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訢所提出的上述3條建議,即可提高同文館的聲望,又有利於在舊學製內推廣自然科學教育,並可縮小新學的反對麵,擴大選擇生員的範圍,也有助於折中調和中西學問的衝突,這在當時應該說是富於見識的主張。
事實上,除第一條增設天文算學的建議很快得到朝廷的批準外,他的後兩條建議因受舊勢力的頑強抵製,不再有科舉正途出身者投考。
自天文算學館創設以後,同文館由一個初級的外語學校,變為一個具有近代化意義的實用科學的學校。
擴充後的同文館課程在原先的中文、外語之外,逐步增設了算學、化學、萬國公法、醫學生理、天文、物理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課程。為洋務教育的進一步擴展開辟了道路。
在同文館的帶動下,洋務派的其他重要人物也紛紛效仿,興辦洋務學堂,使洋務教育在19世紀60年代形成了初步的聲勢。諸如:李鴻章於1863年創辦的上海同文館、1864年創廣州同文館,左宗棠於1867年創辦福建船政學堂,均在當時的教育領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都屬於早期洋務教育的重要設施。
這些學校為我國培養了最早的一批近代的外語、軍事技術人才和外交骨幹。像著名的翻譯家嚴複、曾任首屆駐日本大使的汪鳳藻等,他們在推動我國近代化、介紹西方先進的自然,社會科學方麵發揮了骨幹作用。
此外,早年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的鄧世昌、林永升、劉步蟾及畢業於上海廣方言館的黃祖蓮等北洋水師將領,在甲午海戰中英勇抵抗日軍侵犯、壯烈犧牲,尤為國人所敬仰。僅此而論,早期洋務教育的成果也是不宜一概抹殺的。
19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洋務教育的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內,由於洋務派在朝中頂住了守舊勢力的反對,並占據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及相當一批重要的督撫職位,在朝廷及地方均形成顯赫的實力派,因而得以大力推進洋務學堂的建設。
在當時,洋務派所建的新式學堂達30餘所。這類學校大體可分為4種類型:
一是兼習西學的外語學堂;二是軍械技術學堂,如江南製造局附設的操炮學堂、工藝學堂及廣東實學館;三是專業技術學堂,包括電報、醫學、鐵路、礦務、工程等工種;四是水師、武備學堂,屬於專門培養軍事指揮人才和訓練作戰技術的近代軍事學校,如李鴻章創辦的天津水師學堂、天津武備學堂,張之洞創辦的廣東水陸師學堂、湖北武備學堂及江南陸師學堂,曾國荃創辦的江南水師學堂等。
新式學堂的辦學宗旨及課程內容的設置更加務實:在處理中西學術的關係方麵,更加突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原則;而在分設學校的種類方麵,則明顯地將軍事教育及與軍事關係密切的專業技術教育,置於重要的位置。
其他與軍事關係較遠的學科,如農業、漁業、金融、交通、水利、商業等,雖於國計民生關係重大,卻沒有占據絲毫的位置,隻有湖北自強學堂一度設置商務齋,但也因其流於空談而少實際便又停辦。
洋務教育作為自強運動的一部分,在國家屢遭外國軍事、外交淩辱的情況下,優先發展外語、軍事技術及軍事工業教育,也是必然的選擇。但在經曆了數十年的時間之後,仍然對於教育改革的進程沒有一個統一整體的全國性規劃,導致後繼發展無力,而且沒有獲得廣泛的社會基礎。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成為了檢驗洋務運動及其教育成果的關鍵性事件,而清軍在這場戰爭中的慘敗,則標誌著洋務運動及其教育事業的破產。
洋務教育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盡管它是在內憂外患的強大壓力下,不得已而為之的被動的教育措施,但畢竟是邁出了我國教育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並且培養出了我國最早的一批近代化人才。
[旁注]
愛新覺羅·奕訢 (1833年~1898年),道光帝第六子,鹹豐帝同父異母兄弟,道光帝遺詔封“親王”。清代末期洋務派首領,鹹豐年間,奕訢於1853年至1855年之間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奕訢授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簽訂了《北京條約》。
同文館 清代最早培養譯員的洋務學堂和從事翻譯出版的機構。1860年清代朝廷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作為綜理洋務的中央機關。同時恭親王奕訢等人建議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下設立同文館。該館為培養翻譯人員的“洋務學堂”,最初隻設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後陸續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學等班。
五貢 清代科舉製度中對五類貢生的總稱.包括: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和優貢。這五類都是正途出身資格。另有捐納取得的貢生,稱為“例貢”。學政會同巡撫驗看,谘部依科分名次、年份先後,恩、拔、副貢以教諭選用,歲貢以訓導選用。
李鴻章 (1823年~1901年),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作為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左宗棠 (1812年~1885年),清代晚期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經曆了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變和收複新疆維護祖國統一等重要曆史事件。
嚴複 (1854年~1921年),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培養了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並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係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是清代末期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
鄧世昌 (1849年~1894年),清代末期傑出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諡“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其後人多為仁人誌士。
中日甲午戰爭 它以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按我國幹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告終。清代朝廷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它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
[閱讀鏈接]
黃遵憲曾長期擔任駐日使節,在詳細考察了日本的曆史、政治、軍事、教育等國情後,曾經著有《日本雜事詩》及《日本國誌》。在書中,黃遵憲備述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發展小學義務教育、師範教育及實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甲午戰爭失敗後,有人對黃遵憲說:你的書若早一點兒讓大家看到,價值可抵兩億兩銀子。但在甲午戰爭前,既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黃氏反而因此被斥為“罪大不可逭”。這其實是洋務教育最終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