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轉變——兩漢散文1(1 / 3)

延續轉變——兩漢散文1

到了兩漢時期,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兩漢散文是先秦散文大發展之後的繼續和變化發展時期,呈現出一種新的氣象。

兩漢的散文在許多方麵繼承先秦傳統而有所發展,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散文家。漢賦是在漢代湧現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在兩漢400年間,一般文人多致力於這種文體的寫作,因而盛極一時。

雖然漢賦盛極一時,但漢代散文最高代表卻不是漢賦,而是司馬遷所著的《史記》。無論從哪方麵來看,《史記》都將漢代散文推向了最高峰。

兩漢散文前承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之風,下啟魏晉南北朝散文之端,被公認為漢代文學的主要部分,兩漢散文與先秦散文一起構成了我國古代散文發展的第一個高峰。

漢初政論文的發展與繁榮

西漢初年,社會初定,文化方麵較少限製,學術思想趨於活躍,很多文人意氣風發,銳意進取,力圖以自己的所學應用於社會,為國家服務,這就促進了政論文章的發展和繁榮。

政論文由先秦諸子文章發展而來,作者往往以曆代興亡的經驗教訓為主題,抓住當代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在書中,作者飽含熾熱的感情,暢所欲言,文風縱橫馳騁,氣勢恢宏。

陸賈的《新語》是最早為鞏固漢代政權而立論的政論文章。之後,是賈山的《至言》、賈誼的《過秦論》和《陳政事疏》、《論積貯疏》,緊接著是晁錯的《賢良文學對策》、《論貴粟疏》、《守邊對農疏》等政論文章,此外,還有鄒陽、枚乘等人的上書獻策文章。

《新語》是陸賈的政論文代表作,共12篇,文章大意說明治理天下應當依靠詩書,行仁義。文章多引史事,征古論今,以闡述君主治國的政策,風格曉暢明快。

賈山生活在漢文帝時期,他的政論文代表作《至言》意為極言,直諫之言,屬於長篇奏疏,有2500餘字。書中,賈山以宏闊的曆史眼光總結了秦王朝滅亡的教訓,並大加讚揚古代聖王的民主作風,並對現今君王提出希望。

《至言》有戰國縱橫家說辭的遺風,雄健疏放,善於在鋪陳中交錯使用短句、長句、疑問句和語氣詞,造成跌宕起伏的氣勢,流露出慷慨激昂的情緒。議論中愛把鋪張性描摹和結論性判斷結合起來,語言簡短有力,節奏緊湊。

賈誼是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18歲即顯露出驚人的才氣,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20餘歲被漢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麵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該書在總結秦速亡的曆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製度、鞏固統治的借鑒。

《過秦論》先講秦代自秦孝公至秦始皇逐漸強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優勢、實行變法圖強、正確的戰爭策略、幾代人的苦心經營等。

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鋪陳式的描寫方法,造成一種語言上的生動氣勢;之後則寫將領陳涉雖然本身力量微小,卻能使貌似強大的秦國覆滅,從史實的分析中得出“仁義不施,攻守異勢”的結論。

《過秦論》有著極佳的美學效果,通篇翻騰激蕩,筆勢縱放,運用了大量排比、對偶和誇張等渲染手法,使全文充滿了不可阻擋的氣勢。

《陳政事疏》又叫《治安策》,文章沒有總結曆史經驗,而是直指漢初朝廷現實政治的缺點和弊端,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及其他政治思想。

這些文章篇幅長,氣勢盛大;觀察敏銳,筆鋒犀利;縱橫馳說,言辭激切;結構嚴密,富於辭采,有縱橫家文章的特點。因此,《治安策》不僅以其政治思想被後人稱讚,更以其文調勢雅而被後人推崇。

《論積貯疏》中的“積貯者,天下之大命”的思想,讓人深省。文章直抒政見,觀點鮮明,議論鋒利,論證嚴密,善用對比,筆勢流暢,說服力強,有戰國縱橫家遺風,無論對曆代經濟政策地製訂,還是對後世政論文的發展都有深遠影響。

晁錯是西漢漢文帝的謀臣,先是因文才出眾任漢文帝時的太常掌故,後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賢文學等。因辯才非凡,被太子劉啟尊為“智囊”。

晁錯為人剛直苛刻,直言敢諫,他向漢文帝獻言獻策,並主持實施了許多積極政策,還寫出了《論貴粟疏》、》、《言兵事疏》、《賢良文學對策》、《說景帝前削藩書》、《募民徏塞下書》等大量政論性文章。

《論貴粟疏》文章觀點精辟,分析透徹,邏輯謹嚴,文筆犀利,具有汪洋恣肆的氣勢和流暢渾厚的風格。

《言兵事疏》將古代兵法推向了一個新的峰巔。文中見解獨到,有著深刻的曆史依據和堅實的現實基礎,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對漢朝的邊防鞏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為後來曆代軍事思想家所借鑒和應用。

晁錯的文章被稱為“疏直激切,盡所欲言”,其中《賢良文學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等,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