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苑拾英——地方戲劇1(1 / 3)

戲苑拾英——地方戲劇1

在三秦大地上,除了前麵所介紹的秦腔、碗碗腔和眉戶戲外,還有陝西道情、漢調二黃、漢調桄桄、陝南端公戲和合陽跳戲比較著名。

陝西道情源於關中道教的說唱音樂,由道教的誦經唱詞發展而來的,並因演出形式和藝術特點不同而分為陝北、關中、商洛和陝南四大流派,也稱作“四路道情”。

漢調主要流行於陝南和隴東,是二黃腔調從湖北沿漢水進入陝西而形成的;漢調桄桄又稱“漢調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戲”,並曾流傳到川北、隴東、鄂北等地;陝南端公戲俗稱“耍壇”、“壇戲”、“對兒戲”,是由端公,即巫師化妝“慶壇”跳神、唱神歌衍進而來的一個地方劇種。

李淵倡道使陝西道情興起

那是在唐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唐高祖李淵為了抬高和樹立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詔告天下他是老子的後裔,大肆提倡道教,並大興土木,修建道觀。

後來,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也繼承了他的這一傳統,並且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在唐初的時候,全國的道觀星羅棋布。而陝西的長安由於是唐代的都城、帝國的中心,所以崇道信道之風更加濃烈。

那時,道教為了爭取信徒,拉攏人心,采用近乎口頭語的說唱方式來宣講道意,教化國民,被人們稱之為“道情”。

道情有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之分,法曲道情剛生成的時候,是專為道家齋醮儀式服務的音樂。它包括聲樂和器樂兩部分,聲樂中的經文是古散文,隻能吟哦,道家把它改編成韻文,才能隨著樂器的奏鳴演唱,這種演唱規範後就叫“經韻”、“經腔”,也叫“步虛聲”。

唐高宗的時候,經樂工改編,形成兩種法曲音樂,一種叫“道調”,一種叫“道曲”。道調專用於法事儀式,道曲是法事儀式之外演唱的描寫道教題材的曲調。

後來,到了唐玄宗的時候,這種法曲音樂發展到巔峰,最著名的曲目就是《霓裳羽衣曲》。

俗曲道情是指流布在廣大民眾中的道情,道家做法事時,設有“經”、“樂”兩席,經席負責吟誦經文,樂席負責奏樂。俗曲道情是經席上吟誦的經文流入民間後,與當地的民歌小調結合形成的唱腔。

傳說古時終南山流行一種彈琴用的曲子叫做“操”。因為這種曲子非常好聽,後來道士們把這種“操”和經文配合起來演唱,形成道情,所以民間一般把終南山稱為“道情的發源地”。

道情的生成與演變,與古代的俗講、變文、鼓子詞、教派寶卷、諸宮調等藝術門類都有密切的聯係。唐代時佛教盛行,佛教徒在寺院開展僧講。為擴大影響,向廣大民眾宣教佛法,就是俗講。道家也仿照這種方式開始搞俗講,也稱“道講”。

俗講興盛起來後,一些正統的佛教徒認為它有礙佛門法規,曾幾度遭到封禁,這就迫使俗講轉移到民間,講唱形式逐漸簡化,內容增加了大量的曆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講唱者也由僧人或道人變成了民間藝人,這種形式就叫“變文”。

變文發展到宋代,出現了一種相類似的說唱技藝叫鼓子詞,它是以鼓伴奏,多人演唱,歌詞是工整的七言詩,音樂以一個曲調反複演唱一個故事,但內容首次與道情有了聯係,出現了以鼓子詞形式寫的道情詩,叫做“道情鼓子詞”。

到了明代,鼓子詞發展為諸宮調,形成曲牌連綴的唱腔體式。同時,宗教活動中還出現了一種把時興小曲吸收到傳教活動中的藝術叫“教派寶卷”。

俗曲道情經過這一係列的演變後逐漸形成兩種類型,南方省份形成以唱為主的詩讚體道情,北方省份形成唱白相間的說唱道情。

到清代乾隆末年的時候,在陝西,關中西府地區已有道情的班社演出活動。與此同時,安康商人賴世魁,因常往關中經商,還把關中道情帶至安康,組建了賴泉班。

清代嘉慶時期以後,陝西道情進入了發展盛期。關中的西府、中府、東府各地,都有道情的演唱活動。出現的班社,主要有:西府眉縣王長官寨班,岐山蒲村進香會班、麥禾營班、八家村班,中府西安市郊的新築、灞橋、三橋、引鎮的道情班,東府大荔的沙苑村班、蒲城的石羊村班等。

那時的主要藝人有西府的薑卡來、李德勝、馬富崗,中府的楊老五、趙廣慶、李文用、許成禮、李來生、白米蟲等。

安康地區先後出現了李家班、王家班、劉家班、郭家班、徐家班、周家班、楊家班以及旬陽的趙家班等班社。

出名的藝人有李九祥、劉海山、王全能、楊登科、牛海山、李久科、郭覺財、郭天鵬、郭老七、楊天長、楊天才、李光宗、徐遠占、李榮福、周大鵬等。

這些班社和藝人主要活動於安康的恒口、五裏坡及北區等地。其中,李家班還收藏有嘉慶年間的道情抄本《望夫山》、《趙王村》、《戰漳河》等。

清代鹹豐、同治年間,在關中臨潼行者村,有個因愛吃大米而被稱為“白米蟲”的道情藝人,還南往商縣,以小磨溝王彥傑祖父家為基地,組班授徒,將道情傳入商洛地區。

其中, 於1868年在洛南桑嶺興辦的張天泰班,曆時較長,共經過了四代。除此,還有洛南靈口的張福海班,兌山的劉中喜班,保安的趙朝娃班、張西雲班,永豐的謝德班,石門的樊虎娃班,及商縣的李柯義、王彥傑、李興臣、楊江湖、楊花蠟班等。

1882年,丹鳳竹林關徐明啟辦的成順班,後曆徐崇福、徐盛榮等輩,先後相傳五代,其藝術造詣及影響,久為民間所傳頌。

清代以後,道情仍有發展。在安康地區,僅旬陽、安康兩縣,就有20多個道情班社。安康有李守金、王自成、王鵬舉、郭榮華、楊朝洪、李清魁、馮成秀等領的班子,旬陽有龐世堂等領的班子,繼續於安康縣城、恒口鎮、老君關及旬陽縣城、趙灣、甘溪等地活動演出。

那時,每年安康縣城的土地會,可有10多個道情班賽戲演出,觀眾擁滿大街小巷,連唱半月之久。

商洛地區有商縣的袁根祥班、蘇效瑞班、王占鼇班、周子舉班、李緒平班、王讓班、崔啟運班、舒金貴班、張銀 貴班、劉雙合班、李興臣班、李仁傑班,丹鳳的李昌林班、善念班等。

關中地區,大荔的沙苑,寶雞的薑馬,眉縣的王長官寨道情班,以及西安附近的新築,長安的引鎮等地道情會,仍在繼續活動。

新中國成立初期,傳統道情的演唱活動,依然有增無減,並湧現出了一批新的班社和藝人。曆史悠久的寶雞薑馬道情班,培養出了一代新人,有薑福、馬生福、馬定乾、薑得用、薑銀科等20餘人。

商縣出現了金鼎班、科義班、新安班等班社及藝人王治銀、賈西明等。安康還相繼建立了專業道情班,除演傳統劇目外,還演出了《北京四十天》、《赤膽忠心》等新編曆史劇與現代戲《白毛女》、《窮人恨》等。

20世紀50年代,各地道情均由坐唱、廣場、皮影等形式,發展成舞台演出形式。1956年,陝南道情皮影老藝人張子成,在安康恒口農業社成立了文藝俱樂部,首次試排了道情戲《三進士》。此後,安康漢劇團的專業文藝工作者向他們學習,把皮影道情搬上了戲曲舞台。

1959年,陝西省戲曲學校設立道情班,為關中道情培養新生力量,同時長安縣劇團、商洛地區劇團分別通過試排《隔門賢》等劇目,將關中派和商洛派道情,搬上戲曲舞台,1960年參加了陝西新搬上舞台劇種會演。

到這時,道情戲正式發展為舞台演出形式,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先後改編創作演出的劇目有60多種。改編劇目有關中道情的《相爺搬兵》、《槐蔭媒》、《小姑賢》、《隔門賢》、《牆頭馬上》,商洛道情的《水潑大紅袍》、《一文錢》等。

創作劇目有商洛道情的《山花姑娘》,陝南道情的《枯水新波》,關中道情的《嫁妝鐮刀》、《趕雞蛋》、《麻利嫂》等。其中,《一文錢》被拍成戲曲藝術片,發行全國各地。

另外,在舞台表演方麵也向秦腔、漢劇學習,使陝西道情的音樂更加秦腔化。關中、商洛、陝南各路道情全部采用了秦腔的武場樂器,二胡、大鑼、手鑼、大鈸、牙子等一起進入了道情樂隊。

陝西道情在其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由於各地的方言和民間藝術表達的方式不同陝西道情形成了關中道情、商洛道情、陝南道情和陝北道情這四路道情,也稱為陝西道情的四大流派。

關中道情是陝西的皮影戲劇種,又稱為“長安道情”和“拉波戲”,盛行於長安、藍田、戶縣、鹹陽、興平等地。

關中道情唱詞曲調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後來流傳下來的僅有“八腔十一調”。八腔即“清江引”、“金線吊葫蘆”、“藕斷絲不斷”、“節節高”、“打連廂”、“高腔”、“推句子”、“皂羅袍”;十一調為“大紅袍”、“苦相思”、“蛤蟆跳門檻”、“哀連子”、“剪花”、“拖音”、“笑板”、“塌句子”、“氣頭子”、“怒板”、“落頭子”。

唱板有慢板、二六板、飛板、串板、滾白。除滾白外,各板式分陽坡,即歡音與陰坡,即苦音。曲牌有“皂羅袍”、“耍孩兒”、“山坡羊”等。在唱腔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幫腔。演唱四句一幫腔,並分長短兩類。

關中道情的樂器有16種,文場有板胡、二胡、笛子;武場有板、鼓、漁鼓、簡板、三才板、大鑼、牙子、碰種等。以漁鼓、簡板、三才板為特有樂器。新中國成立後,又吸收了秦腔一些伴奏樂器。

關中道情的劇目,據抄錄保存下來的約有200多本,故事完整,大多具有較強的人民性,人物鮮明等特點。

其傳統劇目中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的有《目蓮救母》、《大孝傳》、《賣道袍》、《哭五更》等;以曆史故事、神話與民間故事為主的有《五史原》、《古城會》、《天仙配》、《敬德打朝》、《蘆花記》等。

商洛道情盛行於洛南、商縣縣境,流行於丹鳳、鎮安、山陽、商南、柞水等縣。多以坐唱、廣場踏席和皮影演出為主要形式。傳統劇目大致與關中道情相同。民間故事戲更有特色,主要有《老鼠告貓》、《小女婿》等。

商洛道情的音樂唱腔為梆子擊節的板式變化體。唱腔板路主要有緊板、二八板、轆子、尖板、滾白等,除有歡音、苦音之分外,兼用麻韻。以說唱體靜板為主要演唱形式,唱白在音樂間歇中進行。

商洛道情唱腔多用真假聲結合,民間有“平、壓、吼、跳”之說。平用真聲,壓用假聲也就是二音子,吼用喉音,多為花臉所用,跳音音程變化較大,多用於生、旦唱腔。

新中國成立以前,商洛道情以班社形式演出,唱詞表演時有封建迷信色彩內容以孝、善為主,發展空間狹窄。新中國成立後,在眾多新文藝工作者的努力下,這枝充滿鄉土氣息的藝苑奇葩,伴隨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吐香競豔。

20世紀50年代初,商洛道情《一文錢》破土而出,隨後,《農家媳婦》、《山花姑娘》、《望春花》、《青山謠》、《紅石匠》、《夜審》等大小劇目相繼問世。

到20世紀60年代,商洛道情劇目繁多,最著名的商洛道情《一文錢》被拍成戲曲片,發行至東南亞各國,使商洛道情這一獨特藝術劇種不但搬上了銀幕,而且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從而也成為商洛戲劇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其他的像《農家媳婦》、《山花姑娘》、《望春花》、《青山謠》、《紅石匠》、《夜審》等劇目分別參加陝西省各類藝術活動均獲佳績,使商洛道情聲名大震,享譽三秦大地。

陝南道情多以皮影形式演出,盛行於安康、旬陽,流行於白河、平利、紫陽、漢陰、石泉、西鄉、城固、洋縣、南鄭、漢中等縣。

陝南道情的傳統劇目有1200多本,多為曆史故事戲和民間故事戲,神仙道化題材戲不多。劇目特點是:本戲多,折戲少,還有連台本戲《粉妝樓》、《文天祥》等,可演十幾天。文戲重唱工,辭藻秀麗,武戲重表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