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時期——朝代頻替1(1 / 3)

近古時期——朝代頻替1

從五代十國至元代是我國曆史上的近古時期。五代十國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是“王朝”,但作為唐宋之間的一個特殊時期,它們同樣是我們不能繞開的。宋朝的滅亡在於民族的劣根性。當權者短視、貪婪、懦弱,以至於在風雨飄搖中滅亡。如此,其意義更具警醒性。

元朝的統一是兩大文明碰撞的結果。元朝不能包容百家,不能自強不息,這個民族和他的文明隻能塵埃落定。但正因為有了遊牧民族注入的活力,中華文明沒有在發展到巔峰後迅速消亡。

短暫割據的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一般又簡稱五代,起止時間是907年唐朝滅亡至960年宋朝建立。

唐朝滅亡之後,相繼在中原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在西蜀、嶺南、河東等地出現的10多個軍事勢力,合稱五代十國,是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曆史時期。它們在短暫的割據後,融入到我國曆史長河之中。

我國古代以正統史觀為主,因五代建立於中原地區,占據著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區,以正統自據,故後來的史學家著五代史。五代為期54年,有8個姓稱帝,共14君。

十國及其餘政權為割據勢力,與五代並存,但各存在時間長短不一,如吳越,割據於唐亡以前,直至五代結束後才為北宋所滅。

先來看五代政權更迭的情況。

自黃巢之亂結束後,唐朝名義上還存在20餘年。但朝廷威權這時更加衰微,新舊藩鎮林立,戰爭不休。國家分裂的傾向日益明顯。

907年,朱溫滅唐稱帝,是為後梁太祖,國號梁,史稱後梁,改元開平。五代時期自此正式開始。

朱溫本是黃巢的大將,降唐後受封為宣武節度使,據守汴州。此後,他逐漸攻占了蔡、徐、鄆、曹、齊、濮等州,掃除了今華北許多割據勢力。

903年,又戰敗稱霸秦隴、挾持唐昭宗的李茂貞,消滅了長期掌握朝廷軍政大權的宦官集團。中唐以來的強藩魏博、成德也因戰敗歸附朱溫。後梁建國以後,除今山西省大部和河北省北部外,基本統一了黃河中下遊地區。

912年,朱溫為其次子朱友珪所殺。次年,第三子朱友貞平亂後,即帝位。此後,後梁連年用兵,徵斂苛重,國勢日衰。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即位,是為莊宗,改元同光,國號唐,史稱後唐。同年,他派兵南下,攻占開封,梁末帝朱友貞自殺,後梁亡。後唐統一了華北地區。不久,後唐遷都洛陽。925年,後唐又派兵60000人攻滅前蜀。

但李存勖寵任伶官、宦官,朝政不修,又任用租庸使孔謙敲剝百姓,統治出現了危機。

926年,魏州驕兵發動叛亂,後唐莊宗李存勖在一片混亂兵變聲中被殺。其後,國內陷入混亂狀態。

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他乘後唐內亂,於936年夏向契丹稱臣,並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以幽薊16州為代價換取契丹援助。

11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冊立石敬瑭為帝於太原,是為後晉高祖,改元天福,國號晉,史稱後晉。閏十一月,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亡。

937年,後晉遷都汴州,3年後升為東京開封府。

石敬瑭除割地外,還歲貢絹30萬匹和其他玩好珍異之物。942年,石敬瑭死,侄石重貴繼位,史稱“出帝”或“少帝”。他在主戰的景延廣等人影響下,對契丹頗不恭順。耶律德光便在降將趙延壽等人協助下,與後晉交戰5年。

946年12月,契丹軍攻下開封,俘虜石重貴,將其北遷,後晉滅亡。

劉知遠是後晉的河東節度使。當後晉與契丹交戰時,他廣募士卒,有步騎50000人,聲言防備契丹,但卻按兵不動。待遼帝將出帝遷往北方後,他於947年2月在太原稱帝,是為後漢高祖,仍用天福年號。

隨後,他統兵南下,定都開封,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

劉知遠死後,護國、永興、鳳翔三節度使連衡抗命。後漢雖出兵討平,朝廷內部的將相衝突又趨激化。950年冬,隱帝劉承祐不甘受將相所製,殺楊邠、史弘肇、王章等權臣,又派人去謀害鄴都留守郭威。

郭威當時出鎮鄴都,督撫諸將,北禦遼國。隱帝殺他未成,郭威遂引兵南下,攻入開封,隱帝被亂兵所殺,後漢亡。

951年正月,郭威即帝位,是為後周太祖,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仍都開封。後周從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麵進行了一係列改革,開始改變中國北方的殘破局麵。

955年,後周世宗柴榮出兵擊敗後蜀,收複秦、鳳、成、階4州此後,又親征南唐,得淮南、江北14州。

959年,又收複了遼占領的莫、瀛、易州。同年,柴榮病死。次年,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北宋。

先來看十國政權更迭的情況。

唐朝末年,王建據有西川,後又取東川。903年受唐封為蜀王,占地北抵漢中和秦川,東至三峽。907年,王建稱帝,建都成都,國號蜀,史稱前蜀。

蜀土十分富饒,但自918年後主王衍繼位後,蜀國朝政濁亂,賣官風氣盛行,賦斂苛重。925年,莊宗派兵攻滅前蜀,任命董璋為東川節度使,孟知祥為成都尹、西川節度使。

孟知祥訓練兵甲,後攻取東川,殺董璋。933年,後唐封他為蜀王、東西川節度使。次年,孟知祥稱帝,建元明德,重建蜀國,史稱後蜀,仍建都於成都。

同年,孟知祥死,其子孟昶繼位。契丹滅後晉之際,後蜀又得秦、成、階、鳳四州,擁有前蜀的故地。孟昶統治後期,君臣奢縱無度。965年,為宋所滅。

唐朝末年,楊行密據淮南28州,902年受唐封為吳王,都廣陵,傳四主。當時,大將徐知誥掌握大權,他訪求賢才,杜絕請托,減輕賦斂,20餘年間休兵息民,國家得以富強。

937年,徐知誥廢吳帝,自己稱帝,國號大齊,改元升元。次年改姓名為李,改國號唐,史稱南唐,都金陵。

南唐占有今江蘇、江西省和皖南、鄂東南等廣大地區。李對外結好鄰邦,對內整飭朝政,並禁止壓良民為賤民,派人視察民田,按肥瘠分等收稅和調兵派役,史稱江淮之地,“頻年豐稔”。

943年,李死,其子李璟繼位。958年,李璟獻江北、淮南14州。稱臣於後周。961年,李璟死,子李煜即位,是為後主。975年,宋發兵南下渡江,攻破金陵,後主李煜被俘,南唐亡。

錢鏐在唐末占據浙西地區。後來,他吞並浙東,占有兩浙10餘州之地。唐昭宗任他為鎮海、鎮東節度使。907年,後梁封他為吳越王。

吳越國土狹小,北鄰強大的吳。錢鏐戒約子孫,世代交結中原朝廷,借以牽製吳和南唐的侵擾。錢氏統治的80多年間,吳越地區相對安定,經濟繁榮。

978年,錢俶納土入朝,吳越亡。

王潮、王審知兄弟在唐末占有福建全境,唐昭宗任王潮為節度使。909年,後梁封王審知為閩王。王審知統治近30年,他力行節儉,輕徭薄斂,境內富實安定。

審知死後,國內常有亂事,政局非常不穩。閩政權的繼承者都崇信道教巫術,他們大興土木,除了蓋宮殿外,還營造了許多工程浩大的道觀。費用不足,便公開賣官鬻爵,橫征暴斂。945年,閩為南唐所滅。

馬殷在唐末占有潭、衡諸州,被任為湖南節度使,進而占有桂管的梧、賀等州。907年被封為楚王,在長沙建宮殿,專製一方。馬殷死後,諸子紛爭,政刑紊亂。

951年,南唐發兵滅楚。

唐朝末年,嶺南東道節度使劉隱,逐漸平定割據勢力。以後,據有西自邕州、東至潮州的嶺南廣大地區。

917年,其弟劉岩稱帝,國號越,不久改稱漢,史稱南漢,都番禺。劉岩及其繼承人都殘暴荒淫。

971年,南漢為宋所滅。

907年,後梁大將高季興被任為荊南節度使,駐守江陵。924年後唐封他為南平王,所以荊南又稱南平。荊南原有地8州,唐末,多被鄰道所占。高季興割據後,南平僅占有荊、歸、峽三州,在十國中最為弱小。其統治者隻有向四周稱帝各國稱臣,求得賜予。

963年,南平為宋所滅。

951年,當郭威滅後漢帝稱時,劉知遠弟太原留守劉崇也占據河東12州稱帝,仍以漢為國號,史稱北漢。北漢土瘠民貧,賦役繁重。統治者結遼為援,守境割據。979年,宋兵攻克太原,北漢亡。

上述五代十國隻是稱其大者,事實上還有不少割據政權。

如李克用稱晉王於河東,建立的獨立晉國,是後唐的前身;劉守光建立的燕國於河北北部,史稱“桀燕”;李茂貞稱岐王於鳳翔,建立了獨立的岐國;黨項羌拓跋氏雄踞夏、綏等地,即定難節度使,成為西夏王朝的前身。

此外,在沙州有歸義軍曹氏政權;在甘州、西州有回鶻可汗,史稱甘州回鶻、西州回鶻;今新疆地區還有於闐等國;今青海、西藏一帶有陷於分裂狀態的吐蕃;今雲南省先後出現了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等,都是南詔政權的延續。

在東北有建國於盛唐時的渤海國;居住在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契丹族,在唐朝滅亡的同年,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八部,勢力日強,916年建立契丹國。後唐時,契丹攻滅渤海國,南向爭奪中原。947年,改國號大遼,改元大同。自此以至於北宋,一直與中原王朝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