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舞邊唱——走唱(2 / 3)

所謂東耍棒,是吉林一帶的二人轉,藝人常舞彩棒,吸收了武打成分。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

後來各路表演取長補短,互相融合,表演的側重不再像以前那樣明確。

【旁注】

東北大秧歌 東北地區一項民間娛樂活動,來源於生產勞動之中。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蹺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 東北大秧歌旋律流暢,節奏歡快簡潔,其場麵紅火、舞蹈豐富。

旦角 傳統戲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等類別。青衣多表現端莊穩重的中青年婦女。花旦多表現年輕活潑的丫鬟。刀馬旦表現女將或女元帥。武旦表現有武功的女子。老旦表現老年女性。

板胡 我國民樂中的弓弦樂器,又稱梆胡、秦胡、胡胡、呼胡。琴筒由木料或椰子殼製成,板胡品質繁多,其發音清脆而響亮,適用於表現熱情奔放的曲子。可以獨奏,也可以伴奏。

手玉子 又名禦子、玉子板、玉子,是一種在演唱北京的民間小曲時所使用的民間樂器,使用竹板製作。一般在演出相聲或二人轉時,由演員雙手持有4塊手玉子,一手打兩塊。

北大荒 舊指我國黑龍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這裏曾經“百裏無人斷午煙,荒原一望杳無邊”。北大荒大部分地區土地肥沃,新中國建立以後進行了大規模開墾,經營農場,才使得北大荒變成了後來的“北大倉”。

鼓詞 指以鼓、板擊節說唱的曲藝形式,這種說唱形式的曆史十分悠久。“鼓詞”的名稱起源於明代,清代以後,鼓詞演唱興盛。北方鼓詞主要流行於河北、河南、山東、遼寧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南方主要有江蘇的揚州鼓詞和浙江的溫州鼓詞等。

【閱讀鏈接】

東北地區是清代的“龍興”之地,自古以來除遼東、遼西有少量漢人外,以白山黑水為中心的廣袤地區則是少數民族特別是滿族、蒙族等騎射、遊牧民族的天下。在清康雍乾盛世期間,清代實行嚴厲的“封關”政策,嚴禁漢人進入關東。

康雍乾盛世過後,國力日弱,導致清後期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地區。“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帶至關外的,是“闖關東”大潮的文化產物。

寧波走書和鳳陽花鼓

寧波走書原稱蓮花文書,又名犁鏵文書,大約起源於清同治、光緒年間,在寧波及舟山群島一帶流行,後又流行於台州地區的臨海、天台、黃岩和杭州等地。

據稱,大約在清同治年間,餘姚一帶城鎮曾有幾個佃工,在農作中你唱我和,自娛自樂,借以消除疲勞。後由唱小曲發展到唱有故事情節的片段,並在夏夜乘涼或冬日閑暇之時,湊攏幾個人到曬場、堂前演唱。也有一些人,逢年過節出外演唱,賺一些錢。

當時並沒有什麼樂器,隻有一副竹板和一隻毛竹根頭,敲打節拍曲調也十分簡單。清光緒年間,這種演唱形式已流行餘姚農村。

後來,餘姚有一些農閑時從事曲藝演唱的農民、小販和手工業者,成立了“杭餘社”組織,經常交流演唱經驗,研究曲藝書目。

在這些從事演唱者中,有一位老先生叫許生傳,他吸收了紹興蓮花落的曲調,率先采用月琴伴奏,自彈自唱,很受歡迎。在他的影響下,許多藝人也都采用各種樂器伴奏,還從四明南詞、寧波灘簧、地方小調中引進不少曲調,加以改造應用。

同時,在書目方麵也有了發展,出現了《四香緣》、《玉連環》、《雙珠鳳》、《合同紙》以及《紅袍》、《綠袍》等一些長篇,演唱活動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到寧波、舟山和台州地區。

寧波走書的唱詞用寧波方言,有說有唱,說唱並重,輔以豐富的形體動作,表演富有生活氣息,在鄉村深受歡迎,有“文書唱華堂,走書唱農莊”的說法。

寧波走書的表演形式可分三個發展階段,開始時是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後有簡單的伴奏,演員坐在桌子中間後麵,樂隊坐在桌子橫旁,演員在桌後表演,動作幅度較小,稱為“裏走書”。再後來,演員與樂隊相對各坐一旁,演員在台上有較大空間作表演圈,稱為“外走書”。

由於蓮花文書從坐唱發展到站起來表演、分口飾角色,這樣演員在台上動作的幅度比較大了,“走書”之名也由此得來。後來,寧波走書進行了多次改革和創新,在表演方麵已發展到男女雙檔,伴奏的力量也加強了。

寧波走書曲調常用的有四平調、馬頭調、賦調三種,俗稱“老三門”。有時,也用還魂調、詞調、二黃、三頓、三五七等。

四平調一般作為一部書的開頭,末句常由樂隊和唱。賦調隨內容情節、人物性格,有緊、中、慢之分,如慢賦調節奏緩慢,曲調下行為主,多用於哀訴之類的敘述或回憶。

馬頭調是從蒙古民間曲調中轉化而成。三頓節奏較快,旋律高昂,大多用於人物心情激動,或情節急迫之處。

寧波走書演唱伴奏的樂器中,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樂器,也是寧波走書音樂獨特之處,其他樂器有二胡、月琴、揚琴、琵琶和三弦等。伴奏者有時為主唱者幫腔、隨唱和對白。

寧波走書主要的傳統節目有《白鶴圖》、《黃金印》、《四香緣》、《十美圖》、《玉連環》、《何文秀》、《胡必鬆》、《雙珠球》、《三門街》、《大紅袍》、《綠袍》、《珍珠塔》、《麒麟豹》、《玉獅子》、《天寶圖》、《包公案》、《乾坤印》《穿金線》等。

鳳陽花鼓又稱雙條鼓、打花鼓、花鼓小鑼,流行於明清時期,最初表現形式為姑嫂二人,一人擊鼓,一人擊鑼,口唱小調,鼓鑼間敲。其“音節淒婉,令人神醉”,內容多是“狀家室流離之苦”。

由於起源背景和它悲淒的唱詞內容,鳳陽花鼓一度成了貧窮討飯的象征。明末江蘇吳縣畫家顧見龍所作的《花鼓子》,畫麵上男子打鑼,女子打鼓,二人載歌載舞,生動地描繪了當時鳳陽花鼓藝人在江南賣藝流浪的情境。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安徽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地,其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者兩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曆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清人趙翼在《陔餘叢考》中《鳳陽乞者》條寫道:

江南諸郡,每歲冬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婦,成行逐隊,散入村落間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間始回。

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麵。清中期以後,鳳陽花鼓逐漸沒有了舞蹈,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清代乾隆年間,有人將二人演唱的鳳陽花鼓改編為鳳陽花鼓歌舞,在宮廷中為皇帝演出。乾隆年間編纂的《霓裳續譜》一書中就收錄了《花鼓獻瑞》、《鼓樂呈祥》等歌舞節目。

鳳陽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為當時的“時調”,主要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秧歌調》、《十杯酒》等,每一首都被廣泛傳唱。另外,有一首流傳很廣的鳳陽花鼓唱道:

左手鑼,右手鼓,手拿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單會唱一支鳳陽歌。

鳳陽花鼓的《鮮花調》又名雙疊翠、疊斷橋,是所有鮮花調、疊斷橋、雙疊翠和茉莉花類曲調的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