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最貴重的嫁妝是一張紙(1 / 1)

江蘇東台安豐鎮一戶人家要娶媳婦了,聽說新娘子年方十七,品貌端莊,知書識禮,而且是來自歙縣的商人吳廷枚的女兒。新婚大禮那一天,四鄉八鄰的人都到鎮上來看熱鬧。徽商有錢啊,吳老板的生意做得大,給女兒的陪嫁自然也不會少。因此,一聽見嗩呐歡快的樂曲,人們都朝花轎跑過來了。

新娘子在花轎裏麵,大家自然見不著,看見送親的人不多,嫁妝也不多,隻有兩口箱子,另外還有兩隻抬盒,簡簡單單的幾個送嫁妝的人,讓所有的看熱鬧的人大失所望。

在場的人議論紛紛:還是老板呢,還有錢呢!怎麼嫁女兒這麼小氣啊?箱子裏還能有多少東西?大不了就是新娘子的一些衣服,抬盒裏也不過是些被褥,難怪人們都說徽州人貪財,嫁女兒也這麼吝嗇,不是讓人笑話嗎?新娘子進了夫家的門,將來日子也不好過啊……

聽到外麵人的議論,花轎裏的新娘子更難受。本來,她也知道自己的嫁妝不多,到男方家裏去,不是要被妯娌們看不起嗎?公公婆婆更沒有好臉色了,萬一遭到丈夫的嫌棄,將來日子可怎麼過啊?

離開娘家很不舍,她已經痛哭流涕,聽到花轎外麵人們的議論,更想嚎啕大哭,可是從小受到父親的教育,都是女子的三從四德,笑不露齒,哭也不敢放聲,隻有默默地流淚。幸虧手裏還拿著一個盒子,這是上花轎的時候父親遞給她的,巴掌大小的紅漆木頭盒子,看起來很精致,裏麵是什麼,父親隻是說這是無價之寶,讓她到夫家去以後再看。

花轎一路顛波,她也沒辦法打開看,等到平穩下來,新娘想打開盒子,已經聽到鞭炮聲,花轎到丈夫家門口了。吳小姐被人攙扶著,完成了結婚拜堂成親的人生大禮,然後被新郎用紅綢子牽進了洞房。她手裏始終拿著那個盒子,就是在拜堂成親的時候不太方便,伴娘要給她拿,她想起父親說的話,認為這是給她最貴重的嫁妝,一定要帶在身邊不離不棄。

所以,當別人要接過去的時候,她都再三搖頭,緊緊抓住不放手。參加婚禮的人也覺得奇怪:“她拿的什麼寶貝?為什麼始終要抓在手上?怪不得陪嫁的東西少呢!寶貝在盒子裏的。迎親的人說,女兒要上花轎的時候,吳掌櫃的才親手遞上去的,一定是非常貴重的東西,說不定是房契,說不定是田契,那比抬著的東西值錢多了。”

終於結束了結婚大禮,進入了洞房,她還是沒有放下手中的小盒子。見丈夫到外麵喝酒應酬去了,她才偷偷地打開盒子,出人意料,裏麵隻是一張紙,稀稀疏疏的幾行字,如父親平常寫的字那麼工整,她看了又想哭又覺得好笑。看完之後,卻漸漸心安。

新郎進來揭開蓋頭,問她剛才一直抓著的盒子到哪去了?她羞澀地說收起來了。問是什麼寶貝?他要看看。她也隻是靦腆地笑笑,輕聲說:“無價之寶。這是父親叫我一個人收藏的。”

丈夫隻得作罷。好在有那個盒子,左鄰右舍也不議論她的嫁妝了,妯娌也沒輕視她,公婆更把她當親生女兒對待,丈夫也對她溫柔體貼,她沒什麼可抱怨的。

突然有一天丈夫找她要盒子:“你能不能把你的寶貝給我用一下,我到當鋪裏抵擋一些銀子,幫幫我渡過生意上難關,以後我再給你贖回來。”

這時她為難了,吞吞吐吐地說:“父親給我的陪嫁隻是對我有用,你拿過去變不了錢的。”

丈夫不信,非要她拿出來。說:“你進了我家門,就是我家人,你的東西就是我的東西,你不給我,就是與我不一條心。”

她被迫不過,這才拿出來對丈夫說:“你看,父親給我的嫁妝就是這首詩,真的不是田契房契。”

丈夫見她打開箱子,從箱子底掏出這個紅漆盒子,打開來,果然隻是一張白紙,上麵有幾行字:

年剛十七要從夫,幾句衷腸要聽吾:

隻當兄弟和妯娌,譬如父母示翁姑;

重重姻婭厚非泛,薄薄妝奩勝似無;

一個人家好媳婦,銀子難買此稱呼。

丈夫生氣了,把紙扔掉,憤憤地說:“還以為你真的帶來了什麼寶貝,如果是房產地產的,讓我典當些銀子,能緩解一時之急,你父親給你的,卻隻是幾句破詩,簡直是一文不值!”

妻子從地上撿起紙張,輕輕彈去上麵的灰塵,生氣地說:“我從來沒說過,我帶了多少嫁妝,我也沒欺騙過你,它真的就是我的寶貝,我一直保留著它,一直按照父親的教導去做,沒有對不起我夫家人。”

夫妻倆吵嘴,婆婆在外麵聽到了,跑進來數說兒子:“難怪我的兒媳婦這麼好呢,是我的親家教育得好啊!他女兒過門,就是把妯娌當成兄弟相處,把公婆當做父母孝順,對我們家的親戚朋友都熱情招待,真是我銀子也買不到的好媳婦啊!誰說她父親給她的不是最貴重的嫁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