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道情常演的劇目有《大鬧紅燈》、《廣寒圖》、《荊釵記》、《五侯山》、《六巧圖》、《雄黃劍》、《反冀州》、《黃花鋪》、《筆硯仇》、《快活林》、《盤蛇山》、《張良賣布》等。
陝南道情音樂唱腔為板式變化體,主要板路26種,有二流、代板、尖板等。歡音稱“軟調”,苦音稱“硬調”,有麻韻。絲弦曲牌有《點點花》、《柳青娘》、《風入鬆》、《寄生草〕等26種。嗩呐曲牌有《清水令》、《大開門》、《滿江紅》等65種。
伴奏樂器, 在1894年由藝人楊天才增加了嗩呐,後來又由藝人杜柄增加了板胡,使伴奏音樂得到了豐富和提高。
陝北道情流行於陝西的清澗、子長、誌丹、綏德、榆林、子州、保安、吳起、定邊、靖邊、神木、府穀等地,原名“清澗道情”。後來,因為隴東道情和山西的神池道情流入陝北,形成了“三邊道情”和“神府道情”,所以統稱為“陝北道情”。
陝北道情最早出現於清澗縣東解家溝的玄武村。據該村道情藝人王儒倫講,在清代的道光年間,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藝人前來本村和附近的寨溝演出,始將山西道情傳入清澗。後與當地的民歌結合,並吸收了眉戶、秧歌的藝術成分,形成了清澗道情。
陝北道情中最早組班演出的是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從清代光緒年間至20世紀30年代,清澗縣出現了史家河、岩頭、袁家河、樂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們經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戲傳播到子洲、子長、誌丹、橫山、綏德等地,出現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興盛局麵。
後來,陝北道情的演出形式從坐唱發展為舞台演出,成為各地廟會賽戲的主要娛樂品種。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戲,晚上鬧秧歌社火。每年春節期間,村與村的道情、秧歌班子還要進行下帖和還帖式的相互邀請演出活動,當地稱為鬧紅火。
陝北道情的傳統劇目多表現道教故事、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連台本戲、本戲和回回小戲。常演的劇目有100多出,主要有《高老莊》、《湘子度林英》、《唐王遊地獄》、《王祥臥冰》、《+萬金》、《劉秀走南陽》、《李大開店》、《兩世姻緣》、《合鳳裙》、《毛鴻跳牆》、《二女子遊花園》等。其中,最長的連台本戲《雪擁藍關》,可連演三天三夜。
陝北道情生、旦、淨、醜齊全,並以須生、正旦、小生、小旦、小醜為主,花臉無唱腔,均為道白。秧歌風味濃厚,動作大方,以扭、擺為主,沒有嚴格程式,生活化動作較多。
陝北道情重唱工,沒有武打戲。包頭,即旦角和花臉化妝額戴明鏡片,下吊兩個絲帕。服裝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則沿用大戲服裝。有用民間土布製作的,也有用紙剪成的,因地製宜,沒有一定的規範。
陝北道情音樂為曲牌體,曲調有“平調”、“土字調”、“十字調”、“耍孩兒”、“終南調”、“高調”、“陽北調”、“二五錘”、“十字調”、“八字調”、“太平調”、“浪堂調”、“金絲疙瘩調”等二十餘種。每調又有“平板”、“陽板”、“落板”、“代板”、“導板”等板頭和板尾。
陝北道情沒有幫腔即嘛韻,曲調詞格一般為6字、8字、10字句式,也有3字、4字不等。4句一段。伴奏音樂分文武場麵。文場樂器有小三弦、四音子、管子,號稱三大件。武場有簡板、漁鼓和陝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鉸鉸等,構成了陝北道情音樂的顯著特征。
1935年紅軍長征到達陝北,陝北道情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道情藝人在傳統道情的基礎上,於橫山等地創造出一種新道情,因多演出反映陝甘寧邊區人民革命鬥爭生活的現代戲,所以被群眾稱為“翻身道情”。
這種新道情藝術風格與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壯,新道情歡樂、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時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歡迎。
老道情因之日益衰落,各地城鄉班社都改唱新道情,如清澗下武村班、曹家塔班、陳家坪班、坡家溝班、八鬥岔班、淮家灣班、橫山破羅村班、柴辛梁班、子洲裴家灣班、強家溝班、劉家川班、子長強家溝班、榆林鎮川堡班、延川白家河班等。
在演出過程中,這些班社裏也湧現出許多優秀藝人。其中,優秀的樂師有田思、任攔擋、劉仲眾、曹存書、白世亮、黃金鼇、劉永海、白鳳海、李振有、張玉合、郭占山、張成祥等;優秀的演員有張海生、張國蒼、張國萬、劉漢珠、黃德銘、李向海、白樹林、劉永義、李敬勝、惠克儉、李培成、郭呂才、惠萬年、惠萬國等。
那時,陝北民間自編自演的道情劇目數以百計,以現代戲為主,主要的有《家庭圖》、《二流子轉變》、《王長生攬工》、《勸子歸隊》、《紡紗》、《南下開荒》、《難民圖》、《王三小求妻》、《禁洋煙》等。
新道情的唱腔,經過藝人改造,板式變化體成分不斷增多,采用了“二流板”、“大起板”、“箭板”等板路。在樂器上,新道情改用板胡為主奏,並增加了提琴、揚琴、長笛等,豐富了音樂表現力。清澗駱兒巷一琴師還在四音子的基礎上,改製出一種六音子,受到廣大觀眾的讚賞。
新中國成立後,陝北新道情有了進一步發展。各村堡的民間班社不斷擴大,一些班社還購置了新箱,培養出了一代新的演員。並創作演出了大批現代戲,主要有《支農忙》、《朝陽人家》、《挑女婿》、《兩家親》、《賽畜會》、《意中人》、《接婆姨》、《沙海紅旗》、《土地風波》、《讚新婚》、《小四德》等50多出。
[旁注]
老子 (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即李耳,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代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有《道德經》傳世,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道教 又名道家、黃老、老氏與玄門等,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固有宗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為核心內容,以丹道法術為修煉途徑,以得道成仙為終極目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終南山 是秦嶺山脈的一段,主峰在西安周至縣與寶雞市太白縣交界處,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我國有名的對聯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鼓子詞 宋代說唱藝術。和變文相類似,由韻文和散文相雜構成,篇幅較為短小,因此大多文簡而事略,每篇大約隻有10章左右的歌唱,因歌唱時有鼓伴奏而得名。
岐山 位於陝西省西部,寶雞市境東北部。岐山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是民族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古代哲學宏著《周易》誕生之地,享有“青銅器之鄉”、“甲骨文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的美譽。
《牆頭馬上》 是元代著名戲曲家白樸的作品。劇情為尚書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陽購買花苗,巧遇總管的女兒李千金。二人一見鍾情,私訂終身,但為裴少俊的父親所不容,後來曆經坎坷終於夫妻團圓。
漁鼓 用竹筒製作,筒長65厘米至100厘米,鼓麵直徑13厘米至14厘米,一端蒙以豬皮、羊皮或油膜而成。演奏時,左手豎抱漁鼓,右手擊拍鼓麵。指法有“擊”、“滾”、“抹”、“彈”等。
簡板 也叫“劍板”。竹製的打擊樂器。由兩根長約65厘米的竹片組成,用左手夾擊發聲。演奏時唱者懷抱漁鼓,左手持劍板,右手拍打漁鼓筒底,以伴奏“道情”。
絲弦 流行於河北省中南部,是我國稀有劇種之一。劇種起源於明末,其聲腔為元明流行於燕趙的小令。絲弦於清代嘉慶年間曾遭禁演,1840年後在民間日漸發展,並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路流派。
隴東道情 發源於甘肅的慶陽、環縣一帶。約在100多年前,由民間藝人趕著毛驢,馱著鑼鼓樂器,用皮影藝術表演。後經係統地挖掘、收集、整理、改造,於1959年搬上舞台,並正式定名為“隴劇”。
春節 是我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王祥臥冰》 故事最早出自幹寶的《搜神記》,講述的是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是我國古時的二十四孝之一。
[閱讀鏈接]
陝北道情按其流行地域和藝術特點劃分,又可分為東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澗道情三路道情。
東路道情是指清末以後從山西臨縣等地傳入府穀、神木等縣與本地語言、民歌等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道情。
西路道情是指從甘肅隴東一帶,通過皮影、社火等途徑傳入定邊、靖邊、橫山等縣與本地的語言、民歌相結合而演變發展起來的道情。
清澗道情是陝北出現得最早的道情,據說清代道光年間,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藝人來到清澗縣東解家溝的玄武村和附近的寨溝演出,後來與當地的民歌、秧歌、和秦腔中的眉戶音樂相結合,形成了清澗道情。
黃幡綽促成漢調二黃誕生
那是在唐代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在當時的都城長安興辦了梨園,用以演唱歌舞戲曲。那時,在梨園中有個名叫黃幡綽的藝人,擅長演法曲“黃管體調”。後來,他演唱的這種“黃管體調”流傳民間,於是就被稱為“二黃”或“二黃腔”。
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二黃聲腔在陝西形成戲曲曲種開始在舞台演出。清代康熙、乾隆時期,二黃在西安一帶特別興盛並流傳到北京及東南和西南各省,甚至遠至台灣和東南亞一帶也有流傳。
清末時,京劇京二黃回流入陝,陝西二黃又有“陝二黃”、“西安二黃”、“秦二黃”和“本地二黃”等稱謂。因為在陝南漢水流域一帶最為興盛,所以一般又多稱作“漢調二黃”、“山二黃”、“土二黃”等,而“漢調二黃”一這一稱謂,基本成為正規名稱流傳下來。
漢調二黃向以木偶、皮影與人演大戲三種形式在民間流傳。其在陝西的流行範圍,共達30多縣。按其區域,可分為關中、商洛、漢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其中漢中、安康風格相近,又通稱“漢江派”。
漢調二黃的關中派在明末至清末為其發展流傳的鼎盛時期。清代乾隆四十年前後,西安一地就有二黃戲班達36個之多。
在那時,西安、涇陽、三原、長安、藍田、周至、戶縣、鹹陽、鳳翔以及耀州、大荔等渭河兩岸“人多以眉戶是曲子,非大戲,不甚重視,徽調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一時多好聽看漢調二黃”。
在那時,不僅有專業班、業餘班和自樂社,就連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掛衣登台。清代光緒年間的涇陽富戶安吳寡婦,一生專門收養二黃藝人,組織修改流散劇本,並在其後園劃了一塊地用來埋葬去世的藝人。
清末後,在西安有二黃鳴盛學社,共有師生300多人,其中的藝人張鳴順、葉鳴英、山鳴岐、李鳴鶴、劉鳴祥等,享譽關中與陝南各地,受聘於四川、甘肅、河南、鄂西北和山西一帶授藝。
1930年前後,藝人王安奎創辦西安慶義社科班,培養了一批“子”字派藝人,著名的有劉子俊、邵子福、馮子才、董子傑、李子喜等。
關中派注重唱工,唱腔、表演較漢江派高昂豪放,激越古樸,被其他流派的漢調二黃藝人尊為正宗。
商洛派的漢調二黃主要流傳在商縣、洛南、丹鳳、山陽、鎮安、柞水、商南等縣,又稱作“洛鎮派”。清乾隆二十年就有班社活動了。
鹹豐、同治年間科班戲班較多,知名的藝人也有很多。例如名蓋陝西的著名生角趙安子就是鎮安人,被譽稱為“活孔明”,光緒年間應召進京入內宮為慈禧太後演出,獲賜金牌一麵。名旦孝乾兒是山陽人,在西安及河南、湖北一帶名氣很高,曾經在西安鳴盛學社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