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說唱——彈詞(1 / 3)

伴奏說唱——彈詞

彈詞也叫“南詞”,是明清時期流行的說唱相兼的曲藝形式。開始的時候,彈詞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後來流行區域逐漸縮小到江蘇、浙江一帶,以至於地域性特征越來越明顯。彈詞類說唱曲種主要有江蘇的蘇州彈詞、揚州彈詞,浙江的紹興平湖調、四明南詞以及廣東的木魚歌等。

彈詞類曲種的伴奏以琵琶、三弦等彈撥樂器為主,由演唱者兼操。各種彈詞曲種的曲調來源情況不盡相同,有藝人的創作,也有吸收民歌小調或南北曲曲牌及地方戲曲曲調的。

綜合性說唱的蘇州彈詞

蘇州彈詞,簡稱彈詞,又稱小書,發源於江蘇蘇州,盛行於江蘇、浙江、上海的長江三角洲一帶,是一種散韻文體結合,以敘事為主、代言為輔的蘇州方言說唱藝術。

蘇州彈詞以說、噱、彈、唱為主要藝術手段。說的部分融合敘事與代言為一體,既有第三人稱的表敘,又有第一人稱的角色。角色較多地吸收借鑒了戲曲的表演程式,於說法中現身,塑造各種人物,間以說書人的襯托和評點。

蘇州彈詞的彈唱以三弦、琵琶為主要樂器,演員自彈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再加上渲染書中的喜劇人物及情節,並穿插輕鬆詼諧的噱頭,使之成為了一種高度發展的綜合性說唱藝術,具有“理、味、趣、細、技”藝術特色。

自明末以來,彈詞在蘇州地區經過長期的衍變和發展,在民間流行日益廣泛。到清代乾隆年間出現了名家王周士,嘉慶,道光以來又先後出現過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和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名家。

蘇州彈詞以說表為主,多吸收、提煉豐富生動的口語,注重用詞、用語的精確生動。同時,講究語音、語氣、語調的變化運用,結合不同的書目,形成不同流派的說功。一般分為“滑口”、“方口”、“火功”、“陰功”、“慢口”、“快口”等幾大類,各具特色,各有特長。

除說表之外,蘇州彈詞兼重彈唱。彈詞唱篇一般為七字句式,有時酌加襯字、墊字,但講究平仄格律,按蘇州語音押韻。唱篇從屬於說表,也有敘事、代言之分,或用於敘述書情,或用於抒發人物感情。

蘇州評彈所唱為明白曉暢的吟誦體的基本曲調“書調”。書調以語言因素為主,崇尚咬字清晰和行腔韻味。規範的基本曲調又可隨內容而作即興發揮,以適應各種書目唱篇,正所謂“一曲百唱”。

彈詞所唱原為一種吟誦的曲調,根據語言的聲調、語氣來行腔,以明白易懂、清晰流暢、聲情並茂、講究韻味為其特點。又因演唱者和所說書目的差異,產生不同的風格,形成了多種唱腔流派。經常演唱的有陳調、俞調、馬調、沈薛調、徐調、蔣調、祁調、夏調等近二十種。

陳調創始人是清乾隆、嘉慶年間蘇州彈詞藝人陳遇乾。他早年演唱蘇州昆曲,後改習彈詞,用嗓與昆曲相近。他以大嗓演唱為主,音色寬厚,蒼勁,間或雜以小嗓,增加曲折、悲愴之感。

一些有造詣的藝人在演唱陳調時都帶有自己的風格,如劉天韻所唱的《林衝踏雪》便是膾炙人口的保留曲目,又如楊振雄唱的《武鬆打虎》也別具一格。陳調多作為書目中老年角色的唱調。

俞調創始人相傳是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彈詞名家俞秀山。他吸收江南民間音樂,豐富唱腔旋律而形成自己的流派。俞調音域寬,回旋餘地大,唱腔包含了高亢與低沉,委婉與平直,剛勁與柔和,曲調十分優美動聽。

馬調是清鹹豐、同治年間蘇州彈詞藝人馬如飛所創。馬調是評彈藝術中流傳最廣的一個流派。馬調以吟誦為主,音樂性不強,但節奏明快、流暢。

蘇州彈詞體裁形式有長篇、中篇、短篇。其中,長篇彈詞多為傳統故事,情節複雜、曲折,人物眾多,容納量較大,分回連日說唱,每一回的時間通常為四十五分鍾,也有長達一小時以上的。題材以男女情愛、家庭紛爭、冤獄訴訟等為主。

【旁注】

三弦 又稱“弦子”,我國傳統彈撥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麵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三弦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三弦據說是秦代時北方人發明的,最早在北方邊疆的軍隊中使用。

襯字 曲牌所規定的格式之外另加的字。曲可加襯字,是它與詞或詩的主要區別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靈活性,行文造字更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小令所用的襯字較少,套曲則比較多。

格律 指一係列我國古代詩歌獨有的,在創作時的格式、音律等方麵所應遵守的準則。我國古代近體詩、詞在格律上要求嚴格,其他如古體詩、現代詩歌、歐化詩歌等沒有確定的、嚴格的格律要求。格律主要體裁有四律、五律、七律和絕句。

唱腔 我國戲曲中,需要穿插曲調,如歌謠體、曲牌體的演唱法的總稱。唱腔因戲曲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而千變萬化、千差萬別。同戲曲因不同流派的唱腔也不同。如京劇唱腔板腔體的西皮、二黃為主,二者分別表現了不同的情緒。

【閱讀鏈接】

光裕社是第一個蘇州評彈藝人的行會組織,原名“光裕公所”,建於乾隆時的1776年,1912年更名“光裕社”,取“光前裕後”之寓意。

乾隆帝南巡曾召姑蘇彈詞名家王周士說書,後王周士隨駕進京禦前彈唱,並被賜七品頂帶,人稱“禦前彈唱,七品書王”。後來,王周士發起創建“光裕公所”,供奉三皇祖師,製訂行規行風。對外保護藝人權益,對內調整關係,提倡尊師禮讓,切磋書藝,培植後學。光裕公所在蘇州評彈發展史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說唱兼備的揚州彈詞

揚州彈詞是以揚州方言為基礎的彈詞曲種,原名揚州弦詞,流行於江蘇揚州、鎮江、南京和蘇北裏下河一帶。

揚州彈詞形成較晚,約始於明末清初。早期一人說唱,自彈三弦伴奏,故名弦詞。在清初,評話藝人往往兼工弦詞,清乾隆、嘉慶以後才逐漸分開。

清代中期,揚州彈詞發展為雙檔演出,稱為“對白弦詞”,增添了琵琶伴奏,特點是說多唱少,唱詞隻有敘述性的表唱。

實際上,在清乾隆、嘉慶年間,揚州彈詞就已相當繁榮。清乾隆年間諸生李鬥《揚州畫舫錄》曾記載幾位“工弦詞”的名家,如王炳文、王建明、顧翰章等。清末,揚州尚有張敬軒、周庭棟、孔莊元三門彈詞,各成一派,興於茶肆。後來,周孔兩家相繼失傳,唯張敬軒一派彈詞藝脈不斷,流傳至今。

對於揚州彈詞的專門論述,實際上隻見於曲藝史專家陳汝衡的《說書史話》和著名學者韋明鏵的《揚州曲藝史話》。

《說書史話》中有《弦詞》一節,以簡略的篇幅介紹了揚州彈詞的曆史、音樂、書目、藝術、演員,但全文不足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