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茶精品——廬山雲霧1
廬山雲霧茶是我國名茶之一,始產於漢代,盛名於唐代,宋代列為貢品。 廬山雲霧茶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茶似龍井,可是比龍井醇厚;其色金黃像沱茶,又比沱茶清淡,宛如淺綠色碧玉盛在杯中。故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於中外。
廬山雲霧茶湯水清淡,宛若碧玉,有“匡廬奇秀甲天下,雲霧醇香益壽年”的說法。由於長年飽受廬山流泉飛瀑的親潤、行雲走霧的熏陶,從而形成了其獨特的醇香品質。
匡廬仙山雲霧生美茶
廬山出產的雲霧茶,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神奇的傳說:
傳說齊天大聖孫悟空在花果山當猴王的時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要嚐嚐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過的仙茶,於是一個跟頭就上了天,駕著祥雲向下一望,見九洲南國一片碧綠,仔細看時,竟是一片茶樹。
此時正值金秋,茶樹已結籽,可是孫悟空卻不知如何采種。 這時,天邊飛來了一群多情鳥,見到猴王後便問他要幹什麼,孫悟空說:“俺那花果山雖好但沒茶樹,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采得?”
眾鳥聽後說:“我們幫你采種吧。”說著,多情鳥們展開雙翅,來到南國茶園裏,一個個地銜了茶籽,往花果山飛去。多情鳥嘴裏銜著茶籽,穿雲層,越高山,過大河,一直往前飛。
誰知飛過廬山上空時,巍巍廬山勝景把它們深深地吸引住了,領頭鳥竟然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領頭鳥一唱,其他鳥跟著唱和。茶籽便從它們嘴裏掉了下來,都掉進廬山群峰的岩隙之中了。
從此,雲霧繚繞的廬山便長出一棵棵茶樹,出產清香襲人的雲霧茶了。
仙山產好茶,廬山雲霧茶曆史極為悠久,東漢時佛教傳入我國後,佛教徒便結舍於廬山。廬山在南北朝時就有眾多的寺院,因此唐代大詩人杜牧有詩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當時的僧人眾多,為了不在坐禪的時候打瞌睡,就喝茶提神,因此養成了愛喝茶的習慣。當時廬山的梵宮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侶雲集。僧侶們攀崖登峰,種茶采茗。
在東晉時,廬山成為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高僧慧遠率領徒眾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樹。慧遠講經製茶,還常以自製茶葉接待好友陶淵明,並留下東林寺“虎溪三笑”的傳說。
虎溪在廬山東林寺前,相傳慧遠居東林寺時,並養有一虎。慧遠有一個習慣就是送客不過溪。一日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來訪,三個人談的很投機。在相送時,慧遠不覺過溪,這時虎就長嘯,於是三人大笑而別。後人於此建三笑亭。
另據《廬山誌》載:“廬山雲霧……初由鳥雀銜種而來,傳播於岩隙石罅間,又稱鑽林茶。”
鑽林茶被視為雲霧茶中的上品,但由於散生在荊棘橫生的灌木叢中,尋覓艱難,不僅衣撕手破,而且量極少。過去,廬山雲霧茶的栽培多賴於廬山寺廟的僧人,是他們清苦的汗水培育、澆灌了一茬又一茬的茶樹。
關於僧人種植廬山雲霧茶,當地還有一個傳說:
在廬山五老峰下有一個宿雲庵,老和尚憨宗移種野茶為業,在山腳下開了一大片茶園,茶叢長得極為茂盛。
有一年的四月,忽然冰凍三尺,這裏的茶葉幾乎全被凍死了。潯陽官府派衙役多人,到宿雲庵找和尚憨宗,拿著朱票,硬是要買茶葉。 憨宗向衙役們百般哀求:“這樣的天寒地凍,園裏哪有茶葉呢?”
後來憨宗逼得沒辦法,不得已隻得連夜逃走。 九江名士廖雨,為和尚憨宗打抱不平,在九江街頭到處張貼冤狀,題《買茶謠》,對橫暴不講理的官府控訴。官府卻不予理睬。
憨宗和尚逃走後,衙役們為了能在驚蟄摘取茶葉,清明節前送京,日夜擊鼓擂鑼,喊山出茶。每天深夜,把四周的老百姓都喊起來,趕上山,讓他們摘茶。竟把憨宗和尚一園的茶葉,連初萌未展的茶芽都一掃而空了。
憨宗和尚滿腔苦衷感動了上天。在憨宗悲傷的哭聲中,從鷹嘴崖、遷鶯石和高聳入雲的五老峰巔,忽然飛來了紅嘴藍雀、黃鶯、杜鵑、畫眉等珍禽異鳥,唱著婉轉的歌,不斷地從雲中飛來。
它們不斷地擷取憨宗和尚園圃中隔年散落的一點點茶籽,把茶籽從冰凍的泥土中啄食出來,銜在嘴裏,“刷”地飛到雲霧中,將茶籽散落在五老峰的岩隙中。很快,岩隙中長起一片翠綠的茶樹。
憨宗看得這高山之巔,雲霧彌漫中失而複得的好茶園,心裏高興。他從心裏感謝這些美麗的鳥兒! 不久,采茶的季節到了,由於五老峰、大漢陽峰奇峰入雲,憨宗實在無法爬上高峰雲端去采擷茶葉,隻好望著雲端清香的野茶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