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俚曲——時調
時調是小調類民歌中發展得最為規範和成熟的類型,它流傳時間悠長,傳唱範圍十分廣泛,不僅有一般群眾演唱,還有職業或半職業藝人在公共場合進行商業性演唱會。時調內容通俗易懂,曲調豐富。
由於有的藝人常常參加商業性演唱,為爭取更大的效益,藝人們對時調進行了加工創造,使其具有更嚴謹規整的結構,變化豐富的節奏和音調。時調類曲種主要有四川清音、揚州清曲、天津時調、上海說唱、江西清音、湖北小曲、長陽南曲、襄陽小曲等。
唱腔豐富的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早期還叫“唱小曲”、“唱小調”,用四川方言演唱。它來源於明清時期的俗曲及四川民歌,包含了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河北、浙江等地區的傳統民間小調曲目。
清乾隆、嘉慶年間,四川清音十分盛行,流行於四川宜賓、瀘州、成都和重慶一帶的城市和鄉村,擁有大量的聽眾。
清代中期以後,四川清音賣唱的藝人很多,出現了“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樓旅店客盈門”的景象。清代吳好山在其《成都竹枝詞》中對此景象寫道:
名都真個極繁華,不僅炊煙廿萬家。
四百餘條街整飭,吹彈夜夜亂如麻。
四川清音傳統的演唱方式為坐唱,即擺上一或兩張八仙桌,演唱者麵對聽客正麵而坐,主唱者一般為女性,居中而坐,琴師坐在主唱者的左右兩邊,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麵,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麵。這種方式主要是在茶樓、書館裏的演唱,另外還有沿街賣唱或到旅店客棧賣唱的。
四川清音的曲牌十分豐富,計有100 多支曲牌,如《趙調》、《背工調》、《滿江紅》、《打棗杆調》、《馬頭調》、《疊斷橋》、《小桃紅》、《銀紐絲》、《梅花落》等。音樂唱腔結構分曲牌和板腔兩類。 板腔類又有“漢調”和“反西皮”兩種。
四川清音曲調豐富,唱腔優美,有八個大調、一百餘支小調,唱段兩百多支。大調多以故事傳說為主,小調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調演唱。
八個大調為勾調、馬頭調、寄生調、蕩調、背工調、月調、反西皮調、灘簧調。小調主要有鮮花調、玉娥郎、四季調等。
四川清音的伴奏樂器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樂器。早期表演時由女演員一人坐著獨唱,右手擊竹鼓,左手擊檀板,自擊自唱。一般是三至五人一班,稱“海湖班”。
後來坐唱改為站唱,並有對唱、合唱或獨唱加伴等形式。表演時演員左手打檀板,右手用筷子敲擊竹鼓以控製節奏及演唱速度,伴奏樂器有檀板、竹節鼓、琵琶、月琴、二胡、高胡等。
四川清音分為上河派、下河派。其中成都的“省調”為上河派,其唱腔輕盈,細膩圓潤,在運腔中有一種風格獨具、跳躍式的連續頓音唱法,稱之為“哈哈腔”。
四川清音的曲牌在藝人長期使用過程中形成了幾種不同的結構形式:曲牌聯套體、板式變化體和單曲體。在潤腔方麵運用“哈哈腔”和“舌尖彈音”是其突出的特點。
單曲體結構采用藝人稱之為“小調”的曲牌。這些曲牌大都來自民歌,結構一般是用一個曲調反複演唱多段唱詞。
單曲體結構的唱詞內容常為抒情寫景或敘述小段故事,有的小調曲牌也可插在聯曲體唱段中使用。在四川清音中能夠作為單曲體結構運用的曲牌有近百首,如鮮花調、長城調、剪剪花、小桃紅等。
在四川清音唱腔中有月調、背工調、寄生調三個藝人稱之為“大調”的曲調可以構成聯曲體結構的唱腔。它們常被分為“曲頭”、“曲尾”,中間插上若幹牌子。
板腔體結構唱腔在曲牌類說唱音樂中是較特殊的形式。在四川清音中這種結構的唱腔數量也很少,一般是從戲曲中吸收的原來就具有板腔因素的唱腔發展而來的。
四川清音傳統曲目有600多個,可分為幾大類。根據小說、戲曲改編的有《尼姑下山》、《小喬哭夫》、《斷橋》、《思凡》等。歌頌曆史人物的有《花木蘭》、《昭君出塞》等。吸收各地民歌的有《放風箏》、《小丈夫》、《金梅花》等。
【旁注】
月琴 我國一種民族樂器,起源於古老的樂器阮鹹。月琴音箱呈滿圓形,琴脖短小。音箱邊框由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拚合而成。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月琴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和為歌舞、戲曲、說唱音樂伴奏。
竹枝詞 唐代樂府曲名。原是四川東部一種與音樂、舞蹈結合的民歌。後來唐代詩人劉禹錫將其改為詩體,每首七言四句,形同七絕,語言通俗優美。其後作者頗多。作品類型包括民間歌謠、有民歌色彩的詩歌,以及借竹枝詞格調寫的七言絕句。
山歌 我國民歌基本體裁之一。山歌流傳分布極廣,蘊藏極為豐富,大多以獨唱或對唱形式出現。山歌音樂極富地方特色,是民歌中風格性最強品種,主要集中在內蒙古高原、西北黃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雲貴高原、武夷山區、西藏高原一帶。
檀板 簡稱板,我國互擊體鳴樂器,因常用檀木製作而有檀板之名。唐玄宗時,梨園樂工黃幡綽善奏此板,故又稱綽板。古代流傳全國各地,現代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雲南、山西、陝西等地區。
板腔 即板腔體,戲曲、曲藝音樂中的一種結構體式。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唱腔的基本單位,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變體原則,演變為各種不同板式。通過各種不同板式的轉換,便構成了一場戲或整出戲的音樂。
【閱讀鏈接】
四川清音和重慶清音既有緊密關聯的地方,又有所不同。四川清音,曆史淵源上溯至宋元明年間,源自塞北江南的雜曲、調腔和小曲、戲腔,與四川本土的巴渝蜀川的徒歌俚調交融衍生,有了四川清音早期詞句及曲調的基本形態。
四川清音誕生後,四川和重慶都成為流行的地區,兩者的清音漸漸有了變化,出現了分流。四川成都等地依然是以小調為主,而重慶則以大調為主。更鮮為人知的是,第一個站著“四川清音”的人也是重慶人。
曲目豐富的揚州清曲
揚州清曲以揚州方言演唱,曾名小唱、清曲子、時調、清客絲弦、廣陵清曲、維揚清曲等,最後定名為“揚州清曲”。由明清兩代在揚州盛行的俗曲以及揚州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發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