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因小的時候是有名的神童,6歲能作詩,10歲能文,20歲時開館招收門徒,33歲被召入朝,不久借口母病辭官回家,專心寫作。著作有《靜修集》。
劉因的散文受宋散文的影響較大,但自有風格,取先秦兩漢及唐宋諸家之長,不趨古奧,頗多議論,遒健有力,醇正有法度,文字純淨。他寫的《輞川圖記》是針對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圖》所發的一番關於人品與才藝的議論,其文字技巧、語法修辭都很講究。
元代中後期,散文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出現了一批文章名家。具有代表性的名家主要有虞集、揭篌斯、歐陽玄、宋本四大家,同時還有柳貫、蘇天爵、吳萊等。這些名家都身居高位,都具有多方麵的文化修養。
虞集官至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他的文章反映了元代盛世思想,內容廣泛,常以理學眼光審視社會,解釋人情,往往中正和平,雍容典雅。虞集各類散文很多,著有《道園學古錄》,其中多數是散文,也有書信傳記、題跋序錄等。
揭篌斯官至翰林學士,他的文章敘事嚴整,語言簡潔而得當,朝廷大典冊及碑版之文,大多數出自揭篌斯之手,因此有“史筆”之稱。
歐陽玄是歐陽修的後裔,他曾任蕪湖縣尹3年,注重發展農業,深得百姓擁戴。他參加過遼、金、宋三史的編寫,他的散文多為應用文,他師法歐陽修和蘇軾,但不為所完全限製,有較好的發揮。作品有《遜齋記》、《奇峰說》、《芳林記》等。
宋本自幼聰慧,讀書勤奮,1321年考中進士第一名,官至集賢殿學士、國子監祭酒,為官清正廉明。 宋本擅長古文,行文峻潔刻厲。著有《元史本傳》。
[旁注]
題記 第一類題記指舊名勝古跡或有紀念性的文物等著文抒懷。第二類題記是寫在文章題目下麵、正文之前的文字。這類題記可以起到指示或凸現文章主旨及情感的作用,可以激發讀者閱讀興趣,使作品錦上添花。第三類題記指古人在各處名勝地題寫的文字。如各地的摩崖石刻,亦可稱摩崖題記。
朱程理學 亦稱程朱道學,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係,也是理學各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學派由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南宋理學家朱熹是集大成者。
序文 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叫“自序”,內容多說明寫書的目的及成書經過;別人代寫的序叫“代序”,內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傳記 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根據各種書麵的、口述的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與說明而成。傳記和曆史關係密切,某些寫作年代久遠的傳記常被人們當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記述,也有自述生平的,稱“自傳”。
《輞川圖》 唐代畫家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畫麵群山環抱,樹林掩映,亭台樓榭,古樸端莊。別墅外,雲水流肆,偶有舟隻過往,呈現出悠然超塵絕俗的意境。
國子祭酒 古代學官名。晉開國君主晉武帝時期設立,以後曆代多沿用。為教育最高機構國子學或國子監的主管官。古代祭祀禮儀有一種叫澆奠祭祀,就是舉起酒杯、向天祝禱、灑酒於地,執行這個禮儀的人叫祭酒。國子學或國子監傳授儒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禮儀就是祭祀,所以國子監的官員被命名為祭酒。
[閱讀鏈接]
姚燧和許衡有師徒關係。13歲時,姚燧在蘇門山,即河南輝縣境內,結識了前來拜訪他伯父姚樞的元代大儒、著名理學家許衡,他對許衡的學識所傾倒。18歲時,姚燧在長安正式拜許衡為老師,跟許衡學習理學。
許衡很善於教育學生,史料記載“其言煦煦,雖與童子語,如恐傷之”,又能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姚燧從許衡那裏學到了很多知識,再加上他學習刻苦,因此長進很快。
可以說在許衡等人的影響下,姚燧文學創作的前期主要以理學者的麵目出現,這對他後來成長為一個文學家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姚燧文學思想中的理學因素和許衡有很大關係,這也影響到了他的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