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拿錢贖囚犯(1 / 2)

那是一個陽光明麗的一天,程文傅那年剛滿六歲,正在家門口曬著太陽誦讀詩書,突然有人送信來了,說他在京城當官的父親程道中生病死了。他聽到噩耗,當即哭倒在地。以後披麻戴孝,呼天搶地,天天在門口對著遠方磕頭,說盼望父親早日回來。

可是,京城遙遠,家又在山高路長的窮鄉僻壤,拿不出錢把靈柩運回家鄉歙縣,也沒人能去經辦這事。

按理說,他家世代官宦,曾祖官至鹽運使,祖父官至象山縣知縣,父親也官至中書舍人,可謂官宦世家。可是徽州出儒商也出儒官,代代清廉。程文傅的曾祖、祖父病逝後,他的父親程道中為他們買墓地也沒錢,隻好將兩個老人的棺木葬在縣郊的義塚裏,仿佛他們是無主屍骨一般。

到他這一輩人更是悲慘,小小年紀就成了家中唯一的男人,不僅不能見到父親身前最後一麵,連父親的屍骨也無法運回來。幸虧,同是歙縣人許國在朝中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了解他們,十分同情程家的孤兒寡母,告假回家探親,帶著程道中的棺木,同船運到歙縣,還出資幫助程家安葬了程道中。

二十多年後,程文傅已經成了富裕的鹽商,在揚州娶妻生子後,生意正紅火,突然一天接到家鄉來信,說母親病重。他連忙丟下所有生意,趕回家中去看望。

母親已經癱倒在床上,看著兒子眼淚汪汪,但還是說自己不要緊的,家裏有的是傭人,讓他回去照顧生意。

兒子夜以繼日地守護在床前,端湯遞水,倒屎倒尿都親自操持,衣不解帶地伺候母親,同時也抱怨母親。說早就要接她去揚州一同享福的,她偏要留在家鄉老宅,說是要伴隨父親的屍骨。病成這樣子,也不早一點通知他,自己千裏迢迢到外麵去打拚掙錢,就是為了讓母親過好日子的,如果母親不好好享福,他賺的錢還有什麼意思呢?

程母說,她遲早要去見死去的丈夫的,隻是一直放心不下兒子,現在見他成家立業了,豐衣足食了,她也該走了。臨終拉著兒子的手,問他還記不記得許宰相送他父親回家時候說的話?

程文傅忍住悲痛,連連點頭,說:“兒子那時候雖然小,但還記得當時許丞相摸著我的頭說:‘孩子,以後你就是程家的依靠,你就是你母親的依靠了。’”

母親點頭說:“記得就好,讀書不一定要做官,是為了懂得道理;經商不一定要發大財,是為了養家糊口。我們程家代代為官,可先人們卻死無葬身之地,你父親過世我們連遺體也無法運回來。他們雖然廉潔,也沒人說個好。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要做大家的依靠,多為百姓辦點好事,就權當你母親在世,你在孝敬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