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求賢——招賢納才(1 / 3)

明君求賢——招賢納才

我國曆代王朝招賢納才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傳說時的堯舜時期,堯舜在帝位禪讓過程中采取的人才選拔、試用及考核措施,開啟了我國後世人才選拔製度的先河。西周學校的廣泛設立及由此形成的選才製度,成為後世以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的濫觴。

春秋戰國時期,各地諸侯國為了軍事和政治上的競爭,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影響,紛紛招納賢士,從而出現了“軍功”、“養士”和“客卿製”三種新的選士製度。其中獎勵軍功的辦法,對秦的統一影響最為深遠。

堯舜的人才選拔與考核

那還是在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居住在平陽即山西臨汾一帶的華夏族部落首領堯,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堯,號陶唐氏,是華夏民族的共主黃帝的五世孫。

堯為政勤奮,生活儉樸,和廣大人們一樣住茅草屋,吃糙米飯,煮野菜做湯,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隻加塊鹿皮禦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爛不堪絕不更換。由於他施德政,抗天災,選賢能,順應了社會的發展,政績卓著,所以人們很擁護他,對他是如愛“父母日月”一般。

在管理部落的過程中,堯注重將禮儀祭祀方麵的知識傳遞給下一代,以培養下一代具有社會生產和生活的能力。他規定,男女快到成年時,在連續幾年中,必須參加一定程序的訓練和考核,即舉行“成丁禮”,如果合格,達到了規定的標準,就成為正式的部落成員。

這種培養、傳授、交流的活動,就是原始社會的教育活動。這種訓練和考核製度,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考試製度。

除了對年輕人傳授知識和進行考核外,堯也對部落首領的繼承人加以選拔和考核,而且要求非常嚴格。

當時在選擇部落聯盟最高首領的繼承人時,必須征求大家的意見,不能自己單獨決定。而被推舉為最高首領繼承人的人,也不能馬上獲得首領的職位,還必須經過多年的考核、試用。

堯在考慮其接班人時,因自己的兒子丹朱頑劣不堪,不能繼任,希望在親屬中選拔優秀的賢德之人來接替他的帝位。

大臣讙兜曾推薦共工,說他工作能力強,辦事能幹。堯認為共工陽奉陰違,品德不好,沒有同意。又有人推薦鯀,鯀是顓頊的小兒子。那時正好暴發洪水,百姓生活困苦異常,大家建議由鯀去治水,堯覺得通過治水考驗他一下也行,若搞得好,可以重用。結果鯀治水9年,也沒有見成效,堯對鯀失去了信心。

為了尋找優秀人才,堯決定不隻在自己的親族裏找,而是把範圍擴大到其他部落。堯召集四嶽即四個部落酋長,詢問有誰可以繼承自己的職位,他說:“不僅要考察貴戚中的賢人,還要考察隱伏在下麵地位雖然低賤而實際上卻是賢能的人,應該使賢能之人登上帝位。”

四嶽向堯推薦了舜。堯問道:“他的德行怎麼樣呢?”

四嶽回答說:“舜能和父母兄弟和睦相處,以自己孝行美德來感化他們,家庭關係處理得很妥善。家人也都改惡從善,使自己的行為不至流於奸邪。”

堯說:“嗯,這個候選人先定下來再說。”

舜被推舉為繼承人之後,堯對他進行了一係列的考察。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

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

堯以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觀其內”,又派9位男子與舜相處共事“以觀其外”,再以“五典”、“百官”來考核舜。

所謂“五典”,又稱“五教”,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和子孝。試以五典,即試其對五典的認識,看其能否以五種倫理道德教育大眾。所謂“百官”,泛指眾多的官職。試百官,即考核為官之道。

在舜的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賓服,四海鹹頌舜功。他所居住的地方,由於其管理得當,一年成村落,二年成鄉邑,三年成市邑。因品德高尚,在民間威望大。

經過3年的試用、考察,堯發現舜對五典百官之事皆精通。堯見舜能力很強,就在時機成熟時把舜調上來,讓他擔任重要領導工作。

在舜50歲的時候,堯正式退位,把帝位禪讓給舜,代行天子政事。堯退位後8年,因病去世。

堯去世後,舜打算把帝位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但全國的諸侯不去朝見丹朱,卻去朝見舜,有什麼難解糾紛,也都找舜來解決,舜成為了當然的領袖。就這樣,舜61歲時,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登上帝位。

繼承人能否治理好部落聯盟的事務,能否取得廣大成員的信任和擁護,這是關係到部落聯盟能否鞏固與興旺發達的大事。作為繼承人的舜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

舜在擔任攝政時,選賢任能,提拔了禹、後稷等22位賢人。例如,選取禹擔任司空,主管治水;選取契擔任司徒,主管禮樂教化;選取後稷擔任掌管農時的官;選取臯陶擔任掌管刑法的官;選取益擔任掌管山林川澤的官;選取垂則統一管理工匠事務等。

各部門人選確定以卮,舜對他們說:“你們22人都要恭敬地對待自己的職務,時刻想著接受上天的命令並幫助上天治理臣民。每隔3年,我要檢查你們的政績。凡是有功的人,便提拔表彰。凡是有過錯的人,便予以罷免,以示懲罰。”

後來,這22個人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出色地完成了舜交給他們的各項任務,受到了舜的表彰。舜終於完成了堯未完成的盛業。

舜即帝位後17年,在去南方視察各地官員工作時,不幸在蒼梧這個地方去世了。由於舜的兒子商均,也跟丹朱一樣,不能擔當大任,所以舜早就預定好了禹為接班人。舜去世後,禹先是讓位給商均,但也因為諸侯都擁護禹,於是禹正式即帝位。

堯、舜不將帝位傳給自己的嫡係,而是傳給有才能的賢人,這就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禪讓製。由此可見,在原始社會時,凡被推舉為接班人的人,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取得人民的信賴之後,才能繼承帝位。

後世曆代儒家認為,堯舜開啟的禪讓製是一種純粹的道德情操,以至於論史必言堯舜。而堯舜采取的人才考核、試用措施,開啟了我國後世人才選拔製度的先河。

[旁注]

部落聯盟 原始社會後期形成的部落聯合組織,通常由若幹近親或近鄰部落組成,結成聯盟的主要目的在於共同合作出征或自衛等軍事行動。我國古代出現的部落及部落聯合組織,是血緣或近親關係部落之間的聯盟,也可以是不同部落之間的聯盟。這為後來國家的出現準備了條件。

成丁禮 是我國遠古氏族社會時期,為承認年輕人具有進入社會的能力和資格而舉行的人生儀禮,是一個人由個體走向社會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後世儒家將它加工改造為“冠禮”,作為人生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儀禮·士冠禮》詳細記載士之子舉行冠禮的詳細儀節。

顓頊《山海經》、《國語·楚語》說他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後裔,居帝丘,號高陽氏。據說他在位78年,曾經征服九黎族。與黃帝、帝嚳、唐堯、虞舜並稱為我國上古傳說中的“五帝”。現顓頊成為華夏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禪讓 指古代帝王讓位給不同姓的人,如伊祁姓的堯讓位給姚姓的舜,舜讓位給姒姓的禹。這是一種“擬父子相繼、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製度,是對正統王位繼承製的模擬,是上古政治舞台上部族政治激烈角力的結果,目的是讓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機會分享最高權力。

蒼梧 位於現在的廣西東北、西北和湖南南部一帶。據說舜即帝位後去南方視察,在這裏去世。秦始皇南取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3郡,梧州屬桂林郡,也有說屬南海郡。此地在後來曆代地方區劃中將其或置為縣或置為郡等。至清代,蒼梧縣隸梧州府,是梧州府治所。

儒家 又稱儒學、儒家學說,是我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它是中華法係的法理基礎,對我國以及東方文明發生過重大影響並持續至今的意識形態,儒家思想是東亞地區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係。

[閱讀鏈接]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即為人稱揚。後來,堯向四方諸侯之長征詢繼任人選,四方諸侯之就推薦了舜。堯提拔舜管理政務後,舜不負眾望百,使天下大治。

舜帝的子孫以吳興姚氏為正統嫡裔血脈。西漢朝諫議上大夫、京易學博士姚平是舜帝69世嫡孫。姚平是吳興姚氏振興發達之始祖。清代三朝元老重臣並嘉慶朝與道光朝兩朝的禮部尚書姚文田,是舜帝131世嫡係孫。

西周的育才與選士措施

那是在我國商周時期,周武王克商以後,對全部國土進行了行政區劃。天子或諸侯國王所居的都城及其近郊稱為國,郊以外稱為野。居住在國中的是國人,其餘則是野人。國與野的組織形式及教育情況均有定製,開創了周王朝人才培養與選拔的新局麵。

周天子將都城及其近郊劃分為鄉。周有6個鄉,諸侯國大的有3個鄉。據《周禮·大司徒》,其組織形式為:“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裏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

西周的野一部分分劃為遂,其餘封予卿大夫作為采邑。周有6個遂,諸侯國大的有3個遂。據《周禮·遂人》,其組織形式為:“五家為鄰,五鄰為裏,四裏為酂,五酂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

西周的學校設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學,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大學;另一類是鄉學。設在天子或諸侯國王都內的學校稱國學;設在王都郊外六鄉行政區內的學校總稱鄉學。由此可見,西周已具備了較為完備的學校教育製度,有了不同類型和級別的學校。

西周天子或諸侯國王的子女教育大致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6歲至9歲在家中學習,學習簡單的數字、東南西北中等方位名、天幹地支等。第二階段,10歲入小學,學習以書寫、計數、音樂、舞蹈為主。這是沿襲氏族公社訓練孩童要住宿在外的風俗。第三階段,13歲為成童,這時該已入大學。

西周時期的國學,當時稱為“辟雍”、“泮宮”,是貴族舉行隆重的“冠禮”的地方,也是貴族進行重要政治軍事活動的地方,他們常在這裏舉行祭祀和宴會,比賽射箭,選拔和考核武士。

西周國學要求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六藝”,包含6門課程,即:禮、樂、射、禦、書、數。

“禮”是政治倫理課,其考核的內容很廣泛,包括了奴隸社會的宗法等級世襲製度、道德規範和儀節等。《周禮·大宗伯》把禮分為5類: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等。吉禮講祭祀,敬事邦國鬼神;凶禮講喪葬凶荒,救患分災,哀悼死亡;賓禮講朝會過從,使諸侯親附;軍禮講興師動眾,征討不服;嘉禮講宴飲婚冠等喜慶活動。

“樂”是綜合藝術課,其考核的內容主要有六代樂舞等。所謂六代樂舞,包括黃帝時期的《雲門》、堯時期的《大章》、舜時期的《大韶》、夏時代的《大夏》、殷商的《大濩》,加上西周新創的《大武》,簡稱為“六樂”。《雲門》、《大章》、《大韶》、《大夏》屬文舞,要求手執樂器龠和鳥羽翟;《大濩》、《大武》屬武舞,要求手執盾牌幹和斧鉞戚。武舞之中還有一種《象舞》,要求舞者持竿而舞。

據《周禮·春官·樂師》載,周代還有6種小舞:《帗舞》,為祭祀社稷時的舞蹈,要求舞者在柄上紮五色繒帛,持之而舞;《羽舞》,為祭祀四方時的舞蹈,要求舞者持白鳥羽而舞;《皇舞》,為祈雨時的舞蹈,要求舞者頭插鳥羽,上衣飾翡翠的羽毛,手執五彩鳥羽而舞;《旄舞》,為祀辟雍時的舞蹈,要求舞者執犛牛尾而舞;《幹舞》,為祭祀山川時的舞蹈,要求舞者持盾牌而舞;《人舞》,為祭祀星辰時的舞蹈,徒手舞,要求舞者揮袖而舞。

“射”與“禦”是軍事訓練課。當時作戰以戰車為主力。每輛戰車由甲士和徒兵各若幹組成。甲士包括禦者、射手、盾牌手,身穿盔甲,在車上;徒兵步隨。戰車士兵進攻的武器主要是弓箭,所以射箭與駕車是最基本的軍事技術訓練。

據《周禮·地官·保氏》載:射箭的考核標準有5條:“白矢”,要求射者的箭穿透箭靶,露出箭頭,重在考核射者開弓的臂力;“參連”,要求射者第一箭射出之後,接著三箭連發,重在考核射者發射的速度;“剡注”,要求射者矢入箭靶,羽頸高,箭頭低,重在考核射者箭頭鋒利易入;“襄尺”,要求射者禮讓,如君臣同射,臣不得與君並立,須後退一尺,以別上下尊卑,重在考核射者禮讓水平;“井儀”,要求射者四箭射中箭靶,如“井”字形狀,重在考核射者箭法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