前,夢想著某一天,自己要麼當著大官要麼當著富豪回到家鄉,在他的內心深處是很想幫這個貧窮的山村,讓他終有一天能富過華西村,在山村長大看到太多的不忍,還有另外一個聲音就是他埋藏很深且沒有表現出來的虛榮心在作祟。所以在學校通知學生會要進行新的競選時,他參加了,競選的是學習部部長職務,而他所做的這些都是在任何一個人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個人偷偷的在廁所練著演講詞,沒有任何人給他提意見,有的隻是廁所裏昏暗的燈光。競選的結果還是在他的結結巴巴中結束了,他眼神中的無奈,是放棄了自己的未來還是放棄了對學校的信任,結束時他不敢對視同學們的眼神,他辜負了他們的鼓勵與掌聲。

通過學生會的競選,他更清醒的認識了自己,或許也理清了所謂大學生要做三種人的其中一種,規劃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還是做學者型的吧,他這樣對自己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