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的民族魂——瑪納斯2(1 / 3)

柯爾克孜的民族魂——瑪納斯2

體現民族聯合的團結精神

《瑪納斯》中還用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語言敘述了瑪納斯和盟兄弟阿裏曼別特的深情。在史詩中,阿裏曼別特是一位外族英雄,但是他犧牲後,人們以不可抑製的悲痛歌唱了他。

在契丹有一位王子名叫“左少亞”,是克塔依貝京人,貝京是都城。他是齊拉巴汗的第八代子孫。他當王子時,克塔依最大的汗王是艾散汗,他的父親隻是一般的汗王之一。

左少亞擁有幸福的童年,有金碧輝煌的宮殿和令人心曠神怡的花園。18歲那年,左少亞從師學藝3年期滿回家,拜見父王的時候,發現少了12位將軍。為此,他求見大汗艾散。艾散說那12將軍送給了空吾爾。

艾散認為器重空吾爾可以保護邊境的安全,並且讓他協助空吾爾守住康卡依地方。艾散引狼入室,使左少亞十分悲憤。左少亞得不到自己父王的理解,但又不願過那種被異族控製的生活,隻好放棄繼承汗位而出走了。

左少亞出走後,第一次結盟是與哈薩克的首領闊克確結盟,闊克確以兄長的資格替他改名為“阿裏曼別特”。

過了一段,阿裏曼別特因思念父母,回貝京探望,卻仍未得到父王的諒解,但是得到慈母的支持。他們母子二人衝破父王的武力阻撓,離開了貝京。

阿裏曼別特和他的母親在途中遇空吾爾的截擊,誤入敵人的七層大網,被丟進深深的地窖,經過3天的掙紮,阿裏曼別特靠坐騎黃花馬的幫助,才逃出地窖。但這時,阿裏曼別特的慈母已經去世了。

阿裏曼別特回到闊克確那裏,他輔佐闊克確取得顯著的成績。使原有的600匹馬,一躍達到6000匹。阿裏曼別特雄心勃勃,一心想使哈薩克人強大起來,以便超過瑪納斯的實力。

但是因為他公正廉明,嚴懲營私舞弊,由此使一些不正派的官員對他十分嫉恨,並散布流言蜚語,誹謗他和闊克確的小妾有私情。

闊克確非常善良,但是隻要一沾酒便昏昏然不能明辨是非了。他不但相信了讒言,而且深深刺傷了盟弟阿裏曼別特的心。

盛怒的阿裏曼別特決定離開闊克確。由於悲憤,阿裏曼別特告別時,險些把闊克確的手捏斷,頭戴的猞猁帽被震得滾進了火塘。他本可一揮劍把闊克確剁成肉泥,但他還是原諒了對方,重新開始流浪生涯。

阿裏曼別特漫無目的地在山間、林中徘徊,以坡為床,天幕為帳,鬱悶時沒有傾訴的對象。他思緒萬千,矛盾重重。他不能忍受闊克確的侮辱,但又希望多年之交的盟兄酒醒反悔,將他追回。可惜闊克確連醉多日,剛有點清醒,又被大臣們灌了烈酒。

阿裏曼別特一日的路程三日走,仍翹首而盼,卻沒有看到闊克確的身影。朋友的背叛,使阿裏曼別特深感人世滄桑,苦海茫茫,隻有黃花馬在傾聽著他的歎息:

我拋棄了金鑄的寶座,

扔掉了汗王的皇冠,

把頭顱和災難連在一起,

都是為實現我心中的理想。

可是我如今流落荒野,如果死去,

惡人會扒去我珍貴的衣衫,

大鳥會啄出我水晶似的眼睛,

老鴉會啄爛我的脊骨。

阿裏曼別特在山間野地,無目的地經曆了長達12年的漫遊,終於在而立之年找到了理想的歸宿,那便是瑪納斯。

有一天,瑪納斯從他的最聰明的青年勇士阿吉拜那裏,得知將有一位身世顯赫、本領高強的克塔依王子,名叫“阿裏曼別特”,穿過叢林,向柯爾克孜部落走來。他求賢若渴,天天到山坡上去觀望過往的行人。

一天,果然有位身披黑色大衣的外鄉人,儀表威武,令人不敢仰視。瑪納斯命人支起寬大的帳篷,又派5位親信勇士去迎接,並說:“如若他不下馬來請安,我就叫你們身首兩斷!”

高傲的阿裏曼別特,使5位勇士害怕,全靠阿吉拜說盡各種動聽的話語,終於使外來的王子理解,這是命運的安排,不得不先向瑪納斯屈尊跪拜。

瑪納斯心花怒放,立即起身,恭請王子坐在中間,贈以自己隨身的坐騎、戰袍和武器,這是對來客最隆重的禮遇。

瑪納斯和所有的英雄都熱情地挽留王子,共建大業。阿裏曼別特非常感動,於是兩位英雄從此結成了盟友。

結盟以後,兩人一同去見瑪納斯的父母。瑪納斯的父親加克普和阿裏曼別特如親生父子久別重逢,緊緊地擁抱,揭開王子的衣襟,不停地親吻他溫熱的身體。這是長輩初次見晚輩最親密的禮節。

瑪納斯的母親綺依爾迪有一對神奇的乳房,她第一次見到瑪納斯的神駒阿克庫拉時,乳房便突然脹疼,奶水如泉般噴射,用她的奶水拌小麥喂神駒,因此阿克庫拉既是瑪納斯的坐騎,又是他的同乳兄弟。

這次,老母親的乳房又噴射出潔白的奶汁,她讓兩兄弟吸吮,他們也成了同乳兄弟。

阿裏曼別特換上了柯爾克孜人的新衣。為了瑪納斯的神聖事業,他把瑪納斯所贈之物,都一一歸還,並淚雨滂沱地表示死而後已的決心。

瑪納斯的妻子卡妮凱有一個妹妹,名叫阿茹凱,美麗聰慧有時勝過姐姐。她是卡拉汗在一次戰爭中所收的養女,通曉六七種語言,對事很有預見,編織技藝為巾幗之冠。卡妮凱為促成妹妹與阿裏曼別特的婚姻,動員公公加克普親自去求親。

加克普巴依手忙腳亂地做了路上的準備。第二天天亮,他就帶領著占卜師托略克和觀肩胛骨的算卦師阿拉坎,向著布哈拉縱馬抽鞭。

聽說加克普巴依就要來臨,引發了布哈拉人極大的好奇心,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卡拉汗為了表達對親家加克普的尊敬,命人準備好宰殺的馬駒和駝羔。加克普在附近的阿寅勒下榻休息了兩天,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卡拉汗的宮廷。

卡拉汗派出6名侍從迎接加克普。侍從們牽住加克普的坐騎,扶助他下馬。後來,加克普經過數次商談,終於跟卡拉汗商量好了阿裏曼別特和阿茹凱的婚事。

加克普回去之後,為了準備聘禮把部落裏有名的財主都請到了,要求在9天之內把聘禮備齊。

加克普率領汗王巴卡依、加木格爾奇和巴勒塔巨人,瑪納斯攜夫人卡妮凱及楚瓦克、色爾哈克等40勇士與阿勒曼別特相伴而行,帶著豐厚的彩禮,趕著無數牲畜,浩浩蕩蕩地向布哈拉進發。

布哈拉的百姓見到這樣一支送聘禮的隊伍,開始很害怕。那一望無際的牲畜,好似要把大地踏翻。人們為了清點牲畜的頭數,累得大汗淋淋。還有金樹、銀樹、一個奶汁湖、一個酥油湖。凡是卡妮凱婚禮上欠缺的,這次都以補齊。

新郎新娘的氈房,大得像個中等城堡,裝飾極為華貴,不是銅鑄,便是銀鑲。這是空前盛大的婚禮,表現了柯爾克孜人對阿裏曼別特的深情。

史詩多處用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語言敘述兩位盟兄弟的深情。阿裏曼別特犧牲後,人們更是以不可抑製的悲痛,歌唱一位外族英雄。

這種特殊現象,不但流露了柯爾克孜族在民族紛爭的苦難中,渴望民族之間的友誼和團結,而且他們還用自己寫詩的才華,報償了一位外族兄弟的深情厚誼。

這不是個人之間的感情,這反映的是弱小民族共同的曆史命運。阿茹凱與阿裏曼別特婚禮之隆重,也加固了這種帶有象征意義的聯盟。

[旁注]

結盟  結成同盟。在戰爭中,結盟有利於戰爭的勝利,而且越是緊密的聯盟就越有利於贏得勝利。所以在戰爭中,選擇一個好的盟友是至關重要的。

帳篷  撐在地上遮蔽風雨﹑日光並供臨時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連同支撐用的東西,可隨時拆下轉移。在古代,由於帳篷方便攜帶,在行軍打仗時被經常使用。

巾幗  由來是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發絲製成的頭飾,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其上還裝綴著一些金珠玉翠製成的珍貴首飾。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為“巾幗英雄”,後人又把“巾幗”作為婦女的尊稱。

[閱讀連接]

《瑪納斯》中,除了瑪納斯和英雄阿裏曼別特外,還塑造很多英雄形象。瑪納斯身邊有14位汗王,40名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