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說唱——彈詞(2 / 3)

《揚州曲藝史話》中有《揚州弦詞散論》、《關於“張家弦詞”》兩篇,對揚州彈詞的名稱、起源、史料、書目、音樂、藝術特色以及張家弦詞的傳承係統、藝術造詣作了全麵而係統的論述,兩文長達3萬字。

揚州彈詞表演以說表為主,彈唱為輔,是“說說唱唱,說中帶唱,唱中夾說,說唱兼備”的一門最富有曲藝特征的說唱藝術。

揚州彈詞的表演與評話大致相同,講究字正腔圓,語調韻味。其說表多用揚州方言,起角色時也用外地“碼頭話”,以區別和刻畫人物。

雙檔演出時,二人相應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聲調對話,一人側重敘述,一人側重唱曲。器樂伴奏時,“上、下手”協調默契,三弦彈骨架音,疏放雅樸,琵琶則潤、密多變,跌宕綺麗,謂之“三弦骨頭琵琶肉”。

揚州彈詞的唱詞安排在書詞當中,分為代言體和敘事體,一般為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適當增減字,多為偶句押韻。疊加的單句稱為“鳳點頭”。

唱詞還有加演於正書之前的“開篇”,內容多是詠人敘事、寫景抒情之作。說白除要求掌握一般節奏外,還有快工、慢工、繞口之分,其中以快工最為常用和難說。

說白要求換氣時不使人有停頓的感覺,須做到“書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斷”,“快而不亂,慢而不斷”。

揚州彈詞藝術表演形式相對簡樸,但是表現手法豐富多樣,技術上講究“說、表、彈、唱”,表演注重說功和做功融合兼具。

尤其是長篇書目說表,有大場麵描繪,有人物心理表述,大到千軍萬馬,小到一草一木,各色人等皆由一人表現,不僅在眾多人物之間跳進跳出,頻繁轉換,同時也在演員“表”和角色“說”中變換自如,既有表演者客觀評述,又有角色的主觀感受。

揚州彈詞的主要唱腔曲調有《三七梨花》、《沉水》、《鎖南枝》、《海曲》、《道情》等,又以《三七梨花》為主要和基本的曲調。

揚州彈詞的音樂曲調來源於三方麵,一是由明代俗曲衍變而來。二是吸收南北曲和地方戲曲的部分曲調加以改革。三是藝人創作。

揚州彈詞的常見曲牌有《鎖南枝》、《耍孩兒》、《三七梨花》、《沉水》、《海曲》、《剪剪花》、《南調》等。

揚州彈詞的傳統書目有《玉蜻蜓》、《珍珠塔》、《雙金錠》、《落金扇》、《刁劉氏》、《雙珠鳳》、《雙剪發》、《白蛇傳》等。傳統書目大多講述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家庭和社會生活故事,揚善懲惡,褒忠貶奸,所謂“小書”是也。

揚州彈詞每部可演15場至20場,隻有《玉蜻蜓》、《雙剪發》書詞較長,分別可演60多場。書目大都據說彈詞印本改編,內容比印本豐富,頗有與印本不同之處。

【旁注】

琵琶 古代一種彈撥樂器,又稱“批把”,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秦朝出現。琵琶為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在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琵琶音域廣,聲音飽滿,音色亮,演奏技巧強,表現力豐富。

諸生 古代經考試錄取而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學校,包括太學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諸生的學習生活費用、往返省親路費,國家負擔。另外,諸生也指在學讀書的學生。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揚州方言 即揚州話,被認為是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方言學上的“揚州話”一般指揚州城區及毗鄰的揚州話雙橋、城東等鄉村的方言。以揚州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揚州清曲、揚州評話、揚劇、揚州彈詞等。

鎖南枝 曲牌名,屬南曲雙調,共九句。其字數定格,據《九宮大成譜》正格是三、三、七、五、五、三、三、三、三。第四句可變為四字或六字。可用作小令,或用作過曲。“鎖南枝”也是民間曲調名,明代中期開始流行,河南尤盛。

俗曲 明清以來在各地民歌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並流行於城鎮市民階層,社會影響深廣的民間歌曲的泛稱。因時間、地點的不同,亦稱為俚曲、時調、時曲、小曲、小唱、小調雜曲等。俗曲多數由農村的民歌流傳衍變而來,因此二者間有時難於劃分。

【閱讀鏈接】

揚州彈詞不如蘇州彈詞那樣普及麵大,這與揚州彈詞的曲調有著很大的關係。

揚州彈詞其商調式的旋律,委婉纏綿有餘,明朗剛勁不足,局限了其感情表現的領域。  更為重要的是揚州彈詞的伴奏,要弱於蘇州彈詞。蘇州評彈的伴奏係統跌宕活潑,充滿生機,而揚州彈詞大都是隨腔伴奏。因為唱腔的難度大,伴奏自然不容易,故常常不能盡如人意。加上唱腔造成的原因,更造成了伴奏色彩的低沉黯淡。 這也大大影響了揚州彈詞的普及。

各種彈詞的發展及其成就

除了蘇州彈詞和揚州彈詞外,浙江的紹興平湖調、四明南詞以及廣東的木魚歌等彈詞也取得不菲的成績,同樣也是中華說唱藝術寶庫中的優秀之作。

紹興平湖調又稱越郡南詞,簡稱紹興平調,是流行於浙江紹興及其周圍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因所唱主要曲調為“平湖調”而得名。相傳這一曲藝初創於明代初期,成型於清代初期。

紹興平湖調的表演方式為一人自彈三弦說唱,以唱為主,間有說白。不論參加演奏的人數多少,唱說僅彈三弦者一人,其餘助以樂器而已。開台必先唱節詩,而後接以回書,以唱、說功夫抒情敘事,摹景狀物,塑造人物。

演唱為坐唱形式,由三位演員分操小三弦、揚琴和二胡,謂之“三品”,加洞簫、琵琶即為“五品”,再加雙清、笙為“七品”,再加月琴、頭管,即為“九品”。

紹興平湖調書目有130回。還有“節詩”100餘首。“節詩”相當於開篇唱詞。大都以七字韻文組成短篇唱詞,或抒情,或敘事,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情節。

紹興平湖調演唱用紹興官話演唱,唯醜角偶用京白、蘇白、杭州白。通用唱調以平調為基本調,附加有喜悅的方調、憤怒的油葫蘆、悲哀的唐調、歡樂的落金錢等四大曲牌,另有瑣南枝、寄生草及灘簧調。

四明南詞,又名四明文書,流行於浙江的寧波、慈溪、鎮海、奉化、象山、定海一帶。四明南詞在清代乾隆和嘉慶年間,已十分流行。傳說乾隆皇帝曾在寧波白衣寺聽過南詞的演唱,還有一種說法是南詞藝人奉旨赴京禦前彈唱。

四明南詞是唱、奏、念、白、表相間的表演形式。主唱人要有“一白、二唱、三弦子”的硬功夫。常用曲調有詞調、賦調、緊賦、平湖、緊平湖,這五種曲調俗稱“五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