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鏗鏘——評話1
說唱是我國民間表演藝術的一種形式,是用來講唱曆史、傳說敘事的一種藝術體裁。這種藝術形式集音樂、表演和戲劇情節為一身,深受百姓喜歡,具有良好的娛樂功能。評話類曲種是說唱藝術中重要的種類之一,其曆史悠久,文化蘊含豐富,方法上隻說不唱,單憑說來品評人物,論述曆史。
隨著曆史文化的更替、演進,評話類曲種在地域分布、表演特征及流派發展等方麵有了諸多的分化,可分為評書、蘇州評話、福州評話、湖北評話、四川評話等。
口頭講說曆史故事的評書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狀況複雜,多個諸侯國為了稱霸一方,頒布並施行了一係列措施。當時的諸子百家也積極遊說諸侯,他們旁征博引,侃侃而談,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獲得諸侯們的認可和支持,以達到發展壯大自己實力的目的。
在諸子百家的這些論說中,形成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像“怒發衝冠”、“刻舟求劍”、“濫竽充數”等,這成為早期評書的雛形。隨著進一步的發展,評書最終得以形成,並延續下來。
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古代又稱為“說話”,是一種傳統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至宋代時開始廣泛流行。形式上通常由一人演說,通過敘述情節、描寫景象、模擬人物、評議事理等藝術手段,講說曆史及現代故事。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評書是“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
在南方,評書多稱為“評話”,也有稱“評詞”的,廣東粵語地區俗稱“講古”。
在北方,作為一種獨立的說書品種,評書大約形成於明代之前,是以北方語音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調的普通話語說演。
到了明代,北方評書已臻於成熟。在明末清初,評書名家輩出,柳敬亭是其中的佼佼者。關於他的生平經曆,清代沈龍翔在《柳敬亭傳》中記載道:
敬亭名逢春,字敬亭,麵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本姓曹,泰州曹家莊人也。李公三才開府泰州,緝地方不法,長吏以逢春應,時年十七八歲一惡少耳。開府輕其罪,乃出亡,雲泰興,傭於某,久之意不樂,遂去。遊四方,至寧國,醉臥敬亭山下,垂柳拂其身,遂慨然曰:“吾今姓柳矣,即號敬亭可乎?”於是名逢春,號敬亭焉。偶聞市中說彈詞,心好之,輒習其說,遂以說聞。
柳敬亭從師善於說書的莫後光,頗得真傳,擅長說《水滸》、《三國演義》、《精忠嶽傳》等,技藝卓絕,爐火純青。《春酒堂文集·雜憶七傳柳敬亭》載:
癸巳借敬亭於虞山,聽其說數目,見漢壯繆,見唐李郭,見宋鄂、蘄二王,劍戟刀槊,鉦鼓起伏,髑髏模糊,跳擲繞座,四壁陰風旋不已,予發肅然指,幾欲下拜,不見敬亭。
在觀眾眼前,但見說書人物,不見說書藝人,像莫後光說的:“聽者倘然若有見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說書說到這般境界,可謂出神入化。
評書雖然是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卻多為“唱曲”的轉行。
相傳形成於北京的評書藝術,其第一代藝人王鴻興,原來就是表演一種叫做“弦子書”的“說唱”藝人。後來,又有許多北方鄉村表演“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的“說唱”藝人進入城市後,紛紛改說評書。
評書的表演形式,早期為一人坐於桌子後麵,以折扇和醒木為道具,身著傳統長衫,說演講評故事。後來,多為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說演,衣著也不固定為專穿長衫。
評書因使用口頭語言說演,在語言運用上,以第三人稱的敘述和介紹為主,並在藝術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獨有的程式與規範。傳統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場詩”,或說段小故事,然後進入正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