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收玉佩,拜了師傅(1 / 1)

一天,吳家茶棚快打烊的時候,進來了個客人,麵容憔悴,衣衫襤褸,坐到桌子邊一言不發。吳琨並不因為他喪魂落魄的模樣而怠慢,立即送上茶水和麵點。那人起先還有幾分猶豫,見來吃的喝的了,忍不住狼吞虎咽。三屜包子吃完了,五碗茶水喝光了,最後掏出一塊玉佩放在桌上,對吳家父子說:“十分抱歉,我腰無分文了,就拿這個抵賬吧!”

吳琨詫異地問:“客官,看你的衣服雖然破了,但是質地很好,這快玉佩,價值不菲,為什麼沒有錢呢?”

客人說:“實不相瞞,我姓王,叫王權,是蘇州府人,來此地做絲綢買賣。半路上遇到了強盜,把我帶的銀兩貨物全搶走了,現在,身上隻剩下這塊玉佩了,用它抵帳不行嗎?”

“不用不用,誰在外麵沒一點兒閃失呢!”吳琨堅決不收,把這事對父親說了。

吳綱也走出來說:“客官,玉佩你收著,看你受了驚嚇,精神不濟,就在我們這裏住上幾天,等身體恢複了再走不遲。”

父子兩誠心誠意地挽留,王權也聽從了,就在吳家一連住了三天。臨走的頭天夜晚才問吳綱:“掌櫃的,眼看夏天都要過去了,如果天涼下來,茶水生意不好做,你們以後怎麼維持生計呢?”

吳琨實話實說:“客官說得在理,我們也為此擔憂。”

父親依然大大咧咧地說:“到了哪山坡,再唱哪山歌,到時候再說了。客官明天就要走,今天還為我們擔心,真謝謝您。”

兒子的心思慎密些,對父親說:“他身上就剩一塊玉佩,哪裏有路費呢?父親再給他些錢才是。”

王權十分感動,這才告訴他們,自己在蘇州是大戶人家的公子,這次出來做生意雖然出了意外,但是損失不大,回去還可以東山再起。最後對吳綱說:“你們吳家人厚道,你兒子為人誠懇幹練,掌櫃如果舍得,就讓他跟我出去做生意如何?”

“這感情好,”吳綱還沒有點頭,吳琨連忙向王權道謝,“王公子溫文爾雅,值得信賴,感謝你指點一條路,我願跟你出去學做生意。”

吳綱還有些猶豫,說:“我們隻是萍水相逢,兒子跟你去,要給你找多少麻煩啊。”

王權說:“患難之交見真情,你們更值得信賴,這麼幾天,在你家白吃白喝,作為回報,我也要教他做會絲綢生意。”

全家大喜,讓兒子帶著銀子跟王權一起到了蘇州。果然待他像兄弟一樣,不但教吳琨做絲綢生意的本事,學成之後,而且資助他獨立經營。吳琨勤學苦練,誠實守信,十多年來在絲綢生意上打拚,積累了財富,這才帶著父親母親一起回鄉,在婺源修建了吳家祠堂,光宗耀祖,成了一方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