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道德經》與企業細節管理(1 / 3)

第五篇《道德經》與企業細節管理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化,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企業經營邁入了向精細要效益的時代。精細不僅是產品質量的保障,更是國民整體素質提高的前提。細節,持之以恒地要求文化的細節決定一個國家的管理水平。細節問題既與全社會的心態、國民的基本文化素質有關,也有其深刻的民族文化背景。任何一個長青的企業或是知名品牌的後麵都是激情、質量、精益求精。細節是決定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製定了符合宇宙規律、符合人類福祉的企業使命後,企業領導人更多的精力就是放在把使命貫徹在企業的細節之中,細節決定企業的管理水平、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壽命及贏利能力。

現代人已經習慣了向外看、在表層上看,評價企業時往往看到的是“大”、“強”,外形和數字成了評價企業經營的標準。而老子的智慧卻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的存在都源於“道”無形的能量;而一切大的事業都源於小的細節。在人們注目與外部感官刺激、物質誘惑的今天,更應該知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道理,把握這一規律,才能成就偉大事業,否則急於求成隻能以失敗告終。基業長青的企業需要有符合天道、天德的使命和價值體係,然後把大的願景細化到企業的運行當中,從細小、柔弱開始,並能夠把這些軟實力製度化到企業的細節中,代代相傳。研究細節的汪中求說過:“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製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

本文僅針對老子“反其道之動”的智慧來談論企業強大背後的精細基礎,希望對中國今天的浮躁和企業的盲目求大有所借鑒。

有形萬物的根本是小得看不見的道本源

原文: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32章)

譯文:道本源能量質樸而沒有名稱,他的本性純樸自然,他雖然小不足見,但整個顯現的宇宙萬物都在它的顯現轉換中。侯王若能掌握持守此先天之道,萬物治理井然有序。道在宇宙間,猶如江海,一切河川溪流都歸源於它。

老子此處提示了我們以下幾點:

1.道小不可見,但是宇宙間的一切都在其運行之下,領導者若能體悟到道本之源的規律,並應用到企業管理之中,一切都會平衡、協調。

2.對於這種能量人類都實實在在地感知到其存在,而恰恰是因為無法用“五官”去真實見到,才用圖騰和宗教形式來把它再現出來。任何一個民族,甚至是今天一個很偏僻的與世隔絕的小部落,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哪裏一定有一個圖騰或是一種精神上的信念,用來為這一社區、部落提供一個精神上的支柱。企業的文化根源也同樣源於此。

3.老子教導我們“無”與“有”是一對統一體。要想在物質層麵有所創建,首先在“無”處下做功夫。我們說的“無”就是源於“道”本源的“正思維”、“正理念”,而這一“正”的思維與觀念也同樣源於人類所敬畏的天道和天德,有了“正”的根本,我們才學會了做人、齊家、創業、治理國家,達到地球的和諧與平衡。這一“正思維”的標準,更明確地說,就是人的行為、企業的治理要符合自然的規律,要符合人類的福祉和地球的和諧與平衡。

4.“小”與“大”、“弱”與“強”是一對立統一體。要想有“大”、“強”的結果,首先要關注的是“小”和“弱”,如果在小的細節方麵做足了功課,“大”和“強”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2011年10月份,我去瑞士日內瓦出差,有幸受邀出席國家駐聯合國大使官邸晚宴。晚宴上有個不起眼的瑞士老頭坐在我的旁邊。大使夫人向我介紹他是著名的PP、“百達翡麗”世界名表的長輩、股東,曾經主掌過人人皆知的企業“百達翡麗”,頓時讓我對身邊的這位老人肅然起敬。於是我再三向他請教管理這家企業的經驗,老人很謙虛,說沒什麼可介紹的。在我的堅持下,老人講了一個小故事。一次老人在廠裏巡視時,看到一個技師無精打采,就過去對他說:“你一定有什麼煩心的事,具體是什麼我不想知道,但可以看出你很不高興。這樣,我放你假,工資照發,直到你開心時再來上班。”技師半信半疑,老人就對他說:“表也是有生命的,你情緒不好就會把它轉加到表的生命中去。你放心休息去吧。”從此,廠裏就有了不成文的規定:技師們可以不講任何理由,心情不好時可以不來上班,工資照發。這大概就是“百達翡麗”的秘訣——表也是有生命的,如此他們才可以號稱他們的表可以世代相傳。

“百達翡麗”的哲學與老子是完全相符的,老子認為有形的萬物時刻都在生與死的循環之中,知名品牌則把產品都看成是有生命的。

注重細小的過程,自然有好的結果

原文: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64章)

譯文: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裏的遠行,累積於每個腳步。

從老子的智慧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

1.宏大的基礎是細節和細小,隻有從小做起才可能有宏大的改變。

2.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有了正確的過程和細節執行與實施,期望的結果是必然的;相反整天喊著隻看結果,而忽視細節、質量,失敗的結果也同樣是必然的。

3.再好的戰略,也必須落實到每個細節的執行上,細節造成企業間、品牌間的差距。

4.細節要落實到人,要有一整套製度的約束,企業做大、做強,要靠每一位管理者、靠每一位員工素質的提高。

5.大處著眼,細處入手,企業的發展要高瞻遠矚,視野要高,胸懷要大;企業的管理與執行要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張瑞敏是中國當代深悟道德經的企業家,是將其老子智慧很好地詮釋在海爾管理上的人。他說:如何做事有一個老師——孔子的《論語》;如何做人有一個老師——老子的《道德經》;如何參與經營、進入市場,還有一個老師——孫武的《孫子兵法》。在管理實踐中,張瑞敏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管理思想融會貫通,“兼收並蓄、創新發展、自成一家”,創造了富有中國特色、充滿競爭力的海爾文化。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個人都麵向市場的市場鏈管理,到“人單合一”的發展模式,再到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張瑞敏在企業管理上不斷創新贏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評價。到2009年為止,先後有美國的哈佛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共做了16個案例,涉及企業兼並、財務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麵,特別是頗具權威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為海爾做的“市場鏈”案例已被納入歐盟案例庫。信息化時代,海爾開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著力打造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被管理界稱為是“海爾的信息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