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這個過程中,它改變了活動的形式,而在我國古代,也稱善於擊壤的人為“壤父”。
明代著名學者劉侗在他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記載:
二月初二龍抬頭,小兒以木兩寸,製如棗核,置地而棒之,一擊令起,隨一擊令遠,以近為負,曰打柭,古所稱擊壤者耶!
這說明劉侗小時候玩過的這個遊戲有可能就是叫“擊壤”。隻是名稱上被稱作“打柭”,這一點有所不同而已,這也許是時代創新的緣故,使擊壤變得更有趣味性和富有競技性了。
文中的“打”便是從擊壤中發展而來的,它在明代各地的兒童遊戲中較為流行,隻是這種兒童遊戲難登大雅之堂,史籍也把它忽視了,因此沒有多少記載。
擊壤的原始形態也一樣長流不竭。清代著名學者周亮工在他所著的《書影》中記載:“秣陵有楊柳黃,擊棒壤的歌謠。”
秣陵其實就是“金陵”,也就是後來的南京,可見在清代時,擊壤在南京地區是非常流行的。
那時候用於投擲的壤木則由鞋形木頭變為了圓形的棍棒狀。後來,在上海還有一種叫做“篤棚門板”遊戲,“篤”是滬音,意思就是“投擲”,該遊戲也是從“擊壤”遊戲演變而來,隻是鞋子形狀的壤棍變成了類似盒子形狀的木塊了。
明清時期,擊壤之戲被稱為“打瓦”。此外,還有一種叫“打板”的遊戲,也是擊壤的一個變種。古代地方誌《順天府誌》中記載:
小兒以木兩寸,製如棗核,置地棒之。一擊令起,隨一擊令遠,以近為負,曰打板。板古稱所稱擊壤者也。
這便說明了“打板”與我國古代滿族風俗中的“打栲”的玩法是一樣的。其實,類似擊壤的兒童投擲遊戲還有很多,這些都是擊壤遊戲的變種,它們逐漸流向民間,並改變了活動形式。
[旁注]
寒食節 也稱“禁煙節”、“冷節”和“百五節”,就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四,清明節的前一天。在這一日,人們禁煙火,隻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2000餘年,曾經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周亮工 (1612年~1672年)。明末清初文學家、篆刻家、收藏家。他是1640年的進士,官至浙江道監察禦史。進入清代後曆仕鹽法道、兵備道、布政使、左副都禦史、戶部右侍郎等,他生平博極群書,愛好繪畫篆刻,擅長寫作詩文,著有《賴古堂集》、《讀畫錄》等。
劉侗 (1593年~1636年),明代散文家。在當時頗為有名。1634年他考中進士,後來選任吳縣知縣。他撰寫的《帝京景物略》記述明代北京地區的山川園林、庵廟寺觀、橋台泉潭、歲時風俗。他寫作態度認真,此書在藝術上也有特色,為後人了解明代北京風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順天府 明清時期的北京地區,順天府的轄區在清代初期多有變化, 1743年開始固定了下來,共有5州19縣。即通、薊、涿、霸、昌平五州和大興、宛平、良鄉、房山、東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寶坻、寧河、三河、平穀、順義、密雲、懷柔19個縣,又混稱為“順天府二十四州縣”。
[閱讀鏈接]
還有人認為,擊壤活動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生活實踐。在上古時期,先人們還沒有發明弓箭以前,人們都是靠投擊石塊來捕捉飛奔的禽獸,他們為了提高投擲的命中率,自然需要經常進行投擲的動作訓練。
所以也就誕生了古老的擊壤遊戲。因此,擊壤很可能是從這種遠古的謀生手段中蛻變而來的,甚至後人每次將“擊壤”與“打瓦”並稱,以至於都可以混為一談,這也說明了兩種遊戲都是從上古時期投擲產生的一種折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