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伴奏——琴書
琴書因演唱時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在我國各地都有流傳,如四川的揚琴、山東的琴書、山西的翼城琴書和曲沃琴書、江蘇的徐州琴書、安徽的琴書、湖北的恩施揚琴、雲南的揚琴等。這類曲種的唱腔有的源於本地民間音樂,有的雖為外地傳入卻在本土紮根。
琴書唱腔以優美婉轉見長,具有濃鬱的地方風格。琴書類曲種其音樂的結構既有曲牌連綴,也有曲牌與板腔的混合體。演唱形式有的為一人站唱,有的為雙人和多人坐唱,還有的為分角拆唱。
唱為主說為輔的四川琴書
揚琴是我國民族器樂中代表性的樂器之一,是一種琴身呈梯形的樂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鍵三部分構成。它的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聽,藝術表現力非常豐富,尤為適合演奏歡快、活潑的樂曲。
四川琴書是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的說唱藝術,流行於四川的川東、川西、川南一帶。演出形式原為數人坐唱,各操一件樂器伴奏,以揚琴為主,另有鼓板、懷鼓、三弦、京胡、二胡等。
四川琴書約形成於清乾隆和嘉慶年間。清嘉慶年間揚燮的《錦城竹枝詞》中有“清唱揚琴賽出名”的詞句。
清道光時,成都的琴書藝人已有行會組織三皇會,定期在茶館聚會演唱。這些入會的藝人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都要聚集在茶館中演出,由此形成了新年聽琴書的習俗。
據清末《成都通覽》記載,成都百姓在新春佳節時的主要文娛活動,就有放炮、過年、鬧年鼓、耍龍燈、耍獅子、聽揚琴等。說明琴書這種曲藝形式已經十分普及。
三皇會的琴書藝人在聚會和演出時,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那就是供奉寫有前輩藝人藝名的“百壽圖”,以表示對前輩藝術大師的尊重和緬懷。
清光緒時,已有琴書藝人100多名,並分為南會、北會兩派。南會派行腔華麗,細膩柔美,長於抒情和刻畫人物內心活動。北會派行腔淳樸、工穩豪放,長於敘事,多演唱大本曲目。
四川琴書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演員分生、旦、淨、醜等角色說唱。後來也有主角站唱、配角坐唱的形式。
四川琴書音樂分大調、越調兩大類。大調屬於板腔體結構,應用較廣,是主要腔調,以一字為基礎,由一字、快一字、慢一字、二流、三板、大腔、舵子等組成。越調屬曲牌聯套體結構,抒情性較強。
四川琴書伴奏以揚琴為主,揚琴的演奏長於烘托氣氛,能打出風雨雷電、波翻浪卷等多種音樂形象,表現力很強。揚琴與京胡、三弦一起稱為“三大件”,又與碗碗琴、鼓板合稱為“五方”。
此外,伴奏樂器還有二胡、懷鼓等,也可根據劇情需要酌加笛子、高胡、阮、大提琴等。
傳統四川琴書表演通常為五人,分生、旦、淨、末、醜、雜等各行角色。表演采取坐唱的方式,擊揚琴者前排居中,操小三弦者在左側,鼓、板、梆子由一人司職居其右,後排為操京胡和二胡者。
演員自彈自唱,夾以說白。女角色常由男性反串,演唱時采用假嗓。男角色則真、假嗓結合。男演員分生、旦、末、醜,發聲各具特色。女演員有特殊的潤腔手法哈哈腔。
四川琴書多采取敘事與代言相結合的體裁。除每一段的開頭與結尾以及段落中間穿插少許唱詞交代人物、情節或環境用第三人稱以外,主要的唱詞、念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稱的語言。其唱本類似小戲曲劇本,唱詞有七字、十字句。唱詞為散文與韻文結合。
四川琴書曲目分為大本與單折兩類。大本也采取分段演出,每段半小時左右。大本以《三國》、《列國》節目居多,還有《琵琶記》、《白蛇傳》、《玉簪記》、《白兔記》、《清風亭》、《玉蜻蜓》等曲目。
清末戲曲作家黃吉安曾經寫有《處道還姬》、《黑虎緣》、《木蘭從軍》、《漁父辭劍》等四川琴書曲本,稱為“黃本”。
四川琴書三國戲最多,一出戲約唱30分鍾至1小時,一部大戲分若幹出,如《華容道》、《清風亭》、《活捉三郎》、《秋江》等。
【旁注】
鼓板 單皮鼓和檀板兩種樂器的組合,常用於昆劇、京劇、越劇等戲曲的伴奏。單皮鼓是一種京劇伴奏器材,又稱小鼓。檀板也叫綽板。用堅木數片,以繩串聯而成,用以擊節。鼓板由鼓師一人負責掌握,左手挎板,右手持鼓簽打鼓,有時放下板,雙手持鼓簽打鼓。
京胡 又稱胡琴,我國傳統拉弦樂器,主要用於京劇的伴奏。京胡是在拉弦樂器胡琴的基礎上改製而成,主要由琴杆、琴筒、琴碼、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構成。京胡的琴筒呈圓筒狀,是京胡的音響共鳴部分。演奏京胡時,演奏者將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拉奏。
板腔體 戲曲、曲藝音樂中的一種結構體式,也稱“板式變化體”。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唱腔的基本單位,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變體原則,演變為各種不同板式。通過各種不同板式的轉換構成一場戲或整出戲的音樂。
高胡 全稱高音二胡,其形、構造、演奏弓法與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號等,均與二胡相同,隻是琴筒,即共鳴箱比二胡略小,常用兩腿夾著琴筒的一部分演奏。高胡的產生,同廣東地區的粵劇有密切聯係,曾作為粵劇伴奏的主奏樂器,因此,最初高胡也常稱為“粵胡”。
阮 一種古老樂器“阮鹹”的簡稱,相傳西晉人阮鹹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有高音阮、大阮、中阮、小阮之分。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於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念白 我國戲曲中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手法。它以一種介於讀與唱之間的音調將語言戲劇化、音樂化,在戲曲中常與唱腔部分互相銜接、陪襯、對比,形成戲曲中最能表達人物的內心獨白,體現人物思想的一種手法。
【閱讀鏈接】
李德才是四川揚琴演員,他的父親李秉福是一名職業的四川揚琴藝人,全家的生計就靠父親一人唱琴、教琴來維持。由於家境十分貧寒,他四五歲時就跟隨父親學唱揚琴。
李德才7歲開始登台獻藝,受到業內人士和聽眾的喜愛,14歲後處於變聲期時,唱懷了聲帶,聲音嘶啞,不能再唱。後來堅持訓練,終於又可以重新演唱了。他對五方樂器樣樣精通,唱腔自成一體,創造了四川揚琴“德派”唱腔,達到了“坐地傳情”的藝術最高境界。
演唱穩重大方的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又名唱揚琴、山東揚琴等,早期稱作“小曲子”。明清時期,在山東沿運河的城鎮以及民間,時調小曲的演唱十分流行。
明末清初,山東西南單縣和曹縣的有些文士名流,喜好唱曲自娛,他們連綴曲牌,編寫唱詞,抓箏撫琴彈唱。有的還專門蓋了竹樓,中砌水池,修琴台於水上,專供演練小曲。
在當時,這些時調小曲的演唱用古琴、箏伴奏,以突出雅的風格。很多唱家也是曲詞的作家,他們極講究曲牌的運用,當時演唱的曲牌不下300支。
清雍正年間,這種演唱習俗流入鄉村,至清乾隆年間盛行起來,稱“小曲子”,又稱“莊稼耍”,成為農民為主體的自娛形式。1786年,著名唱家梁啟祥演唱時自彈自唱,多用揚琴、四胡、琵琶等樂器伴奏,人多時分角色演唱,以“俗”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