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唱帶說——道情(2 / 3)

湖北漁鼓唱腔曲調主要由沔陽一帶的“打麥歌”、“薅草鑼鼓”等民歌曲調脫胎而來。結合當地方言韻調,具有節奏明快、曲調高亢的特點。

湖北漁鼓唱腔結構屬於曲牌聯套體。曲牌的組織與其他牌子曲一類的結構形態不同,沒有固定的格式,也沒有固定的曲頭、曲尾。唱詞有七字句、十字句和由五五七五組成的五七句式三種。

湖北漁鼓四句一番,出番可換韻,也有時夾有三四字垛句。優美的唱腔、獨特的說白,不同的句式,顯示出沔陽漁鼓極為鮮明的地方特色。

沔陽漁鼓演唱的曲目,多是藝人據長篇傳奇、小說、寶卷故事改編而成。沔陽漁鼓藝人根據原故事即興說唱,這種演唱方式稱之為“浩水”,而二三漁鼓藝人坐唱的形式,則被稱為“打坐唱”。

湖北漁鼓有單口、對口兩種表演形式。單口表演時,左臂斜抱漁鼓,手執雲板,右手拍擊筒底皮膜與雲板交錯應節。對口表演時,一人拍擊漁鼓、雲板,另一人用竹筷敲擊磁碟。新中國成立後,加用二胡、揚琴等樂器進行伴奏演唱。

湖北漁鼓唱腔十分豐富,有五大音樂唱腔,即平腔、悲腔、魚尾腔、琵琶腔、雜花腔。其中魚尾腔又稱為鳳尾腔。後經著名漁鼓藝人龔本槐發展創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數板、聯板等二十幾種曲牌。

平腔有男平腔、女平腔、醜平腔、悲腔、魚尾腔、琵琶腔、雜花腔等。曲調活潑、節奏明快,善於敘事、對話和表現喜悅、急躁等多種情感。

男平腔是漁鼓中的主要唱腔,以敘事見長,旋律明快簡潔、語言性強。

女平腔是女角色的主要唱腔,在皮影戲中通常由男藝人用假聲演唱,唱腔柔婉,輕盈。

醜平腔是皮影戲中醜角的唱腔,旋律風趣滑稽,甩腔別致,尾句常以怪誕拖腔或插入“崴呀嗬子崴呀”等襯句,以朦聽眾,具有鮮明的喜劇風格。

悲腔為表現不同人物悲痛、憂鬱、傷感、淒涼的唱腔,有男悲腔、女悲腔、醜悲腔、男哭靈、女哭靈等。依行當亦有多種唱法,女悲腔細膩婉轉轉、男悲腔高亢樸素、醜悲腔詼諧風趣。

男悲腔、女悲腔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調;男哭靈、女哭靈則是未婚少男少女角色的哭腔,詞格為七字句、十字句、五七句三種。

魚尾腔分單魚尾和雙魚尾,此腔一般在戲的開場和結尾處運用,旋律開朗向上,迂回剛美、富於喜慶、祝福的特點。

單魚尾兩句一甩腔,雙魚尾一句一甩腔,詞格是七字句,為徵調式調性。其曲調由於切分節奏和附點音符的生動運用,倚音的巧妙裝點,顯得明快秀美、輕巧流暢,故有喜腔之稱。

琵琶腔有單琵琶調和雙琵琶調,詞格有七字句、十字句和五五七五句。琵琶調的說唱性較強,其曲調的敘述部分有吟誦特點,而甩腔則奇峰突起,跌宕起伏,多用以表達激越的情緒。

琵琶腔特色在腔尾上,其甩腔高低有致,跌宕起伏,詼諧誇張。在皮影戲中是醜角的哭腔。

雜花腔是觀音腔、歡樂調、小調的總稱,多為沔陽民歌小調、俚歌俗曲嬗變而來的單曲體。有皮影戲的花腔、聊子、倒板、雜花調,有神仙道士的觀音腔、道士腔、還魂腔等。曲詞大都具有樸素、粗獷的氣質。

在長期的演唱實踐過程中,湖北漁鼓形成沔陽派、天門派、潛江派三種各具特色的流派。沔陽派唱腔以平穩、質樸、溫柔淳厚見長,稱為平腔漁鼓;天門派以潑辣、風趣、熱情、高亢見長,稱為高腔漁鼓;潛江派則顯得秀美、深情而流利委婉。

湖北漁鼓最早的著名藝人有活躍在清嘉慶年間的被民間稱為“三根半筒子”的皮思金、皮思銀、張洪顯、劉泡四人。其中劉泡的技藝稍遜其他三人,故為“半根筒子”。

皮思金、皮思銀兄弟大膽對漁鼓筒、簡板進行改革,並以漁鼓伴唱皮影戲,形成楚地特色的漁鼓皮影戲,後又產生了“沔陽漁鼓行會”。

1900年前後,沔陽漁鼓皮影戲進入興盛時期,藝人在道情唱本中加進說詞,逐漸形成說用散白、唱用韻文的表現形式。這種散韻相間文體適合演唱中長篇書目。1911年前後,漁鼓曾與皮影戲合流,常為皮影戲伴唱。

後來,又有蔡賢臣、鄒立等專業漁鼓演員。鄒遠宏豐富了道情的唱腔曲牌,編創了一批新的道情唱段,形成了獨立的特色劇種湖北道情,深受歡迎和傳唱。

湖北漁鼓的傳統曲目十分豐富,以反映冤案內容的為最多,被稱為“冤枉戲”。其次是演義小說或戲曲故事、民間傳說等。傳統曲目有《呂蒙正趕齋》、《洪秀全》、《謀考案》、《十三款》等。

沔陽漁鼓最初以道教神仙故事為題材,宣揚道教的出世和勸善思想,以後漸多演唱傳奇故事、民間歌謠、法庭案卷。

沔陽漁鼓積累了豐富的漁鼓曲目。取材於傳奇、演義小說的劇目有《封神榜》、《並吞六國》、《孫龐鬥智》、《三國誌》、《隋唐演義》、《西遊記》、《薛仁貴征東》、《楊家將演義》等。

取材於曆史故事的劇目有《昭君和番》、《嶽飛傳》、《洪秀全》、《乾隆遊江南》等。

取材於案卷的劇目有《包公案》、《施公案》、《四下河南》、《五美圖》等。

取材於戲曲故事的劇目有《呂蒙正趕齋》、《二度梅》、《孟麗君》、《瓦車棚》等。

此外,還有取材於《二十四孝》故事的劇目,如有《一家賢》、《董婆教女》等,以及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劇目,如《雙頭驢》、《三門街》、《十三款》等。

【旁注】

蓮湘 又名蓮廂、霸王鞭,是流傳在湘西、鄂西、黔東北地區的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舞蹈。其動作靈活多變,調子輕鬆明快,唱詞通俗易懂。民間老藝人周樹庭在蓮湘的基礎上加工創新的滾龍蓮湘,更是錦上添花,藝技稱絕。

韻白 明代中原地區形成的一種通行語音,又叫做“中州韻”。其道白按照元代的漢語官方韻書《中原音韻》為語言規範,後來又受到明代官話《洪武正韻》的影響。在昆劇和京劇界難度最大,是京劇在成型期創造出來的與“京白”不同的舞台道白。

道教 又名道家、黃老、老氏與玄門等,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固有宗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追求自然和諧、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充分反映了我國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識和信仰心理。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寶卷 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講”演變而來的一種說唱文學形式。作者大都是出家的僧尼。內容有佛經故事、勸事文、神道故事和民間故事,以佛經故事最多。人們往往把它們分為佛教的和非佛教的兩類,但基本傾向都是宣傳因果報因和修道度世,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雲板 擊奏體鳴樂器,也稱鍾板、響板、鐵板、雲版,俗稱“點”。鐵鑄厚板,通常製作成雲形。上係繩,懸而用槌擊板發聲。此外,作為生活之用,即把一塊兩端雲頭狀的扁形鐵片,懸於木架上,敲擊可發聲。舊時官署或貴族大家庭用為報事,集眾的信號。

皮影戲 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古老傳統藝術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麵,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韻文 有韻的文體,與散文相對。韻文是講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數要使用同韻母的字作句子結尾,以求押韻的文體或文章,如詩、賦、詞、曲和有韻的頌、讚、箴、銘、哀、誄等。格律是指一係列古代詩歌獨有的,在創作時的格式、音律等方麵所應遵守的準則。

傳奇 小說體裁之一。一般指唐宋人用文言寫作的短篇小說。也指明清以唱南曲為主的長篇戲曲,以別於北雜劇,是宋元南戲的進一步發展。盛於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間。昆腔、弋陽腔、青陽腔等劇種,都以演唱傳奇劇本為主。

【閱讀鏈接】

長陽漁鼓的  早期藝人和半職業藝人,一般以《雲池調》為骨幹唱腔進行演唱。行藝多以單人沿門乞討為主。後來,職業藝人移植長陽南曲中的《朱痕記》、《呂蒙正》、《張七姐下凡》、《劉文龍求官》等於長陽漁鼓中,從而豐富了長陽漁鼓的曲目。

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長陽漁鼓還吸收了民歌的《十繡》、《十送》的唱腔,豐富了《雲池調》,改站唱為踏步、“躺八”字形步伐的舞唱。長陽漁鼓因具有踏歌式的舞蹈成份,更加活潑熱烈。

豐富多彩的道情藝術

道情遍布大江南北,有很多種類,就是在同一個地區,也可能有不同特色的種類,風格各異。

金華道情又叫唱新聞、勸世文,流行於浙江金華及衢州、義烏、東陽、浦江、武義、蘭溪等地。

道情於明末傳入金華後,在婺地生根演化並定型,其後流傳於金華八縣和衢州、麗水及贛東、閩西北一些山鄉。至清道光至光緒年期間,金華道情較為興旺,久唱不衰。

清代初年,金華已有藝人將明崇禎年間發生在竹馬館向家園的一樁傳奇命案編成《悔親記》傳唱。如金華城區名藝人玉棟唱的《悔親記》、《釣魚記》、《七頭記》、《雙珠花》、《皇涼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