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舞邊唱——走唱(1 / 3)

邊舞邊唱——走唱

走唱類曲藝的共同特點是說唱相間,載歌載舞。其中的“說”,帶有音樂性;其中的“唱”,帶有口語性,這兩者結合起來,說中有唱,唱中有說,生動形象而又自然貼切。而其中的載歌載舞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唱曲種分布於大江南北,主要有二人轉、寧波走書、鳳陽花鼓、十不閑蓮花落、紹興蓮花落等。其中的二人轉是北方代表性的走唱類曲種,流行於東北地區、華北東部和內蒙古東部地區;寧波的走書和鳳陽的花鼓,是南方代表性走唱類曲種。

扭得浪唱得歡的二人轉

二人轉流行在我國東北地區和華北東部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是以一種二人搭檔載歌載舞、分包趕角、轉進轉出,以東北方言聲韻演唱短篇故事的走唱形式曲種。

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吸收蓮花落、十不閑的演唱內容和唱腔而形成的。在兩百多年的流傳過程中,眾多二人轉藝人從太平鼓、東北大鼓、霸王鞭、河北梆子、皮影戲和民間笑話中吸收多種藝術成分,豐富了二人轉的形式和內容。

在叫“二人轉”前,曾有吆喝腔、棒子腔、小秧歌、對口唱、蹦蹦、雙玩意兒等不同稱謂。有記載,清道光年間,吉林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

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以後出現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的方式進行。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3種。一是兩人化裝成一醜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

二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  單出頭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為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

三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二人轉的演出場地,有唱大車店、唱秧歌會、唱茶社、唱屯場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演出場地是唱屯場。每年秋後休閑的時候,都有唱屯場。

唱屯場通常按順序表演。  一是打通,指秧歌鑼鼓的頭鼓、二鼓、三鼓來招引觀眾。

二是三場舞,醜角上場喊“要想賣,頭朝外,船家打漿劃過來”,以此引旦角上場,兩人共舞三場舞。

三是喊詩頭,三場舞後,旦角下場,醜角“起霸”接“喊詩頭”。詩頭類似戲曲的自報家門或定場詩,多數詩頭與正劇無關,隻是為了靜場。

四是說口,旦角上場,與醜角“說口”。說口可分為零口、定口和套口。零口是演員見景生情,逢場作戲,現編現說的口語;定口是與劇情緊密相關的念白,包括交代情節,人物對話;套口多為與劇情無關聯的民間故事及笑話。

五是唱小帽,這是正文前唱的民間小調。七是唱正文,演員用唱、說、做、舞等各種手段來演示劇情。

二人轉的唱腔十分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之稱,常用的唱腔曲牌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武咳咳、文咳咳、三節板、抱板、四平調、五字錦、紅柳子等。伴奏樂器有板胡、嗩呐、竹板等。

武咳咳是二人轉演唱故事內容的核心唱腔。藝人稱它為“寶調”。曲體結構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上樂句的落音為“徵”音,下樂句落在“商”音。它的音樂旋律完全來自東北方言中的字調和語氣。旋律線條隨著語言音韻時高時低,時曲時直,千變萬化。

武咳咳板式變化多樣,分有慢板、中板、快板、推板等。大段武咳咳常有一個“起腔”或叫“領腔”,結尾有一個“落腔”。

武咳咳有極大的可塑性和可溶性,不僅能包容大量的故事內容,又能夠領唱各種不同的故事情節和表現不同的人物及場景,具有強烈的敘事功能。

文咳咳又叫上北樓、小陰天,曲調優美、流暢、婉轉動聽,善於抒情敘事。

文咳咳曲體結構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每個樂句分為兩個分句,分句的獨立性很強,使旋律形成“商、宮、羽、徵”的落音趨勢,但它仍為上下兩個樂句。文咳咳的板式分為中板、慢板、快板等。

二人轉唱詞以七言和十言為主,兼有長短句式。表演講究唱、說、做、舞四功的綜合運用,其中唱功講究“字兒、句兒、味兒、板兒、腔兒、勁兒”,高亢火暴,親切動聽。

說功分說口、成口和零口,醜逗旦捧,多用韻白,也有說白和數板,語言風趣幽默,招人討笑。

做功亦稱扮功,講究以身段和動作輔助演唱,強調手、眼、身、法、步等功法的綜合運用。舞功以跳東北大秧歌舞為主,也吸收有其他民間舞蹈和武打的成分,並有耍扇子、耍手絹、打手玉子、打大竹板等雜技性的絕活穿插其間,舞台效果十分熱鬧火暴。

二人轉是曲牌聯套體結構,演唱以兼具板腔特點的對口唱為主,伴奏突出嗩呐、板胡以及鑼鼓、竹板兒的作用。音樂主要取自民歌小調。一段二人轉,是由少則十來個,多則幾十個曲牌相互聯結在一起,而組成完整唱腔的。

在眾多的二人轉曲目中,如《小王打鳥》、《西廂》、《蘭橋》、《雙鎖山》、《密建遊宮》、《楊八姐遊春》等。它們的曲牌連接大致是這樣的:

首先,要以火熱的歌舞性曲牌胡胡腔來開頭,其次則連接大救駕、打棗或喇叭牌子等曲牌,再次就進入了故事的主要部分,曲牌繁多。這一段是整個唱腔的最核心部分。  最後,當故事高潮已過,矛盾得到解決之後,則要用快流水、小翻車、硬口柳子等曲牌來結尾,有時也可用“專調”,即東北民歌、小調。

這種固有的規律,實際上就是二人轉音樂在曲牌連接過程中,客觀存在著的曲式結構。

二人轉藝人有很多絕活,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與東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

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此外,還有一種頂油燈的絕活,令人叫絕。藝人頭上、肩膀上、腳上都頂著燈碗,最多的可達7盞燈,更令人佩服的是,藝人麵不改色心不跳,照樣扭得歡,唱得浪。

二人轉的傳統曲目很多,計有300多個,藝人有“四梁四柱”之說。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鋼鑒》、《清律》、《潯陽樓》和《鐵冠圖》。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廂》、《蘭橋》、《陰魂陣》和《李翠蓮盤道》。

二人轉的傳統曲目主要來源於戲曲、小說、評書鼓詞和民間傳說故事以及社會新聞等,大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古代英雄好漢、男女愛情和忠孝節義類故事。

隨著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轉在發展中曾經形成東路、西路、南路、北路4個流派。其中東路以吉林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中心,講究板頭和演唱。

南路以遼寧營口為中心,表演歌舞並重;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中心,追求唱腔的優美動人。故此曆史上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耍棒”的民諺。

所謂南浪,是說遼南營口一帶的二人轉,受東北大秧歌的影響較大,講究舞得歡,扭得美,最早使用扇子,以舞蹈見長,要“舞得美,舞得活”講究身段還有各種絕技。

所謂北唱,是說黑龍江“北大荒”一帶的二人轉,受當地民歌影響,以唱為主,唱腔委婉動聽,表演細膩。

所謂西板頭,是說遼西黑山一帶的二人轉。藝人手持大板或手玉子,見景生情,現編現演,嘴皮子利索,節奏力度鮮明,受蓮花落影響較大,講究趕板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