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驢是誰送的(1 / 1)

金坤是個徽商,年年要出門四處買賣。過年後又要出遠門了,臨走的頭一天,到嶽父家去辭行,回來以後,院子裏栓了一頭驢,毛驢身上鞍韁配飾齊全,難道有客人來了嗎?他正在詢問,院角一個人走過來,遞上一封書信,說這頭驢就是寫信的這個人送的,看後自然明白了。

那人說完拜謝之後就走了,金坤打開信來,才知道是陳大行送的。這人是個牛販子,因為被人誣告,致使要被殺頭了,是金坤一力為他辯白,把他從監獄中救出來又不接受他的感謝。想他出門遠行,需要腳力,這才買頭毛驢送給他的。

事情發生在年前,金坤難得回到鄉裏,就到市場上看看家鄉商品的行情。正溜達著,突然聽見前麵有嘈雜聲。走去一看,是兩個人打架,一個牛販子,一個賣草人。

賣牛的他的老鄉,一上午都沒有賣掉牛,擔心牛餓了,打算買一捆草給牛吃。看見遠處有人挑著草,就讓那人過來。近前一看,他擔子裏麵的草又是泥巴又是水的,突然不想買了,手一揮,就讓他挑回去。

賣草的不幹了:“我遠遠地挑過來你又不買,我白跑一趟啊?”

賣牛的說:“你的草不好,還非得我買你的呀?”

“我看看,你的牛是不是太上老君的青牛?還得吃什麼金稻草麼!”賣草的說著橫過扁擔就向牛戳去。

“怎麼?你竟然敢打我的牛?”賣牛的就是一副牛脾氣,轉身對著賣草人拳打腳踢。

“牛老大,別打架,有話好好說。”金坤連忙去勸架,拉開了兩人,勸告老鄉息怒,才放過了對方。

賣草的人生意沒做成,無故挨了打,覺得很冤枉,氣不過,像到酒店裏喝悶酒。

還沒進門,就聽屋外有人輕聲喚他:“兄弟,能否給我買一碗酒喝?”

賣草人扭頭一看,酒店外側的大樹上綁著一個戴著枷鎖的犯人,本來不想理他,兀自進屋,買了酒來自斟自飲。隔壁桌子就是兩個公差,一邊喝酒一邊議論著外麵的犯人,說那人是反賊,死罪一條,無路可逃了……

賣草人突然心思一動,買了一碗酒端出來,悄悄喂那個戴著枷鎖的人喝,問他犯的什麼案子?那人見剛才叫住的人送酒來,一口氣喝幹,感激不盡,很痛快地回答,說自己是反賊,馬上要解到大牢裏去了。

賣草人大喜,說還可以給他買兩個大餅充饑,但是要他辦件事。

“我現在隻有死路一條了,能為你辦什麼事?”犯人問。

“進監獄後,你要寫自首書吧?”賣草人問,見他點頭,繼續說,“你隻要再寫上一筆,就說賣牛的人是你的同夥。”

犯人說:“我又不認識他,怎麼能拉他入夥?”

賣草的人說:“那個人叫劉老大,你隻說他做牛販子是做掩護,為了拉攏更多的反賊就行了。”

囚犯想想,說:“行,但你得給我買十個大餅,還有一包牛肉。”

賣草的人說沒問題,一起買來給他放在懷裏,這才高高興興地走了。

金坤哪裏知道後麵還有麻煩的事?沒過多久,賣牛人的妻子找到金坤家裏苦苦哀求,說金大官人,不好了,丈夫被抓起來了,被人誣告是反賊,那可是要砍頭的罪啊!

都是同鄉,知根知底,他除了脾氣壞一點,怎麼可能是反賊呢?金坤連忙跑到縣衙擊鼓鳴冤。縣官升堂,知道金坤是本地富豪,一向明公正道,問他有何事,他說他是來給,賣牛人申冤的。

縣官說反賊可是大罪,你不怕給自己找麻煩? 金坤說他不是反賊,是自己同鄉,也是買賣人,隻是脾氣暴,自己可以為他作證,保他清白。縣令說是一個反賊供出來的,當堂提升反賊,問他,既然說賣牛是反賊,他是哪裏人?具體叫什麼名字?如何與他夥同謀反的?何時當上反賊的?幹過什麼事?

犯人當時隻想喝一碗酒,混個肚子飽,管不了許多,隻說他叫劉老大,曾經夥同他一起上山入草。金坤讓縣令派人到鄉裏調查,同族的人都證明,牛老大隻是金坤對他的尊稱,他真名字叫陳大行。那反賊連他的姓名都搞不清楚,純係誣告。

金坤言之灼灼,終於把賣牛的從監獄裏救了出來,賣牛的全家人到金坤家裏來感謝,又送銀子又送綢緞,金坤堅持不要,把這些東西都還到他家去了。

牛販子耿耿於懷,總想報答他的救命之恩,擔心他又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