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輪轉得飛快,365天,8760個小時,525600分鍾,31536000秒,其實算起來,如果每秒賺一塊錢的話,一年平均到15億人口的中國,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正是這樣看似微不足道跨一步路就消耗掉的一秒,累計上31536000下,一年又過去了。
2016年夏天,大三結束,南菲趁著暑假參加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夏令營,七月底結束回家,休息備戰12月份的研究生考試之際,裏約奧運會如火如荼展開。
南菲記憶裏,關於奧運的記憶開始於2004年,那時,她快要上小學三年級。
八歲的女孩子,哪裏會喜歡這些競技活動?隻不過那年暑假,南菲被送回外公家避暑,在外公孩子氣搶贏了遙控器後被迫跟著看的。
那時,她想看什麼電視來著?對!“快樂星球”,那個帥帥小男生滑板追擊壞人的場景她還記得。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南菲記憶裏最深刻的隻有三個項目——射擊、中國女排和競走。
外公看什麼節目都喜歡在一旁解說,奧運各個項目更是起勁!到最後,女排的大致得分規則,她基本都能弄懂。
而對競走這個項目記憶猶新,不過是因為,她當時對競走要求的奇怪姿勢不理解,又正好看了那個項目的終點衝刺。她還記得,一個外國人姿勢奇怪地衝過來,還未接近終點時,自己憂心忡忡地問了句外公:“外公,他們這樣走路不會抽筋嗎?”,結果話還沒說完,那第一個衝到終點的人臥倒在地,抱住雙腿翻滾起來——抽筋了!
南菲對這一幕記得尤其清楚,她甚至忘了那個運動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記得是男的還是女的,但就是記得那一刻自己驚奇到喜悅的心情——原來真的會抽筋啊!並不是因為她多麼希望這件事情真的發生,而是因為,在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麵前,她似乎“看懂”了什麼,這讓她的虛榮心一下子爆棚。
知道自己是“無師自通”的孩子後,南菲燃起了自己作為奧運忠實觀眾的小宇宙,不論什麼比賽都要發表下自己的看法,那些看法她現在全然不記得,但雀躍驕傲的心情卻是她關於奧運最深刻的感受!
那年奧運,她記得“中國女排”、郭晶晶、王義夫,僅此而已。後來,“飛人劉翔”像一顆隕石砸落中國大地,她才知道,關於世界,關於奧運,關於體育,她知道的太少太小,也因此,激發了小小孩童心裏初初萌生的“國之驕傲與自豪”。
後來,外公將這些事講給過父母聽,大家都笑說沒想到她還有這方麵的愛好,準備送她去鍛煉……
再後來,外公去世了。
2008年北京奧運,安徽衛視每天從早到晚八集連播《放羊的星星》,她搶著吃完飯去守電視,卻沒忘關注奧運會動態。那年的奧運會開幕式,給她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國人真多!對於奧運內容,記憶倒不深刻,隻記得,“飛人劉翔”帶傷出征,铩羽而歸!跳水皇後郭晶晶又得冠軍,中國的金牌數超過美國……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南菲正在上高三,高考備戰補習,根本沒有時間觀看,隻賽後聽別人說,中國受到多少歧視,開幕式如何錯漏百出,奪冠破紀錄的遊泳運動員一個接一個被懷疑使用禁藥檢查;還有“飛人劉翔”的再次帶傷嚐試,結果跨過第一個欄時無奈退出,以及國人如潮的謾罵聲……那時是什麼心情?憤怒加悲哀!那時候的中國在世界版圖中占什麼角色?那時的奧運還是中國在世界上尊嚴的有力爭奪賽場。
2016年,中國已經讓世界不敢忽視,就連失敗,也不再顯得重要,孫楊1500米自由泳無緣決賽,網友在微博上發起了安慰的熱門話題。這一年的奧運,國人開始反思競技體育真正傳揚的精神,甚至開始反思當年對李寧,對劉翔,對所有那些錯失金牌的運動員所作出的無端指責和傷害。這一年,中國不再是那個需要靠金牌撐起尊嚴的國家,因為我們已經給自己掙出了尊嚴,再不需要向別人展示什麼。
8月18號,奧運的新聞占滿屏幕時,南菲的眼睛卻定在了一個5歲小男孩身上。新聞大標題寫著:“敘利亞5歲男孩空襲中獲救,眼神刺痛世界”!照片上,那個5歲的敘利亞男童滿身髒汙坐在救護車裏,安靜擦了擦左邊額頭滲下的遮住整邊臉的鮮血,鮮血凝固,他隻能揉了揉眼睛,渾身上下全是灰塵泥土,辨不出一個5歲孩子該有的可愛麵容。這是敘利亞一個小鎮在空襲中幸存下來的孩子,新聞播出的時候,孩子的父母還沒有找到,或許,永遠也找不到了。
照片印入眼簾那一刻,南菲問自己,你能看到什麼:是那個孩子平靜得不知是習慣還是恐懼到沒有表情的臉?是一半塵土一半鮮血稚嫩得能看見嬰兒肥的臉?還是那雙讓人不敢直視的臉上藏在血汙下澈亮的黑色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