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曲子的曲調豐富多彩,有“七十二大調”“三十六小調” 的“一百單八調”之說。大調、小調概念不清。主要曲調有《月調》、《背宮》、《五更》、《西京》、《西涼》、《崗調》、《銀紐絲》、《山茶花》、《小桃紅》、《滿江紅》等。
這些曲牌是世世代代的藝人、文人在陝西境內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加工而成的,這些曲牌根據表現內容、情緒、音樂風格等特點在應用中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單獨使用;一類是多個曲牌聯用。
單獨使用即某個曲牌反複演唱,表現內容簡單、情緒單一的曲子,如《十對花》、《五更鳥》等。多個曲牌連綴使用,是在一定的連接規律下將情緒不同的多種曲牌連綴起來,表現內容較複雜的曲目,如《落江怨》、《斷江》等。
陝西曲子的傳統曲目從內容上可分為風俗、演義、傳奇、誌怪4類,風俗類代表曲目有《張連賣布》、《光棍哭妻》;演義類有《桃園三結義》《古城會》;傳奇類有《刺目勸學》;誌怪類有《八仙慶壽》《大賜福》等。此外,還有文人創作曲目《曲子歌》《百戲圖》等。
廣西文場簡稱文場,又叫文玩子、小曲等,流行於廣西桂北官話地區,尤其是桂林、柳州、荔浦等地最為盛行,是廣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響的曲藝形式。
清代道光年間,江蘇、浙江一帶的時調小曲傳入廣西,在流傳中逐漸與桂林方言融合,並受當地民歌、戲曲的影響,至清晚期逐漸形成了以桂林方言演唱的、具有桂北地方特色的廣西文場。
廣西文場以唱為主,間有說白。演唱形式為數人坐唱,有生、旦、淨、醜等行當之分,根據唱本中的人物來決定演唱人數,每人承擔一個角色。每個演唱者還要兼操一件伴奏樂器。
傳統文場伴奏樂器有揚琴、琵琶、小三弦、二胡、笛子、雲板、碟子、酒盅等,其中主奏樂器為揚琴。
文場音樂委婉纏綿,柔和抒情,包括大調唱腔、小調唱腔、大小過門、引子、尾子和過場音樂。大調有:越調、絲弦、南詞、灘簧四個。
越調適於表現喜悅輕快、舒暢的情調,也能表達悲哀、焦急的心情;絲弦宜於表現惆悵的情緒;灘簧宜表怨怒;南詞則適用於哭訴。
其中除南詞外,均各有派生曲調,叫垛字或垛子、課子調。垛字節奏明朗,靈活性大,往往在唱詞過長、唱段過多而情緒又需變化時應用,多用來演唱有故事、有人物、有唱、有白、韻散結合的成套腳本和單出唱本。
小調有疊斷橋、剪剪花、寄生草、倒扳槳、碼頭調、揚州紅、滿江紅、打掃街等五十多個曲牌。多用來演唱描述一事一物的抒情短小段子,有時也在以越調為主的大調曲本中穿插使用。
大調唱詞多為七言、十言上下句,小調多為長短句,倚聲填詞。押韻和四聲平仄以桂林方言為準,唱時講究字正腔圓。
廣西文場傳統曲目豐富。成套的唱本所唱曲目內容多取自明清的傳奇小說,有《玉簪記》、《白蛇傳》、《琵琶記》、《西廂記》、《紅樓夢》等;歌頌桂林山水風光的抒情小段,如《畫中遊》、《仙境怎比我桂林》、《七星夜遊》等。
此外,還有單出唱本和段子,單出唱本有《雙下山》、《王婆罵雞》、《東方朔上壽》等。段子有《武二探兄》、《醉打山門》、《貴妃醉酒》等。
湖南絲弦形成於清代初年,是由江浙一帶流入湖南的時調小曲和湖南本地的民歌曲調融合發展而成。它流傳於湖南各地,因用揚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京胡等絲弦樂器伴奏而得湖南絲弦。
湖南絲弦的唱腔音樂豐富多彩,根據所用的唱腔體式可分為“牌子絲弦”和“板子絲弦”兩類。
牌子絲弦以演唱曲牌為主,曲調非常豐富,有源於南北曲的《普天樂》、《清江引》、《小桃紅》等,有源於明清之際時調小曲的《銀紐絲》、《九連環》、《倒搬槳》、《四大景》等,也有源於其他地方曲種和民歌的《蓮花落》、《鳳陽調》、《鬥把高腔》、《安慶調》等。
板子絲弦又分為“老路”和“川路”兩種聲腔風格。老路為常德一帶流行的本地唱法,風格深沉渾厚,代表性的節目有《雪梅吊孝》和《清風亭》等。川路風格熱烈開朗,演唱俏皮風趣,代表性的節目有《拷紅》等。
蘭州鼓子又名蘭州曲子、蘭州鼓子詞,是流行於蘭州地區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
蘭州鼓子表演形式多樣,有些段子隻說不唱,有些段子則有說有唱。演唱時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還輔以揚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簫、笛等。
鼓子的演唱者一般為一人。其唱腔清雅婉轉,音域幽廣,表白清晰,起伏平和,能將喜、怒、哀、樂等複雜思想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蘭州鼓子曲牌豐富,唱腔優美,風格高雅,韻味悠長,且鄉土氣息濃厚。從聲腔上來講,可分為平調、鼓子、越調三種,平調多為單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頭加若幹曲牌再加鼓子尾連綴而成;越調腔也是由越調加若幹曲牌再加越尾聯套而成。
各種曲牌都有其特點,可以表達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緒,如“邊關調”的悲壯,“北宮調”的淒涼;“緊訴”的熱烈緊張,“慢訴”的舒緩輕快;“石榴花”和“倒推槳”的抒情婉轉,“金錢調”和“剪靛花”的喜悅平和以及“羅江怨”、“疊斷橋”的憂鬱悲傷。
另外,再加上提煉全曲精華的“鼓子頭”,敘述情節的“詩牌子”,傾訴衷腸的“悲調”,還有抒發豪情的“依爾喲”,真是千啼百囀,各盡其工。
牌子曲曲種十分繁多,除了這些,還有青海平弦、揚州清曲、江西清音、湖北小曲、長陽南曲、湖南絲弦等。這些牌子曲都各具特色,富有地方色彩,特別是它們的曲調都非常豐富、優美,令人歎為觀止。
【旁注】
小鈸 又名小鑔,是壯、苗、瑤、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響銅製,缽形,鈸體較小而厚,鈸麵直徑12厘米至14厘米,碗徑5厘米至7厘米,碗高1.5厘米至2厘米,碗頂鑽孔係以綢布,兩麵為一副。
碰鈴 碰碰奏體鳴樂器,又稱碰鍾、雙磬、鈴鈸等,廣泛用於我國歌舞、戲曲音樂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中。用響銅或黃銅製作,形狀如一對杯狀小鍾,直徑約5.5厘米,高約4.5厘米,鈴底有孔係繩穿連,兩隻互擊發音,其音色清脆悅耳。
誌怪 魏晉時代產生的一種以記述神仙鬼怪為內容的小說。誌怪小說是受當時盛行的神仙方術之說而形成的侈談鬼神、稱道靈異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之下形成的。誌怪小說的內容很龐雜,大致可分為三類,炫耀地理博物的瑣聞;記述正史以外的曆史傳聞故事;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
絲弦 我國的一種曲藝,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流行於河北中南部,是全國稀有劇種之一。絲弦起源於明末,其聲腔為元、明流行於燕趙的小令。後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路流派。
平弦 聯曲體的一種藝術形式,隻唱不說,每個唱段都配有表達情緒與情節的固定的曲調,這些曲調是早已成套的,十分豐富,被藝人們稱做“十八雜腔,二十四調”。依照平弦題材與表達的不同,平弦的段子分為“賦子”、“背工”、“雜腔”、“小點兒”四類。
【閱讀鏈接】
蘭州鼓子的產生及其形成的曆史年代,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據《四庫全書提要》記載:鼓子詞的創始人,是宋安定郡王趙德麟。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北宋時廣泛流傳在北方的鼓子詞,首先傳入安定郡,經過趙德麟加以豐富,然後再傳入蘭州,又吸取了當時蘭州流行的平調、勾調、當調的優點,成為了蘭州流行的十大調之一。這個意見認為,蘭州鼓子在宋趙德麟之前產生。至於哪一種意見才是正確的結論,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