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小調——雜曲
“雜曲”,原為樂府歌曲名,大多為漢至南北朝時民間作品。後來演化為具有本土特色的雜曲類曲種。由於它已經本土化並具有本土音樂的特色,因此又稱本土小調。雜曲類曲種的來源,一是在本土文化土壤上土生土長的小曲,二是由外地傳入但經過與地方文化融合演化為本土小曲。
雜曲類曲種數量很多,涵蓋麵也很大。代表曲種主要包括無錫評曲、三棒鼓、粵曲、錦歌、褒歌、江西蓮花落、潮州歌、粵曲、龍舟歌、零零落、台灣仔歌、粵東漁歌等。
三棒鼓與錦歌的藝術
三棒鼓源於唐代的三杖鼓,以拋耍三根特製的鼓棒擊鼓伴唱而得名。明文學家沈德符《顧曲雜言》載:
吳下向來有婦人打三棒鼓乞錢者,餘幼時尚見之。
這個記載說明明代已有了三棒鼓曲種。後流入湖北,並在競陵即天門一帶盛行。
清代晚期,三棒鼓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漸廣,及於湖北沔陽、洪湖、潛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並流傳到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江西、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地區。
三棒鼓的道具主要是鼓和棒,還有短刀、鋼叉。表演形式類似雜技。通常情況下,藝人多是女子,一般是三至五個女子組成藝術班子。
三棒鼓演唱不插道白,表演分單人和雙人兩種。單人表演者自己拋耍三根嵌有銅錢的鼓棒擊鼓伴唱,並敲掛在鼓側的馬鑼。雙人表演則一人丟棒擊鼓,另一人奏馬鑼,二人對唱。
耍花棒者左右手各拿一根花棒,左右開弓,擊打另一根拋在空中的花棒,使之不落地,但他的節奏必須和鼓點一致。也有以五把鋼刀代棒的技藝,鋼刀在空中左右穿梭,銀光閃閃,令人眼花繚亂。
三棒鼓共有3根鼓棒,每根長20厘米左右,在棒上鑿3個不同側麵的小方孔,在小方孔內嵌入銅眼錢。3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銅錢。
三棒鼓打起來,眼錢相互碰擊,鼓棒上下翻飛,落鼓合拍成音。打三棒鼓技巧性強,表演時需高度集中精力,用力適當,貫通一氣,並與演唱者默契配合。
打三棒鼓的技藝約二三十種,如金線吊葫蘆、姑娘紡棉紗、白蛇吐飛箭、麻雀鑽竹林、烏龍攪水、跛簸箕、砍四門、單跨花、雙跨花、單背花、雙背花、織布、絞花等。
三棒鼓的棒法來自於生活,主要有“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4套棒法,這4套棒法具有渾厚的生活氣息。
每年春節,棒鼓藝人們都結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論貧富,戶戶必到。遇見特別貧寒的漁家,表演者還會將別家贈送的禮品轉送,意圖希望人人過節都歡喜。
三棒鼓唱詞通俗,詞句簡短,每段押韻。三棒鼓的唱詞是五言四句重複半句組成,即五字一句,四句為一節。每小節的第四句要重複半句。每一小節擊響鑼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擊三響,最後一句唱完即每小節結束時擊響十下。
唱詞結構各地不同,較常見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組。還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組。
三棒鼓的聲腔風格樸實,委婉低沉。由於拋棒擊鼓有嚴格規律,歌唱時節奏平穩,變化不大。
三棒鼓的傳統曲目,大多反映舊社會人民的痛苦及對統治者的不滿,如《逃水荒》、《宣統皇帝坐金鑾》、《開門曲》、《十恨》等。也有以描敘古人和四時景色為題材的曲目,如《十繡》、《唱八景》等。
還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間的民歌小調,如《月望郎》、《孟薑女》、《歎五更》等。三棒鼓很少演唱故事情節曲折的段子。
錦歌原名歌仔或什錦歌,又稱乞食調,是一種有器樂伴奏的歌唱形式,流行於以漳州為中心,包括廈門、晉江、龍溪在內的閩南平原地帶及台灣和南洋諸島華人聚居地等。
錦歌是在宋元時期閩南地區性民歌、民謠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戲曲、南曲、南詞的養分,經過民間藝人揉融而成。之所以又稱錦歌為乞食調,是因為錦歌藝人曾經像乞丐一樣沿街賣唱。
錦歌來自民間,以方言演唱,有著濃鬱的鄉土氣息。曲調流暢樸實,富有表現力,內容通俗健康,易學易懂,為群眾所喜愛。許多農村都有錦歌“歌仔陣”、“歌仔館”。後來,錦歌由農村進入城市後,唱腔由原來的活潑、粗獷、豪放轉為婉約柔細,姿勢安逸。
明末清初時,鄭成功收複台灣時,把錦歌也帶至台灣,並與當地民歌、調相結合,形成了“歌仔”,在台灣流傳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烏烏”等。
錦歌的唱腔風格大致分為堂派、亭派兩大流派。堂派主要流傳在農村中,唱腔粗獷有力,曲調受民間歌謠影響,旋律靈活,變化多樣,每句後麵都有落尾。亭派流行在城市,唱腔比較幽雅、細致,咬字分明,采用南曲的曲調比較多,使用的樂器和指法比較接近南曲。
錦歌的曲調大體可分為4類。一類叫“雜念仔”、“雜咀仔”。 唱腔近於念誦,自由活潑,變化較大,是由民間歌謠發展而來,多唱長篇故事,如《王昭君》、《雜貨記》、《火燒樓》等。
一類叫“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調”或“丹田調”。包括多種富於變化的唱腔,如用於悲調的“倍思”和以五腔仔與其他曲調糅合形成的“安童鬧”、“土地公”、“大吃囉”等。
一類叫“花調”、“雜調”。 來源於南詞小調和四平、亂彈、傀儡戲的部分曲調。還有一類叫“順樂曲”。
錦歌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兩人對答,三、四接著唱念,也有自唱樂隊伴奏的。
錦歌使用的樂器有月琴、二弦、洞簫、南三弦、拍板、雙鈴、盅盤等,也有以琵琶代替月琴,用品簫代表洞簫的,有的還加上嗩呐伴奏。廈門地區演唱時,有用木魚代替拍板的。
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和八小節。四大柱為《陳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和《孟薑女》,八小節為《妙常怨》、《董永》、《井邊會》、《呂蒙正》、《劉永》、《壽昌》、《閔楨》和《高文舉與玉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