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開生麵——畫派繁興1(1 / 3)

別開生麵——畫派繁興1

在古代繪畫史上,明代畫風迭變,畫派繁興。在藝術流派方麵,湧現出眾多以地區為中心,或以風格相區別的繪畫派係。

明代初年,各地畫派均繼承南宋院體畫風的畫家,後陸續被應召入宮,所以也使得明代院畫一時呈現出取法南宋院體畫的麵貌,宮廷繪畫創作達到鼎盛時期。

浙派繪畫,也稱為“浙江畫派”,是明代初期畫壇的重要繪畫流派,中國畫流派之一。它與明代宮廷繪畫曾呈雙峰之勢,浙派繪畫自宣德至正德年間,兩派並列雄踞當時我國畫壇。

明代正德年間以後,吳門派崛起,逐漸取代了南派畫風,成為了明代的畫派主流。他們繼承和發展了崇尚筆墨意趣和“士氣”、“逸格”的元人繪畫傳統,其間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最負盛名,畫史稱“吳門四家”。他們開創的畫派,被稱為吳門派或吳派。

明末清初的畫派有鬆江派和四僧畫派,也是那個時候名噪一時的繪畫流派。

元代四大家畫派的興起

元代立國之初,蒙古族統治者在教育程度、文化藝術素養等方麵,與中原士大夫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遂禮遇儒臣,重視漢文化,從儒家經典中學習治國之道。

元世祖忽必烈具有雄才大略,他大力招攬人才,廣收江南遺逸,重用漢族儒臣,還命漢族士大夫對皇室成員及蒙古族大臣弟子進行漢文化教育。等到了元仁宗和元文宗的時候,兩朝帝王更進一步親儒重道,禮遇文士,尤其喜好書畫藝術。

元文宗在元大都建立奎章閣,任命畫家、書畫鑒藏家柯九思為鑒書博士,對內府所藏書畫進行鑒別查定,翰墨之勢達到了鼎盛時期。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占據畫壇主流。因元代沒有設立畫院,除少數專業畫家直接服務於宮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畫家和在野的文人畫家。這些畫家的創作比較自由,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蘭等題材大量出現,直接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減少。

元代畫家的作品強調文學性和筆墨韻味,重視以書法用筆入畫和詩、書、畫的三結合。在創作思想上繼承北宋末年文同、蘇軾、米芾等人的文人畫理論,提倡遺貌求神,以簡逸為上,追求古意和士氣,重視主觀意興的抒發。

這與宋代院體畫的刻意求工、注重形似大相徑庭,形成鮮明的時代風貌,也有力地推動了後世文人畫的蓬勃發展。

在元代90餘年內,畫壇名家輩出。元代的山水畫創作,初期以錢選、趙孟頫、高克恭為代表,他們繼承並發展了唐以來的山水畫。錢選在青綠山水的創作中注入了文人畫的筆法和意趣,表現了一種生拙之美。

趙孟頫的山水畫麵貌多變,他廣收古法,自創新機,成就極為突出,高克恭渾穆秀潤的畫風則來自他對董源、李成、米芾等人繪畫的研究。

等到了元代中後期的時候,這時則出現了號稱“元四家畫派”的黃公望、王蒙、吳鎮和倪瓚,他們4人在藝術思想和創作方法上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趙孟頫的影響,但是每個人卻又形成了自己的麵貌和特色。

元四家之首的黃公望年輕時曾做過地方小官,先是任書吏,後來,大約是45歲左右時,在一個叫做張閭的官僚手下做過椽吏,後遊走於江湖。黃公望一度曾以賣卜為生,他還參加了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紅塵。由於長期浪跡山川,開始對江河山川發生了興趣。

為了領略山川的情韻,黃公望居常熟虞山時,經常觀察虞山的朝暮變幻的奇麗景色,得之於心,運之於筆。他的一些山水畫素材,就來自於這些山林勝處。

黃公望居鬆江時,觀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在他居富春江時,身上總是帶著皮囊,內置畫具,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富春江北有大嶺山,公望晚年曾隱居於此,他以大嶺山為師,曾畫有《富春大嶺圖》。

1347年,黃公望準備畫一幅《富春山全圖》,此時黃公望已是近80歲的老人了,前後經曆4年左右的臨摹才算告成。此圖描寫富春江兩岸秋景,筆法上取董、巨,又自出新意,多用披麻皴,幹筆皴擦,似平而實奇,整個畫麵,似融有一種仙風道骨之神韻。

《富春大嶺圖》縱0.74米,橫0.36米。縱觀此圖,富春山重巒疊嶂,山巔曉霧迷遮,若隱若現。山腳兩岸相接,兀石環抱,蒼苔點點,坡上叢樹槎丫,繁茂崢嶸。山徑蜿蜒,盤伸幽穀,行間,可見小橋茅屋,隱落叢中,遠處深澗,飛瀑簾掛,緩緩下瀉,給人一種“發思古之幽情”的超脫感。

《富春山居圖》經明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鄒之麟等題記。鄒之麟在題跋中稱此圖“筆端變化鼓舞,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

明清時期許多畫家都從《富春山居圖》中得到啟示,影響深遠。對明清時期影響深遠的還有同樣為元四家之一的王蒙,他自幼受外祖父趙孟頫的影響,喜好繪畫,後來得到黃公望的指教,又常與倪瓚等人切磋,對山水畫有獨到的創新。

王蒙發明了解索皴畫法,善用渴墨苔點,所畫山水景色稠密,山重水複,布局繁密,蒼鬱深秀;他用解索皴和渴墨點苔,表現林巒鬱茂蒼茫的氣氛,為他的獨到處。

王蒙創造的“水暈墨章”,豐富了民族繪畫的表現技法。他的獨特風格,表現在“元氣磅礴”、用筆熟練、“縱橫離奇,莫辨端倪”。

王蒙山水師巨然,甚得用墨法。他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兩種,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筆,以用筆撳變和“繁”著稱。另一是用“淡墨鉤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餘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鬱然深秀”。

倪瓚則稱讚他“叔明筆力能抗鼎,500年來無此君。”他的畫麵空白不多,題詠有時兼用篆隸行楷,對後代明清畫家影響較大。

倪瓚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中山水畫中采用了典型的技法折帶皴,是元代南宗山水畫的代表畫家,其作品以紙本水墨為主。

倪瓚的山水師法董源、荊浩、關仝、李成,加以發展,畫法疏簡,格調天真幽淡。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構圖平遠,景物極簡,多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他的用筆變中鋒為側鋒,折帶皴畫山石,枯筆幹墨,淡雅鬆秀,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超逸,簡中寓繁,小中見大,外落寞而內蘊激情。

倪瓚也善畫墨竹,風格遒逸,瘦勁開張。畫中題詠很多。他的畫由於簡練,多年來偽作甚多,但不容易仿出其蕭條淡泊的氣質。

在倪瓚的畫論中,他主張抒發主觀感情,認為繪畫應表現作者不求形似。明清時期受到董其昌等人推崇,常將他置於其他3個人之上。

此外,吳鎮18歲開始學畫,年輕時遊曆杭州,吳興,飽覽太湖風光。開眼界,長見識,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啟迪了他創作靈感。

吳鎮工詩文書法,繪畫題材多為漁父、古木、竹石之類,善畫山水、梅花。草書學鞏光,山水師法董源、巨然而又獨出機杼,以雄強筆法輔以豐富墨法,自有一種蒼茫沉鬱、古厚純樸之氣。

1347年,吳鎮68歲,他僑寓嘉興春波門外春波客舍,專寫墨竹。在那個時候他與友人會於精嚴寺僧舍,心儀佛門,始自稱“梅沙彌”。

元代山水畫派是由士大夫心態轉向文人心態失意痛苦的寫照。從而更加重視主觀意趣和水墨風格,或蒼茫濃鬱,或墨氣四射,或疏寂簡潔,或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