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禮儀——投壺遊戲3(3 / 3)

至清代,投壺日趨衰落。不過,清代末年宮中還在流行玩投壺。明清兩代,投壺在有閑階級中仍很有市場,隻是清代末期以後,開始走向衰落,最後逐漸消失了。

然而,投壺從春秋時代的射禮衍生而來,有著教化的作用。又因為投壺簡化了射禮,大大降低了習射難度,還可以在宴飲時進行。於是,在唐代投壺開始盛行,參與者越來越多,所以它的娛樂性便凸現出來了。

投壺將“教”與“樂”融為一體,是對唐代“寓教於樂”教育思想的極好詮釋。它成為儒士生活的組成部分,是人們競相追逐的社會時尚。

投壺在其發展的2000多年的曆史中,形成了完整的投壺禮,而投壺技藝也被納入廟堂禮樂之中。它“寓教於樂”的特性使它綿延2000年之久,也正是由於它寓教於樂功能的喪失,使得它日漸衰落,最終才銷聲匿跡了。

[旁注]

尉遲恭 (585年~658年)。鮮卑族,唐代名將,封鄂國公,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後封並州都督,諡號忠武,賜陪葬昭陵。他純樸忠厚,勇武善戰,馳騁疆場,屢立戰功。後來他被尊為民間驅鬼避邪和祈福求安的門神。

上朝 古代臣子到宮廷覲見君王,奏事議政。兩漢時期,皇帝對官員要待之以禮,隋唐時期的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至宋代,官員上朝必須站著奏事。至清代,大臣奏事連站都不行了,必須跪著。從上朝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皇帝的權威越來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卻在不斷下降。

朕 也就是我,是從秦始皇時起專用作皇帝的自稱。它作為第一人稱代詞,在任何時期都不等於後世的“餘”、“吾”、“我”之類的第一人稱代詞。而是從秦朝開始作為皇帝的專用詞,這是普通的情況,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的皇太後也可以自稱“朕”。

修身養性 通過修身使自己身體健康,通過養性使自己心智本性不受到損害,再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是我國傳統士大夫階層常用的豐富自己內涵修養的方法。

唐三彩 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它的誕生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吸取了我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大多采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它代表了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邛窯 在四川省境內,是古代一個燒製陶瓷的名窯,主要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綠斑和彩繪瓷為主,在南朝時期開始燒製,在宋代開始衰落,時間躊度為800年。它是我國著名民間瓷窯之一,也是我國古代青瓷的重要產地。

陸遊 (1125年~1210年),南宋時期著名詩人。他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曾經在禮部考試,後來被秦檜罷官。宋孝宗時賜他進士出身。他的著作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和《老學庵筆記》等。

景德鎮 從漢代開始燒製陶器,距今1800多年的曆史,素有“瓷都”之稱。這裏出產的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聞名於世。青花、玲瓏、粉彩、色釉,合稱四大傳統名瓷。

社稷 開始是指古代帝王和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後來也是國家的代稱。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把祭祀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禮都叫社。稷,指五穀之神,也就是掌管生長五穀的土地神祇,就是農業之神。

朱瞻基 (1398年~1435年)。明代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1411年,他被祖父明成祖朱棣立為皇太孫,曾經數次跟隨明成祖外出打仗。1425年即位。能傾聽臣下的意見,當政10年來,重點在治理內政方麵,還實行了一些減輕民困的措施。

上官儀 (608年~665年)。自幼聰明好學,做了進士後,被召授為弘文館的學士,頗受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賞識。662年,他成為當時的宰相。後來,他被繡像淩煙閣,追封為楚國公。

花蕊夫人 後蜀皇帝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時期著名的女詩人。很小的時候就能寫文章,最擅長寫宮詞,後來被蜀主孟昶寵幸,賜號花蕊夫人。她的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豔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樸實之作,是我國古代難得的才女。

李白 (701年~762年)。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生活在盛唐時期,25歲時隻身離開家鄉,開始了廣泛的漫遊生活。後來他被人推薦,被唐明皇李隆基召到長安,做了供奉翰林。他的詩歌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表現出他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錢惟演 (977年~1034年)。北宋時期大臣,西昆體骨幹詩人。他曾經曆右神武將軍、太仆少卿、命直秘閣,修著了《冊府元龜》,他博學能文,他所著的《家王故事》和《金坡遺事》等,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蹴鞠 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就是用腳踢,“鞠”是一種皮製的球,是我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但是在後來的曆史演變中,蹴踘由對抗性比賽逐步演變為表演性競技。

大儒 也叫“鴻儒”,多指有學問、品德高尚的古代知識分子。但是專指學問淵博的著名儒家學者,在我國曆史上出現的大儒很多,如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孟子、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等,他們都是儒家的著名人士。

宋神宗 (1048年~1085年),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至1085年在位。1063年,他受封光國公,1064年,他進封潁王。後來被立為皇太子,次年登基帝位,時年20歲。即位後,由於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所以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

禮教 意思是以禮為教, 古人一般都將它與“樂教”並提,是我國古代帝王為了鞏固其等級製度和宗法關係而製定的禮法條規和道德標準,也就是古代的禮儀教化。它是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禮樂文化,因為它重視名分,又稱“名教”。

周密 (1232年~1298年),南宋著名詞人和文學家。後來,他隱居不仕,潛心寫作,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弆校書,一生著述較豐。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誌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十種,對後世文學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沈榜 (1540年~1597年)。做學問嚴謹,做事細心,被當時士人所推崇。1567年他中舉,任順天府宛平知縣,他留心宛平時事,搜集地方風俗,加上各時期的檔冊文獻,編著了《宛署雜記》20卷,為後世研究明代北京的社會經濟、政治製度和風俗民情提供了珍貴的參考資料。

李汝珍 (1763年~1830年),清代著名小說家和文學家。他博學多才,精通文學、音韻等。最著名的作品是《鏡花緣》,由於他對古代官場製度的不屑,導致他終生不達,但他學問淵博,並精通音韻,他潛心鑽研學問,用30年時間著寫《鏡花緣》一書。

《孽海花》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清代著名文學家曾樸所著,全書共35回,生動展現了從同治初年至甲午戰爭30年來我國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曆史變遷。本書突出的特點是所寫的人物事件大都影射真人真事,所以此書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謝肇製 (1567年~1624年)。1592的進士,曆任湖州、東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員外郎,曾上疏指責宦官遇旱仍大肆搜刮民財,受到明神宗的嘉獎。他入仕後,曆遊川、陝、兩湖、兩廣、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多有寫詩,風格雄邁蒼涼,寫實抒情,是明代閩派詩人的代表。

有閑階級 通常是指我國古代的王公貴族、後宮嬪妃和紈絝子弟等,他們這一類人非常悠閑自在,每天都有大把的時間,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類人沒有壓力,不需要勞作,卻不愁吃也不愁穿。

寓教於樂 我國古代一種思想名詞,是對文藝的特點與社會功能之間關係所進行的概括性的描述,強調了文藝的認識作用,而且說明了教育作用必須通過藝術的審美方式,也就是美的形象來達到。多用於詩詞的學習中,古人認為,詩應該帶給人樂趣和益處,也應對讀者有所勸諭、有所幫助。

[閱讀鏈接]

後來,在北京定陵出土了一個明代酒具金箭壺,這是一個非常名貴的投壺。這個壺高0.122米,口徑0.02米,圈足徑0.049米。金箭壺是明代萬曆皇帝棺內隨葬的一件飲酒時使用的博彩用具。

此壺的形狀是細長頸,筒形,兩側附貫耳,扁圓腹,圈足,腹刻龍鳳戲珠,壺頸部和貫耳處都刻有雲紋圖案。

據記載,萬曆皇帝生前喜愛飲酒,所以他死後隨葬品中有不少精妙的酒器,絕大多數珍藏在棺內貼身處。

其實,壺中所插的金箭長0.14米,與定陵中出土的長0.26米的兩雙金箸相比短得多,根本無法用它們夾住食物,因此它並非金箸。這件金壺也並非“匙箸瓶”,而是一種投壺飲酒時使用的博彩箭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