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上也從岔曲演唱短段變成了中篇連續說唱。一般每個曲目分成為四至六段,每段演唱約三四十分鍾。
清代末期是單弦發展的全盛時期,許多單弦票友下海賣藝,出現了不少著名唱家,很受群眾歡迎。他們當中有善唱時調小曲者,有善唱昆高曲牌者,這些曲調多被納入單弦唱腔曲牌中,使單弦唱腔曲牌增多,表現力增強。
單弦有兩種演出方式,一種是自彈自唱。另一種是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擊節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舊稱“雙頭人”。
單弦唱腔為曲牌聯套體。曲牌眾多,曲調豐富,藝術表現力強,適合於表現多方麵的題材和反映現實生活。尤其在後期,又吸收了一些長於敘事的曲調,使它在敘事、抒情方麵生動活潑,獨具特色。
常用曲調有《太平年》、《雲蘇調》、《怯快書》、《南城調》等。曲牌的文體有長短句、上下句兩種,以長短句為主,並常用三字頭、垛句、嵌字、襯字等。
單弦先是由單曲體的岔曲演變成棗核兒、腰截、牌子曲三種曲體樣式,最後於清末衍生成說唱結合的單弦牌子曲。
“岔曲”是始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曲調,內容多為抒情寫景。全曲分為六個段落,稱為“六字脆唱”。依篇幅長短有大岔曲、小岔曲之分。
棗核兒是將岔曲的六句唱腔分成兩個部分。前三句稱“曲頭”,後三句稱“曲尾”,中間加上一個曲牌連綴在一起演唱。
由於通常曲牌部分演唱時間較長,曲頭和曲尾演唱時間較短,形成了兩頭小中間大的三段聯曲體,人們就形象地稱它為“棗核兒”或“兩頭尖”。還有人將該種形式稱作“穿心岔”。
腰截是在岔曲的曲頭和曲尾之間,加上三四個曲牌,連綴貫穿成的一個唱段,多為單人演唱,如果眾人湊合而歌者,叫做“群曲”。
“群曲”演唱的多是頌揚祝願的話,如《八仙慶壽》、《百壽圖》等。演出時一般由八個人齊唱,手裏用打擊樂器伴奏。
牌子曲是若幹種不同腔調的小曲曲牌,連綴貫穿起來說唱一段故事。
八角鼓演唱曲調以“岔曲”、“牌子曲”較常見。岔曲文詞典雅駢麗,多為清代作品。著名曲目有《風雨歸舟》、《疾風驟至》、《大春景》、《鬆月繞》、《要酒菜》等。
“牌子曲”為若幹種不同腔調的小曲曲牌,它以岔曲開頭收尾,中間靈活使用各式曲牌,形成“聯曲”的形式。清代乾隆年間,牌子曲的形式已比較完整,當時通稱八角鼓。選用的曲牌多為時尚小令和戲曲唱腔。
牌子曲曲牌格律要求非常嚴謹,內容有敘事性,並加入生活語言,不再拘於詩詞散曲式的文體。著名曲目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金山寺》、《武鬆殺嫂》、《孔雀東南飛》等。
牌子曲的曲牌,依功能特點可分為抒情、敘事兩種。表演時按照不同內容的表達需要,選用曲牌。清代學者崇彝著《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說:
雜劇中有排(按:即“牌”)子曲一種,每段更換一調,故呼為雜排子。其調多至三十餘種,所常用之名,有金錢蓮花落、雲蘇調、南城調、倒推船、疊斷橋、羅江怨、南鑼、翠蓮卷、數唱、快書、湖廣調、靠山調之類。
單弦牌子曲的曲牌有90多個,常用的不足30個,主要有:曲頭、數唱、太平年、雲蘇調、南城調、靠山調、羅江怨、金錢蓮花落、鮮花調、怯快書、流水板、聯珠調等。
單弦的傳統曲目,有反映清代北京社會生活風貌的,如《急拉吃得甲》、《窮大奶奶逛萬壽寺》、《青草茶館》等,也有一些由戲曲故事改編的,如《羅鍋兒搶親》、《合缽》等。
還有根據《聊齋誌異》、《今古奇觀》、《水滸》等小說改編,如《續黃粱》、《胭脂》、《杜十娘》、《武十回》、《翠屏山》等,以故事性強、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取勝。
【旁注】
滿族 全稱滿洲族,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個支係,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以散居為主,其中居住在遼寧的人口最多。此外,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及北京等地也有廣泛的人口分布。滿族本民族的語言是滿語,屬於阿爾泰語係滿-通古斯語族。
曲牌聯套體 我國戲曲音樂的一種結構體製。將若幹支曲牌按一定章法組合成套,以構成一折戲的音樂。一本戲若幹折,即由若幹組套曲構成。這種戲曲音樂結構方法,開始於南 、北曲,至昆山腔漸趨成熟。
八仙 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8位神仙。明代之前,名稱不一,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代八仙,明代時始定,分別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散曲 一種同音樂結合的長短句歌詞,元人稱為“樂府”或“今樂府”。宋金之際,契丹、蒙古、女真等少數民族的樂曲相繼傳入北方地區,與當地原有音樂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樂曲,而原來與音樂相配的詞很難適應新的樂調,於是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這就是散曲。
【閱讀鏈接】
司瑞軒藝名隨緣樂,他在音樂上對牌子曲進行革新,將當時流行的具有韻誦特點的曲調吸收為單弦牌子曲曲牌。豐富了牌子曲音樂,形成了曲牌連綴體的音樂結構。
司瑞軒還善於古事今說,強調插科打諢,表演時注重活躍氣氛。他能在一個下午單身坐著自己伴奏說唱,貼出的海報上標榜:“隨緣樂一人單弦八角鼓”。當時也曾有人建議司采用牌子曲這一名稱,可他認為不夠新鮮,沒有采用。司瑞軒晚年表演時,改以自己演唱,由弦師雙子擔任伴奏。
聊城八角鼓及豐富牌子曲
明代中期以後,八角鼓開始流傳於北京。清乾隆年間,八角鼓發展為說唱形式的曲藝音樂,並有專業藝人演唱。
清代中期時,北京八角鼓沿運河流傳到山東聊城、臨清一帶,受到當地城鄉居民的喜愛,改用當地方言語音演唱,並吸收了嶺調、靠山調、馬頭調等民間小曲,以及河南鼓子曲的一些曲牌,逐漸演變成具有獨特風格和地方色彩的曲藝形式。
當時,北京八角鼓除了流傳到聊城、臨清一帶,發展成為聊城八角鼓外,還流傳到濟寧、膠州地區,分別稱為濟寧八角鼓、膠州八角鼓,統稱為山東八角鼓,其中聊城八角鼓是其重要支派,流傳最盛。
聊城八角鼓屬於曲牌聯套體唱腔結構,曲牌豐富,約有百餘種。多數曲牌開頭都用鼓子頭、陰陽句,中間使用的曲牌視內容情緒而變化,結尾多用垛子或鼓子尾。
聊城八角鼓以唱為主,輔以表情動作。演員可化裝,也可便服。樂器方麵,早期隻用三弦伴奏,演唱者以八角鼓擊節。後來伴奏樂器隊伍逐漸增加了揚琴、琵琶、二胡等弦樂器和節子板、小鈸等打擊樂器。
聊城八角鼓曲目豐富。清唱大段有《送窮神》、《耗子告貓》、《王二姐摔鏡架》、《長阪坡》、《灞橋挑袍》等。
清唱小段近於北京的岔曲、腰截,多半是詠事詠物、抒情寫景之作,主要曲目有《黃菊開放》、《秋景蕭條》、《牡丹花開》、《雁燕催舟》等。
化妝演出節目也可清唱,此類曲目多半是反映民間生活的作品,主要有《何先生教館》、《母女頂嘴》、《老少換》、《王小趕腳》、《斷橋》、《王大娘探病》等。
陝西曲子又稱清曲,是一種古老的以坐唱為主的民間曲藝形式。在陝西各地民間統稱為曲子,在關中又稱眉戶曲子。
陝西曲子流行陝西全境,而關中是山西曲子最密集、最豐富、輻射麵最廣的盛行區。西部的鳳翔、太白、眉縣、武功,中部的周至、戶縣、長安、臨潼,東部的華陰、渭南、澄城、韓城等地,都是著名的清曲流行區。
陝西曲子的表演形式是坐唱,俗稱坐班清唱、念曲子、地攤子和板凳曲子。七八個演唱、演奏者圍桌而坐,各執三弦、琵琶、笛子、胡琴、梆子、碰鈴、四頁瓦等樂器,邊奏邊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