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苑拾英——地方戲劇1(3 / 3)

自清末至1945年前後,商洛各縣有雙盛班、善慶社、廣易班、五福班、大同社、抗建劇團等科班或戲班,知名的藝人有張廣勤、呂慶華、張慶鴻、陳忠洪、黃亮子、武振發、王同緒、陳勝誌、趙建中等,他們在當地都頗有聲望。

新中國成立後,商洛有山陽、鎮安、柞水專業二黃劇團。1981年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山陽劇團演出《穆桂英掛帥》獲得獎勵,該團著名演員武新艾當選省漢劇藝術學會副會長。

商洛派以武戲見長,唱腔、表演與關中派相近。由於地緣關係,商洛派不僅北出秦嶺入關中演出,而且多在鄂西北和豫西一帶演出,被當地人稱作陝班子、靠山黃、山二黃或陝二黃。

鄂豫一帶流行的二黃戲也多為商洛派所傳。像後來的湖北省竹溪縣山二黃劇團,早年就與商洛派特點相同,流行傳統劇目基本一致和唱腔上講究“雙環環”等。

漢中派早在清代乾隆初期就形成了。那時,紫陽縣蒿坪河富戶楊氏在漢中的商號就邀請西安乾勝班經漢中往紫陽演出。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被譽為漢江派二黃“傳帶祖師”的著名紫陽藝人楊金年,在西鄉縣沙河坎首開科班,培養出鴻字、來字兩科。出科弟子查來鬆在四川一帶影響很大,在川中被稱為陝班查師爺,譽為“戲狀元”。

鴻字派的賀鴻生,遠赴河南等地,特別在鄂西北竹房及兩鄖一帶授藝,弟子眾多,影響很大。查來鬆及其後傳弟子又陸續開辦科班,到新中國成立前,共有永、清、長、福、吉、壽、元、雙、天、九、協、安、榮、旭、玉、勝等16字派數百名藝人。

這些藝人主要是漢中人和安康人,也有少數湖北、四川、河南和甘肅人。楊金年係統培養藝人輩派如此之多,持續時間如此之長,涉及地域如此之寬廣,在我國戲曲史上絕無僅有。其中,許多藝人被譽稱為“活孔明”、“活魏延”、“賽太太”、“金蝴蝶”、“海裏蹦”等,在陝、川、鄂、豫一帶影響很大。

新中國成立後,漢中市和鎮巴縣建有專業漢調二黃劇團,南鄭、城固、西鄉業餘演唱活躍。1981年漢中派組團參加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演出《包公誤》一劇獲得好評。

著名旦行演員毋玉梅當選陝西省漢劇藝術學會副會長。因為這裏跟四川相鄰,又經常組班進川演出,所以漢中派的道白、唱腔多帶川味,顯幽雅纏綿。

在陝西漢調二黃的各流派中,安康派實力最為雄厚,是陝西漢調二黃大本營。它吸納關中、商洛、漢中及湖北交鄰地區的藝人,集各家之所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安康派的唱腔、表演細膩娓婉與粗獷大氣並存;道白以中州韻、陝西話為主,並以紫陽官話加工上韻運用於現代戲演出;音樂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調,更具鄉土氣息;與其他流派相比,易於表現現代生活。

安康的二黃戲發早在清代的1730年前後就已有二黃戲班演出了。據史料記載,從清代道光年以後,安康先後湧現了仁豐班、裕泰班、鼎泰班、廣泰班、喜泰班、貴泰班、興漢社等眾多的二黃班社。

這些班社多數來自漢中,少量來自西安。1860年,範仁保自湖北房縣大覺寺率瑞仁班來到安康。因為安康原有唱調屬漢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調帶有鄂西北方音,人們倍感新穎,受到普遍歡迎。

範仁保立足安康,開辦科班,培養了瑞、彩、方、盛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楊金年係統十六字科班之外又一支新生力量。

除了地域流派外,漢調二黃無論在角色行當、道白語音、臉譜和唱腔音樂方麵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

漢調二黃分末、淨、生、旦、醜、外、小、貼、老、雜等十大行當。末是劇中帶白滿胡須的男性老年人;淨為大花臉,如包公等以唱工為主的角色;生也稱“須生”,指劇中的黑胡子中年男子;旦又稱“青衣”、“正旦”,為劇中的中年婦人;醜,即醜角,也叫“小花臉”;外指淨行包括不了的另外加一行,也叫“二花臉”、“武淨”;小,即小生,為劇中各類青年男子;貼指旦行不足再補貼一行,包括武旦、丫環旦等;老就是老旦;雜包括各類雜角,有時也專指靠把須生。

漢調二黃的道白語音,傳統上以中州音韻和陝西地方話兩種語音為主,並有以劇中人物鄉籍說方言的獨特風格。在其十大行當中,一末、三生、四旦、九老等多以中州韻為主,二淨、五醜、六外、七小、八貼等以陝白為主。

具體來說,《打龍棚》一劇的鄭子明要說山西話;《獻地圖》的張鬆要說四川話;《漁舟配》的周漁婆要說湖北話。《宋士傑告狀》一劇,宋士傑、毛朋、楊素珍等說中州韻白、顧讀說陝白、姚庭春及送信公差說河南地方話、顧讀的老師說黃州話。

而凡屬域外異族番邦和宮廷內待,一概都說北京話,如《法門寺》的劉瑾、賈桂、《四郎探母》中的番邦公主等,要用京腔。

漢調二黃臉譜品種繁多,造型獨特,色彩考究。據統計,從上古時期的神農、蚩尤到清代的多爾袞,以及天神、鬼怪等共有450餘種,已彩繪322具。

漢調二黃的流派不同,其臉譜的特點也不同,例如,漢江派的特點是“筆調細致大方,顏色配合勻淨鮮明”,洛鎮派講究“直線須直,圓線得圓,白的一大片,黑的一條線”。

按類別來說,漢調二黃的臉譜有三塊瓦、十字架、紅花、黑花、五花、吊膛、麥子、起旋、豹兒臉、老臉和紅臉等幾類。

另外,在劇中有的一個人物因年齡、環境、遭遇不同,臉譜也隨之變化。如《斷雙釘》、《斷太後》、《鍘美案》等戲的包公,額部月亮有正有偏,有圓有缺,而且月塗紅色,臉膛用藍灰色,各不相同。

關羽臉譜通常隻用紅黑二色,可是在《困曹營》表現出鬱悶,《過五關》、《華容道》表現出憤怒,《走麥城》表現出頹喪,都有不同的畫法。

漢調二黃音樂為板腔體,由西皮調、二黃調兩種主要聲腔組成。在傳統上,藝人們習稱“下把”、“上把”或“下調”、“上調”。

下調唱法上講“眼起板落”即“過牙子板開口”。板式有導板、一字、二六、三流、搖板、散板、飛嘹子、快板、滾板、數板(撲燈蛾)等,腔類有流裏表、二凡、九眼半、灑頭、硬三板、背弓腔、度百草等。

上調唱法上講究“板起板落”即“頂牙板開口”,板式有導板、慢三眼、原板、搖板、散板、飛嘹子、滾板、平板等,腔類有回龍、四柱、流裏表、板頭、麻鞋底、十八板等。

上調變弦法稱“反調”,也叫“陰板”,有數種板式與腔調。雜腔中有四平、昆腔、徽調、梆兒腔、七句半、嗩呐調等。另外,把下調一字板和二六板的過門重複一遍叫“雙環環”,是關中派、商洛派區別於漢江派唱腔的特色之一。

漢調二黃的弦樂伴奏樂器以胡琴、月琴、高音二胡,俗稱“三大件”。武場麵樂器早年使用大道鑼、大鈸、馬鑼等,新中國成立後以漢江派為首改為蘇鑼、京鈸等,民間自樂社仍沿用傳統樂器。

另外,有一種長約兩米的銅管號,俗稱“二馬駒子”,既作戰馬嘶鳴效果,又在悲劇唱段中吹響,增加壯烈氣氛。嗩呐和絲弦曲牌共有400餘種,較流行的100多種。

漢調二黃的傳統劇目號稱“唐三千宋八百,野史外傳數不得”,實際流行約1500本以上。演出形式有大戲、座唱和皮影戲三種,特別在人煙稀少山大林密的山區,大戲班流動不便,皮影戲非常盛行。

漢調二黃的劇本生活氣息濃鬱,唱詞通俗易懂。題材多為曆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習稱“三本半戲”,也就是封神、列國為一本;秦、漢、三國為一本;唐、宋、元、明、清為一本;無朝代的外傳戲為半本。

1959年前後,安康藝人馮成秀口述抄錄《通百本》一部,記有各朝代專用於戲曲演出的詩、詞、引、白、唱等,戲班流行的“提綱戲”,沒有劇本,根據一段故事情節,稀有劇目有《子圉觀魚》、《曹劌論戰》、《西鄉擂》、《胡笳十八拍》、《女界牌》、《天才吃饃》、《孫叔敖埋蛇》等約近200個。

[旁注]

長安 是西安的古稱,從西周到唐代先後有13個王朝及政權建都於長安,是我國曆史上曆時最長,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的古都,也是我國曆史上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列我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

《穆桂英掛帥》 戲曲的傳統劇目,劇情為北宋年間,那一年西夏藩王突然挑起暴亂,宋王朝中抵擋無人,欲啟用穆桂英掛帥出征。飽經憂患的穆桂英先不願掛帥。經過她的祖母佘太君的勸勉,她為了保衛國家的安定,解除兵禍,拋棄私憤,毅然偕同她的丈夫以及一雙兒女,登台點將,馳赴戰場。

師爺 古代將帥出征,治無常處,以幕為府,故稱幕府。以後相沿成習,幕府成為各級軍政官署之代稱,應聘幫助軍政大員辦理各類事務的文人學士,也就獲得幕僚、幕賓、幕友等稱謂。

科班 我國古時培養戲曲演員的場所。科班本意是指舊時學、演結合的戲劇班子,是成為演員的必須也是唯一途徑。後來科班就引申為正規的職業技能教育的統稱,所謂科班並非指“出身”,而是指經過的培訓經過正規培訓和自學成才孰高孰低。

《法門寺》 又名《朱砂井》,劇情為劉媒婆見傅朋給孫玉嬌玉鐲,就向玉嬌要來繡鞋,答應代為撮合。不曾想,媒婆之子劉彪拿了鞋去訛詐傅朋,後來劉彪又夜裏誤將玉嬌舅父母殺死,於是圍著這一命案發生一係列故事,最終案件真相大白,有情人也終成眷屬。

《四郎探母》 取材於《楊家將》。寫遼宋戰爭中,宋將楊四郎被俘改名後,與遼國鐵鏡公主成婚。15年後,楊母佘太君率軍來到雁門關。四郎得鐵鏡公主誆來的令箭,私往宋營探母,又連夜趕回遼邦,被遼主蕭太後擒拿問斬,後經鐵鏡公主等求情,方獲寬宥。

關羽 (約160年~220年),漢末三國時期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曾鎮守荊州,並在北伐曹操時,圍襄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

徽調 徽劇的舊稱。也指徽劇所用的腔調。主要為吹腔、高撥子和二黃,後也用西皮、高腔、昆腔等。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徽班進京演出後,對京劇腔調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二胡 又名“胡琴”,在唐代就已出現,時稱“奚琴”,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淒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音色接近人聲,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現力。

蘇鑼 又稱為低音鑼、光鑼,始於明代嘉靖年間,已有數百年的生產曆史。蘇鑼素以精製十番響器而盛名。清代宣統年間,已由個體製作發展為五六十人的銅錫作坊,專門製作、經銷蘇鑼,並曾作為皇朝廷的貢品。

[閱讀鏈接]

新中國成立以後,陝西省及安康地方黨政領導對漢調二黃劇種的搶救、發掘、繼承和發展都給予了高度重視。

將安康漢劇團收為省屬國營劇團和擬編製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第四團、計劃成立省漢調二黃劇院,以及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確定在安康舉辦等。

省文化局特別設立安康戲曲發掘組,抄錄漢調二黃傳統劇目,彩繪臉譜,記錄整理源流沿革、藝人傳略、班社活動等大量文字和曲譜資料,為劇種的研究與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

安康十縣皆建有專業演出團體,城鄉業餘活動十分活躍。譽稱“漢調二黃之鄉”。改編和新編劇目《打龍棚》、《黃天蕩》、《清風亭》、《馬大怪傳奇》、《板橋軼事》等在外界具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