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唱帶說——道情(1 / 3)

連唱帶說——道情

道情源於道士說唱道情故事而得名。起源可追溯到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因多采用漁鼓、簡板為伴奏樂器,故也叫漁鼓、竹琴或道情漁鼓。我國南北各地流傳的道情有很多,其中較為有代表性的,當屬陝北道情、晉北道情、長安道情、隴東道情、湖北漁鼓、湖南漁鼓、四川竹琴等。

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各地道情不斷吸收當地民歌、戲曲,與當地方言結合而派生出曲趣各異的唱腔來,但大多體現出很強的吟誦性風格和注重唱“情”的特點。

九腔十八調的陝北道情

相傳在唐宋時期,陝北一帶盛行道教,道人們以道學為意創音譜曲,創作出了一種用於宣傳道家學說的演奏樂曲,叫做“道曲”。與此同時,道人們還製作了與之相應的漁鼓和簡板等伴奏樂器。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喜歡,道人們又將曆史故事、神仙鬼話編成各種曲種,這一來果然被眾人廣為傳唱。人們將這道曲與酒曲、爬山調等進行融合,就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道情”。

陝北道情可分西路道情、東路道情和清澗道情。其中西路道情是指從甘肅隴東一帶,通過皮影、社火等途徑傳入定邊、靖邊、橫山等縣與本地的語言、民歌相結合而演變發展起來的道情。

清澗道情是專指流傳在清澗縣及其鄰區的道情。在這三種道情中,清澗道情最為盛行、最具代表性,被譽為“正宗的陝北道情”。

清道光年間,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藝人來到陝北清澗縣東解家溝的玄武村和附近的寨溝演出,將山西道情傳入清澗。後與當地的民歌結合,並吸收了眉戶、秧歌的藝術成分,形成了清澗道情。

最早組班演出的是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緒年間,清澗縣出現了史家河、岩頭、袁家河、樂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們經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戲傳播到子洲、子長、誌丹、橫山、綏德等地,出現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興盛局麵。

清澗道情最早為坐班清唱,後來各種器樂陸續進入,內容由道教經文演變為反映道教思想的故事,搬上舞台,成為各地廟會賽戲的主要娛樂品種。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戲,晚上鬧秧歌社火。每年春節期間,村與村的道情、秧歌班子還要進行下帖和還帖式的相互邀請演出活動,當地稱為鬧紅火。

陝北道情易學易演,有著很多信天遊式的隨意性特征,這也是道情之所以廣為流傳的原因。表演時男角身著道袍,手執拂塵,女角身穿五彩服,一手持扇一手持帕,生旦相對,陰陽相配,邊扭邊唱,有時也有一問一答的傳統方式。

清澗道情有“九腔十八調”之說,曲調有平調、土字調、十字調、耍孩兒、終南調、高調、陽北調、二五錘、十字調、八字調、太平調、浪堂調、金絲疙瘩調等20餘種。

平調又稱“七字調”,為上下句結構型,是陝北道情唱腔中最基本的調式。平調唱腔從抒情需求上可分為花音平調、立調、苦腔調等。

從節奏和板式上分為大起板、慢板、哭板、還陽板、二流水、一道腔、二道腔、三道腔、送板、落板、載板等。它們共同構成了道情唱腔中起、承、轉、合、繞的一個完整的係統。

十字調是三、三、四詞組結構的唱腔,每句十個字,兩個相同的句子構成一個循環。其板式有慢十字調、快十字調、十字調倒板、十字調落板數種。

耍孩兒在陝北道情音樂中屬於較大型的唱腔,其唱詞為長短句,曲調由兩個大樂段組成,前段平和、深沉,後段激起明朗,一般適合單獨演唱。

跌落金錢是陝北道情中一種古老唱腔。它音調低而深沉,節奏舒緩自由,與其他腔調有些許相近,但又獨成一體。

曲調詞格一般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四句一段。伴奏音樂分文、武場麵。文場樂器有小三弦、四音子、管子,號稱三大件。武場有簡板、漁鼓和陝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鉸鉸等,構成了陝北道情音樂的顯著特征。

陝北道情秧歌風味濃厚,動作大方,以扭、擺為主,無嚴格程式,生活化動作較多。重唱工,無武打戲。

旦角和花臉化妝額戴明鏡片,下吊兩個絲帕。服裝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則沿用大戲服裝。有用民間土布製作的,也有用紙剪成的,因地製宜,無一定規範。

陝北道情的傳統劇目多表現道教故事、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連台本戲、本戲和回回小戲。常演的劇目有100餘出,主要有《高老莊》、《湘子度林英》、《唐王遊地獄》、《王祥臥冰》、《十萬金》、《劉秀走南陽》、《李大開店》、《兩世姻緣》、《合鳳裙》、《毛鴻跳牆》、《二女子遊花園》等。

有的道情戲很長,最長的連台本戲《雪擁藍關》,可連演三天三夜。陝北道情生、旦、淨、醜齊全,並以須生、正旦、小生、小旦、小醜為主,花臉無唱腔,均為道白。

經過多年的發展,清澗道情形成了一些特征,如主體韻味的原始性。道情曲調由古代道士傳經布道吟唱而形成,所以其主體風格是柔和婉約、平靜典雅的一種超凡脫俗的氣韻,體現了道家清靜無為的出世思想。

清澗道情在傳承中,從演唱形式到演奏器具,以至於演唱風味,受到了秦腔、晉劇及陝北民歌的影響。

清澗道情腔調裏,既有一些悲情哀怨與無可奈何的愁愫,如《苦腔》、《淚板》等,如泣如訴;也有少許不滿現實、與命運抗爭的尖銳呐喊,同時還有表達喜慶歡快的旋律和節奏。

清澗道情演唱既可在盛大節慶場麵上,文武場排開、一板一眼的規模演唱,也可眾人席地而坐,三弦一引,輪流演唱,還可以一個人在田間地頭荒腔野板式的自唱自娛。

清澗道情的主奏樂器為三弦、四音、管子、梆子、漁鼓等,這些樂器全是民間自製而成,雖造型粗糙,但音色特殊,韻味別致。

【旁注】

簡板 竹製打擊樂器,又叫劍板,用兩片約15厘米的木板或竹板製成,一副兩根。用作戲曲或道情的伴奏。用左手夾擊發聲。一副簡板兩段木,就可以讓道情演奏錦上添花。演奏時唱者懷抱漁鼓,左手持簡板,右手拍打漁鼓筒底,以伴奏“道情”。

眉戶 又稱迷糊、迷胡、曲子戲、弦子戲,是陝西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眉戶盛行於關中,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和寧夏等部分地區也有流行。眉戶以其曲調委婉動聽,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而得名。

社火 我國民間一種傳統慶典狂歡活動,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裏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同時,社火也是高台、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

秧歌 漢族舞蹈,是一種集歌、舞、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秧歌源於插秧耕地的勞動生活,與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所唱的頌歌有關。秧歌主要流行我國北方漢族地區,通常於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在廣場上表演。

秦腔 我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又稱亂彈,梆子腔、桄桄子。起於西周,成熟於秦,流行於我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

【閱讀鏈接】

陝北道情主要采用口耳相傳方式流傳,可分為家族承傳和區域性承傳兩種形式。家族承傳的形式是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典型者為延川縣高家河村惠萬年一家,第一代惠萬年之父,第二代惠萬年,第三代惠斌傑等,第四代惠智勇等。

區域性承傳是從家庭承傳家族承傳擴展而來,如子長縣強家溝道情以村子為單位承傳。第一代強猛,第二代強不屈、強增高等,第三代強美功等,第四代強世斌等,第五代強德奎等,第六代陳春峰等,第七代強嬌嬌。

唱腔多變的湖北漁鼓

湖北漁鼓,原稱沔陽漁鼓,源於道情,是湖北地區流行最廣、最受歡迎的曲藝走唱形式。沔陽漁鼓用沔陽方言演唱,保持著濃厚的民間鄉土氣息,以粗獷、高亢的唱腔聞名。

湖北曾有麻城漁鼓、長陽漁鼓、襄陽漁鼓、沔陽漁鼓等。其中隻有沔陽漁鼓,職業藝人代代相傳,並有豐富的傳統曲目和唱腔,可見其影響不同一般。

過去,江漢平原地勢低窪,水災頻繁,有“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的民謠,百姓深受水災之苦,隻得背井離鄉,靠敲碟子、拍漁鼓、打蓮湘、玩蓮花落、唱民歌小調乞討謀生。

最初,漁鼓被水荒窮人作為沿門乞討賣唱來謀生和藝人演唱養家糊口的曲藝形式,之後,用來在茶館坐唱或紅白喜事趕場祝酒取彩。曲目均為慶賀祝詞與斷片唱本,以及為人處世的應酬語言的即興唱詞。比如:

來在府門外,先把四賓禮客拜……唱了這一會,茶水無一杯,雖說東家柴和貴,可用罐子煨。

這些唱詞,充分改變充分體現了江漢勞動人民聰明的智慧和才能。

湖北漁鼓是說唱相間的曲藝形式。說的部分有散白、韻白之分。散白敘述故事情節,或模擬人物的聲態語氣;韻白有敘述及代言兩種,講究抑揚頓挫,伴以雲板擊節。

漁鼓淵源於唐宋道情,沔陽漁鼓的傳統唱腔中,還保存《哭靈腔》、《觀音腔》等曲牌,應當是唐宋時道教歌曲遺留下來的。約在清代嘉慶初年,農民在收獲之餘就以漁鼓做自娛性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