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唱帶說——道情(3 / 3)

清光緒後期,邢兆蘭曾在金華縣衙做過代理師爺,熟悉衙門升堂理案及刑案案例,他學唱道情後,就把發生在當地的傳奇公案編成《尼姑記》、《金鐲記》、《和牌記》、《柯柳記》、《販士記》等傳唱。

在演唱過程中,邢兆蘭善於用口技模仿豬叫、雞啼及磨麥、紡線聲等,真實地描寫環境和渲染氣氛,被同行稱為“坐堂功”、“金華第一”。

在這段時間,金華不少藝人以衙門案件、社會新聞、民間重大事件編成道情演唱。如發生在金華城裏默相巷的《陰陽堂》、金華城南五裏牌樓的《雙情義》、府上街的《七頭記》、蓮花井的《雙獅子》、遊宅街的《尼姑記》、湯溪的《燒山唱腔》等。

金華道情以唱為主說表為輔。唱句多為七字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伴奏樂器為漁鼓、簡板,一人自擊說唱。演出中正麵人物一般用金華官話代言,而反麵人物則用當地方言。

金華道情演唱的基本曲調為道情調,但各地有不同的板式與風格,且稱謂有別。如金華附近有迭板、中板、慢板、混合板等,而義烏則有平調、悲調、哭調、緊板等。

各地的輔助曲調也不同。金華道情僅宮燈調一種,而武義則有江湖蓮花、金花開、山歌調、花鼓調、看相調等多種。

金華道情傳統曲目分攤頭和正本兩類。攤頭篇幅短小,以唱為主,多在正本前加唱,與彈詞的開篇相似。代表作品有《十二月花名》、《二十四節氣》、《三十六碼頭》、《賢惠嫂》、《七品知縣》、《八仙拜年》等。

正本篇幅較長,有表有白有唱,多分回演唱,有四百餘部。代表作品有《珍珠塔》、《孟薑女》、《雙刀記》、《借銀記》、《雙釘記》、《銀台記》、《飛龍傳》、《乾隆下江南》、《合同紙》、《龍鳳玉環》、《賣水記》、《紅蛇傳》、《狗義記》、《雙針記等。

金華道情諸多傳統曲目的故事內容,均為發生在清代金華府所屬各縣的公案題材,是曆代藝人用錢從官府衙門中購買的案牘,自行編唱,稱為“買口供”。

隴東道情曆史悠久,唐代隴東就建有道觀,道教音樂繁衍不斷。明清時期,民間藝人在道教音樂基礎上,逐漸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了二股弦等樂器,演變為以皮影形式流傳在隴東環縣、華池、慶陽一帶的隴東道情。

清同治年間,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將隴東道情用於皮影藝術表演,並汲取了慶陽民間小曲和民歌的特點,將主奏樂器二股弦改為四股弦,對唱腔也作了大膽改革,創造了一些新板路和唱法。使音樂腔調突出了地方色彩,進一步完善、發展了隴東道情,創造出了多種不同的表演風格和唱腔流派。

隴東道情最早是以道家故事為題材,在道觀廟宇進行演唱,其傳統的藝術形式,多為一人說唱,眾人幫唱,說唱相間,以唱為主。藝人懷抱漁鼓、手執簡板,說唱環境不受任何場地限製,田間地頭、庭舍院落均可說唱。

隴東道情的伴奏樂器最先為漁鼓、簡板,後又逐漸增加了二股弦、嗩呐、笛子等。

隴東道情表演藝術講求真實,重視從生活出發,以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隴東道情表演動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側身造型,如侍衛警戒多用大側身剪影姿勢,特別是啼哭動作更為別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麵,大側身晃動腰肢,前俯後搖,抽搐而泣。這種表演已形成隴東道情的獨特風格。

隴東道情唱腔沒有嚴格的節拍,比較自由明快,說唱性較強。其唱腔既歡快明朗,悠揚婉轉,又深沉哀怨,詼諧風趣,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板路以花音彈板、傷音彈板、花音飛板、傷音飛板為基礎,包括許多表演不同場麵、情緒動作的曲調,以滾白、喝音和嘛簧尤為特異。

隴東道情的音樂也別具一格,既粗獷明快、悠揚婉轉又深沉哀怨、詼諧風趣,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唱腔音樂中風味尤為特異的是滾白、唱音和嘛簧,滾白的襯腔樂曲曲調旋律較強,具有鮮明的佛道誦經色彩,聽起來柔緩悲切,情深意沉。

唱音不僅構成別致的緊拉慢唱的表演形式,且尾部拖腔旋律起落變化大,角色的心理感情表現得真切細微,扣人心弦。嘛簧是眾人承接唱詞末尾一個字的字音幫唱,常把聽者帶進一個幽靜而又波動的意境。

四川竹琴是四川一帶十分有影響的說唱曲藝,源於道情。清初,四川一些城鎮和水陸碼頭有道士流動於街頭閭巷之間,持漁鼓、簡板,演唱二十四孝之類的節目,唱的是“玄門調”、“南音調”。

到了清光緒年間,始有非道流的藝人演唱,由街頭進入茶樓酒肆,名曰道情,所唱多是戲文故事。後因其主要樂器為一根竹筒,蒙以魚皮,以手指敲擊,發出清脆的聲響,故又易名竹琴。

四川道情又分揚琴調和中河調兩大流派。前者又稱成都派,其創始人賈樹三廣泛吸收四川揚琴的曲調的優點,經過改良,形成唱腔豐富,表演細膩,韻味醇厚的演唱特點。後者的代表人物是重慶的吳玉堂,其唱腔樸素深沉,粗獷而富於氣勢。

四川竹琴以散文解說,韻文歌唱。以第一人稱代言體為主,第三人稱敘述體為輔。說唱人物和故事,寫人狀物,抒情繪景,夾敘夾議,生動靈活。

四川竹琴常見的演出形式是一人坐唱。演唱者時而模擬角色,以不同的聲腔、口吻、情緒來表現不同人物的神態舉止及其內心活動;時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代情節發展的脈絡,描寫客觀環境,並品評書詞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傾向與愛憎感情。

竹琴曲目大多取材於曆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除了長篇的《三國》、《列國》外,還有中、短篇的《琵琶記》、《鍘美案》、《白蛇傳》、《花木蘭》、《潯陽江》、《漁夫辭劍》等。

晉北道情原屬於宗教藝術,脫胎於唐代的道觀經韻。最初以說唱道教故事或有關題材為主要內容牞,是道家用以宣傳其宗教思想的藝術形式。

北宋時,隨著說唱藝術的興起,逐漸活躍在群眾之中,並誕生了“道情”這個名稱。後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特別是清代梆子戲的興起,部分晉北道情開始由說唱向戲曲轉化。

晉北道情是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它包括“唱念做打”四功,不過由於它演唱內容的關係,以“唱、念、做”三功為主。

晉北道情屬“聯曲體”的戲曲音樂體製,擁有豐富的唱腔曲調,它不僅繼承了古老的傳統道情與民間道情曲藝,也融合了民歌及地方小戲的某些音樂成分,同時又兼有地方大戲的部分唱腔曲調,故有“道情七十二調”之稱。

晉北道情早期劇目內容為道教故事,其中經常上演的有《湘子傳》、《張良傳》、《莊周傳》、《呂洞賓故事》等。中期劇目內容為修賢勸善故事,經常上演的主要有《王祥臥冰》、《郭巨埋兒》、《李翠蓮傳》等。  後期劇目內容為民間生活故事,多數來自晉北的“大秧歌戲”。

晉北道情經常上演的劇目主要有《三賢》、《四勸》、《打碗罐》、《打灶君》等。

【旁注】

勸世文 我國古代一種文體,多為教益性內容。語言簡練,通俗易懂,亦詩亦歌,膾炙人口,既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又有官樣文墨色彩。它涉及層麵廣,有天文地理,有曆史名人,有經典故事。

官話 又稱官話方言,舊稱北方方言、北方話,是漢語的一種方言。現代標準漢語便是以官話為基礎方言,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官話是漢語各方言中分布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絕大多數地區,以及南方的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二股弦 一個古老的劇種,形成於宋朝,有五百多年的曆史。二股弦是從民間小調發展演變來的,風格鮮明,唱腔獨特,具有很強的地域性。二股弦沒有受到現代戲劇的影響,基本保持了原生態,具有很高的學術及文化價值。

笛子 我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即“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我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

滾白 非板的一種變化板,它是無板無眼、半說半唱的一種表現悲痛之極的哭訴念白。因為常常是許多句連在一起,念時一句接一句,字字緊追,句句相連,節奏短促,扣人心弦,所以傳統上也叫“哭滾白”。

梆子戲 誕生於明末清初的戲曲。明末清初,山西梆子、陝西梆子、山東梆子流入江蘇,並與當地方言土語結合,吸收當地曲藝、民歌等音調發展而成,亦名梆子戲、豫劇、徐州梆子等,俗稱“大戲”。1960年始定名為江蘇梆子。

【閱讀鏈接】

晉北的“教坊”是道情活動基地,也是培養造就晉北道情人才的學堂。每年冬季農閑,各村鎮便紛紛開設教坊,或收徒傳藝,或說戲排戲,春節一過便搭台唱戲,直至春和日暖,再度農忙才封箱停戲,這是晉北村民世代沿襲的一種傳統。

晉北道情的村鎮業餘班,一般是以村鎮的名稱命名的,名稱僅代表它的隸屬關係,並無藝術流派的含意。職業道情班,多數是以班主的名字命名的,例如“陰來財道情班”、“武為周道情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