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忽然百鳥朝林,還是那些紅嘴藍雀、黃鶯、畫眉又從雲中飛過來了,馴服地飛落在他的身邊。憨宗把這些美麗的小鳥喂得飽飽的,然後在它們頸上各套一個口袋。這些小鳥們飛向五老峰、大漢陽峰的雲霧中采茶。
當憨宗抬頭仰望高峰雲端時,卻見仙女翩舞,歌聲嘹亮,在雲霧中忙著采茶。憨宗真是驚喜萬分。 之後,這些山中百鳥將采得的鮮茶葉送到憨宗麵前,然後經憨宗老和尚的精心揉撚,炒製成茶葉。
因為這種茶葉是廬山百鳥在雲霧中播種,又是它們辛苦地從高山雲霧中同仙女一起采擷下來的,所以稱為“雲霧茶”。
[旁注]
多情鳥 又叫犀鳥,是一種奇特而珍貴的大型鳥類。犀鳥非常重感情,如有一隻死去,另一隻絕不會苟且偷生或另尋新歡,而是在憂傷中絕食而亡,故被人譽為“鍾情鳥”。
杜牧 (803~約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潯陽 江西九江市的古稱,因古時流經此處的長江一段被稱為潯陽江,而縣治在長江之北,即潯水之陽而得名,後長江改道,縣治變為江南,原九江郡分為江南江北兩地,但潯陽之名仍得以延續。
五老峰 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
[知識鏈接]
廬山北臨長江,東毗鄱陽湖,平地拔起,峽穀深幽。由於江湖水汽蒸騰而成雲霧,常見雲海茫茫,年霧日195天之多。由於高升溫遲緩,候期遲,茶樹萌發須在穀雨後,4月下旬至5月初。萌芽期正值霧日最多之時,造就雲霧茶獨特品質。尤其是五老峰與漢陽峰之間,終日雲霧不散,所產之茶為最佳。由於天候條件,雲霧茶比其它茶采摘時間晚,一般在穀雨後至立夏之間方開始采摘。以一芽一葉為初展標準,長約3厘米。成品茶外形飽滿秀麗,色澤碧嫩光滑,芽隱露。茶湯幽香如蘭,耐衝泡,飲後回甘香綿。
唐宋文人盛讚廬山雲霧
唐代時,廬山茶已經很著名了。當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間接地推動了廬山茶葉的發展。
公元817年3月,當時被貶為江州司馬的詩人白居易在廬山香爐峰下東林寺旁築草堂居住,挖藥種茶,很有些閑情逸致,並寫下了《重題》一詩:
長鬆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力白布裘。
藥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鶴是交遊。
雲生澗戶衣裳潤,嵐隱山廚火燭幽。
最愛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繞階流。
白居易還在著名的《琵琶行》中寫道:“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日浮梁賣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在唐朝末年,浮梁是著名的茶市。
唐代,存初公在《天池寺》詩中寫道:“爽氣蕩空塵世少,仙人為我洗茶杯。”由仙人為其洗杯而品香茗,心中何等得意!
僧人齊己在《匡山寓居棲公》詩中寫道:“樹影殘陽裏,茶香古石樓。”與茶為伴的日子,真的好愜意。
常言道,好茶需要好水來泡。唐朝茶聖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評天下二十水:“廬山康王穀第一,……廬山棲賢寺下石橋潭水第六……”
最好的廬山山泉就是陸羽所說的廬山康王穀穀王洞的泉水。此泉泡水,茶香清洌,茶湯甘甜。
廬山康王穀又名廬山壟。據《星子縣誌》記載:“昔始皇並六國,楚康王昭為秦將王翦所窘,逃於此,故名。”
康王穀深山有泉,發源於漢陽峰,中道因被岩山所阻,水流呈數百縷細水紛紛散落而下,遠望似亮麗晶瑩的珠簾懸掛穀中,因名穀簾泉。
“茶神”陸羽對泡茶的水很有研究,他遍遊祖國的名山大川,品嚐各地的碧水清泉。當年他來到廬山康王穀穀簾泉,品嚐泉水之後,讚譽“甘腴清冷,具備諸美”;“廬山康王穀水簾水第一……”並記入茶經中。
在民間還盛傳著陸羽一“口”識破假穀簾泉的傳說:
陸羽曾應洪州禦史蕭瑜之邀前往做客。在閑談中,蕭瑜對陸羽判定穀簾泉為天下第一名泉很不以為然,他說:“天下名泉甚多,何以要評穀簾泉為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