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期——王朝興衰3(3 / 3)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鹹海以西的西亞一帶,南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包貝加爾湖至北冰洋以下一帶,總麵積達1251萬平方千米,還有很多可不算。

唐朝周圍守邊的少數民族很多,為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於、北庭六大都護府。

在軍事上,軍力強大是唐代的一個鮮明的特點。當時唐朝在亞洲軍事製度,經濟和科技的優勢都是取得戰績的基礎。唐朝是秦漢以來第一個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耕地麵積和糧食產量都有提高。官倉存糧接近一億石。人口也大幅度增長,比如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8000萬之多。

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製茶業。

唐朝的科技和文化興旺發達。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他們的詩成為了我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

在繪畫方麵,唐朝吳道子、閻立本、張萱和周昉等,都堪稱一代大師,影響深遠。

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顏真卿、柳公權、張旭和懷素等,各自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書體,很多作品成為後世臨摹的範本。

唐朝由於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那時的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製與文化等方麵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

此外,641年,唐太宗派人護送文成公主到吐蕃,與讚普鬆讚幹布結婚。唐蕃結親,唐朝的先進文化傳到了吐蕃。794年,唐朝與南詔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大唐王朝,曾以其恢弘氣度和開放胸懷書寫了我國曆史最為強盛的一頁,令無數後人追懷仰慕不已。大唐近300年的曆史,有著無數的故事,承載著大唐帝國的滄桑和輝煌。

回望大唐,讓我們感動和驚奇;展望未來,讓我們充滿信心,中華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必將會在人類曆史上再造輝煌!

[旁注]

玄武門之變 626年7月2日由李世民在唐王朝首都長安城,即今陝西省西安大內皇宮的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結果李世民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得立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

節度使 官名。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後來,節度使成為正式的官職。

藩鎮割據 唐代安史之亂後出現的中央集權削弱、藩鎮強大、互相爭戰的局麵。他們互相攻伐,或聯合對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屢圖削弱藩鎮,收效甚微。此局麵延續近兩個世紀,至北宋初結束。

都護府 “都護府”源自西漢宣帝設在烏壘的西域都護府,統領大宛極其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遊牧行國。唐朝統一西域,設立安西、北庭、昆陵、蒙池等都護府,疆域不僅包括今新疆在內的西域,更達裏海之濱。

初唐四傑 是指我國唐代初期4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四傑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他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餘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

南詔 是我國唐朝時代西南部的奴隸製政權,國境包括今日雲南全境及貴州、四川、西藏、 越南、緬甸的部分土地。由蒙舍詔首領皮羅閣在738年建立,902年權臣鄭買嗣推翻蒙氏南詔,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長和”。

陳子昂 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梓州射洪,即今屬四川省人。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光宅進士,曆仕武則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遺。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獄中。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僧一行 俗名張遂。生於唐代時魏州昌樂,即今河南省南樂;一說巨鹿人。諡號“大慧禪師”。唐代傑出天文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線緯度一度之長,編製了《大衍曆》。他也是佛教密宗的領袖,著有密宗權威著作《大日經疏》。

孫思邈 (581年~682年),生於唐代時京兆華原,即今陝西省耀縣。唐代著名的醫師與道士。作品有《千金方》、《千金要方》等。是我國乃至世界史上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千餘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崇拜。被後人譽為“藥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吳道子 又名道玄,畫史尊稱吳生。生於唐代陽翟,即今河南省禹州。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初為民間畫工,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代表作品有《天王送子圖》、《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維摩詰像》等。

柳公權 字誠懸。生於唐京兆華原,即今陝西省銅川市。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自創“柳體”,民間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代表作品《神策軍碑》等。

李世民 (599年~649年),隴西成紀人。唐朝第二位皇帝,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尊號“天可汗”,廟號太宗。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書法家和詩人。開創了我國曆史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唐高宗 (628年~683年),李治,字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諡號“天皇大帝”,廟號高宗,葬於乾陵。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也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

武則天 (624年~705年),字“曌”。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諡號“則天大聖皇後”。後世所稱“則天武後”或“武則天”即是由此諡號而來。政治家和詩人。武則天當政時期,被史界稱為“貞觀遺風”。

唐玄宗 (685年~762年),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親竇德妃。唐玄宗也稱唐明皇,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我國曆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黃巢 (820年~884年),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由他領導的這場大起義摧毀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軍閥割據混戰的黑暗社會的僵死局麵。為社會由分裂向統一過渡準備了條件,從而推動了曆史繼續向前發展。

文成公主 (625年~680年),唐朝皇室遠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她聰慧美麗,自幼受家庭熏陶,學習文化,知書達理,並信仰佛教。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親吐蕃,文成公主對吐蕃貢獻良多。

[閱讀鏈接]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

有個大臣建議,不滿18歲的男子,隻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詔書卻被魏征扣住不發。

唐太宗很生氣。

魏征說:“把湖水弄幹捉魚,雖能得到魚,但是到明年湖中就無魚可撈了。如果把那些身強力壯、不到18歲的男子都征來當兵,以後還從哪裏征兵呢?國家的租稅雜役,又由誰來負擔呢?”

良久,唐太宗說道:“我的過錯很大啊!”於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詔書,免征不到18歲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