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演唱——牌子曲(1 / 3)

曲牌演唱——牌子曲

牌子曲是曲藝的一個類別,凡將各種曲牌連串演唱,用意敘事、抒情、說理的曲種都屬於牌子曲。如北京單弦、聊城八角鼓、河南曲子、陝西曲子、青海平弦、揚州清曲、江西清音、福建南音、四川清音、湖北小曲、湖南絲弦、廣西文場等。

牌子曲類曲種是繼宋元時期唱賺、諸宮調以及明清俗曲的傳統發展而來的。曲牌音樂豐富、數量可觀。連綴時所用曲牌數目有多有少,依其唱敘故事的內容和篇幅而定,每個曲種音樂都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和風格。

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南音

南音發源於福建泉州,也稱弦管、泉州南音、南樂、弦管、郎君樂、郎君唱等,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唐宋時期,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南音。

之所以說南曲起源於唐,不是望風捕影,更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著一定根據的。據文獻記載:唐僖宗時的885年,唐代“大曲”被唐軍進入閩南,傳播於民間。唐大曲在閩南傳播的過程中,逐漸與當地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洞簫嚴格規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製與唐時的相差無幾。

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

至宋代,“南戲”已經有了五大名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南音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元曲、昆曲、弋陽腔、佛曲和地方語言及戲曲的影響。作為古老的樂種,南音還與唐、宋、元、明等朝代的音樂關係密切。南音的曲牌還保留著《漢宮秋》、《三台令》等唐宋古曲名稱。

清康熙年間,南音以民間優秀樂種聞名。清康熙時的1678年,泉州地區五位南音弦友來到北京進入皇宮演奏南音,康熙帝讚其為“禦前清客、五少芳賢”,南音因而被稱為“禦前清曲”。據說南音演唱時豎置涼傘,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南音長於抒發鄉人思親、遊子懷鄉的真摯情懷。由於南音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鬱的鄉土氣息,具有曲調優美、易學易唱的特點,因而普遍受到歡迎。

南音的樂器精簡獨特,有琵琶、洞簫、二弦、三弦等,稱為“上四管”。琵琶被稱為南琶,要橫抱按奏,而北琶卻要直抱彈撥。洞簫又稱“尺八”,十目九節,其長0.6米,延用唐簫規製,聲韻渾厚深沉。

另外還配有“下四管”,即打擊樂用的響盞、小叫、四寶、雙鈴等,小巧靈活,按榛連擊,輕盈動聽,富有表現力。

南音以管樂器定調,故“調門”也稱為“管門”。其中,以洞簫定調者稱為“洞管”;以品簫定調者稱為“品管”。

南音演唱形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坐唱,屬於原始演唱形式,用琵琶、洞簫、二弦、三弦四管伴奏,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拍板者居中而歌,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四菜一湯,原汁原味”。

這種演唱形式與漢代“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相和歌表現形式一脈相承。其工尺譜記法自成體係,是古代音樂記寫形製之遺存。橫抱演奏的曲頸琵琶、十目九節的洞簫、二弦、三弦擊拍板等,也都因襲古樂器遺製。

第二種是表演唱。采取的演唱形式為站著唱、雙人唱、對唱、合唱,有和有唱等。有的還有配合動作、表情與陣形變換,使演唱台成為表演舞台。

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演唱時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曲調優美,節奏徐緩,古樸幽雅,委婉深情。

第三種是節目演唱。像《留傘》、《出畫堂》、《拜告將軍》、《賞花》等原是戲曲傳統小戲,故事情節簡單,以唱為主。通常以雙人或多人各扮角色,有演有唱,隻是不用戲曲服裝與化妝,頗受歡迎。

南音曲調豐富多彩,在民間流傳著一百零八個滾門,一百二十多個曲牌,兩千多首曲子。由大譜、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構成完整的音樂體係。

大譜是有標題的器樂套曲,附有琵琶彈法,沒有曲詞,以琵琶、洞簫及二弦、三弦為主奏樂器。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共60大套。

內容多為描述四季景色、花鳥昆蟲或駿馬奔馳等情景,其中著名的有《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百鳥歸巢》4套。

散曲又稱草曲,清唱曲,隻唱不說,有2000多首,有譜、有詞,一般由琵琶、洞簫、二弦、三弦等4件主要樂器伴奏。內容大致可分為抒情、寫景、敘事3類。

曲詞的內容,主要取材於唐傳奇、話本和宋、元及明代戲劇人物故事,其中《山險峻》、《出漢關》、《共君斷約》、《陳三五娘》、《王昭君》、《繡鞋記》、《西廂記》、《孟薑女》等曲目廣為流傳。

清唱曲套曲的演唱,一字一音,一撩一拍,一點一甲,都有既定規法,清唱時字重韻輕,字正腔圓,寓剛健於婀娜,具有豐富的藝術感染力。

指套亦稱套曲,是一種有詞、有譜、有指法,比較完整的套曲。習慣上多為器樂演奏之用,但也有作為演唱用的。

每套套曲由兩首至七首散曲組成,以音樂的“管門”和“滾門”歸類編成套,共48大套,主要有《自來生長》、《一紙相思》、《趁賞花燈》、《心肝撥碎》、《為君去時》等5大套。

【旁注】

唐代“大曲” 唐代一種大型的歌舞音樂形式,又叫“燕樂大曲”,演出時,歌、舞、器樂並用,場麵宏大,色彩繽紛,是一種高度發達的宮廷音樂,它將我國音樂史上的歌舞音樂推向更高的發展水平。最具代表性的唐代大曲是經唐玄宗改編的《霓裳羽衣曲》。

法曲 歌舞大曲中的一部分,也是隋唐宮廷燕樂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在隋朝始稱之為法曲。主要特點是在它的曲調和所用樂器方麵,接近漢族的清樂係統,比較優雅一些,因此也稱為清雅大曲。

工尺譜 我國民間傳統記譜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工尺譜與許多重要的民族樂器的指法和宮調係統緊密聯係,在我國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藝、戲曲、器樂中應用廣泛。由於它流傳的時期、地區、樂種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體、宮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異。

二弦 流行於我國民間的一種彈撥樂器,主要流行於廣東潮汕、福建閩南、香港、東南亞、上海等潮汕人比較多地區,是潮州音樂和潮劇音樂的領奏樂器,琴筒木製,蒙以蛇皮,內線為絲線外線為鋼線。演奏者俗稱頭手。

【閱讀鏈接】

南音的傳承是以社會性的、鬆散性和自願性的。絕大多數人是因為愛好而業餘參加活動,以自娛為目的。

其中不時會出現一些天賦較高、條件較好而又用心的鑽研者,能唱念主要曲目。這些人常常被尊稱為弦管先生,如果他們中有人想以此為職業,便可設立傳授場所,俗稱“館”,每屆4個月。學生多數是青少年,入館拜師之後,每天到先生跟前,幾個人或一二十人不等圍在一起,跟著先生一遍一遍地“念嘴”,同時學彈琵琶。

曲調獨具特色的北京單弦

單弦是八角鼓中的一種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彈自唱而得名。它興起於清乾隆、嘉慶年間。1880年前後,旗籍子弟司瑞軒自編曲詞在茶館裏演唱,單弦逐漸形成獨立的曲種。

八角鼓是滿族的一種小型打擊樂器,鼓麵蒙蟒皮,鼓壁為八麵,七麵有孔,每孔係有兩個銅鑔片,以手指彈鼓或搖動鼓身使銅片相擊而發出聲音。演唱時,演員手持八角鼓,故又稱之為“唱八角鼓”的。

單弦演唱時用八角鼓擊節,又稱之為八角鼓、單弦八角鼓、牌子曲,簡稱單弦。它是在流行於清代乾隆年間的岔曲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