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道德經》與企業團隊建設
現在人們越來越多地重視企業核心團隊的打造,以求做大、做強及更好發展。其實這個課題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人類有始以來就存在。原始氏族部落的首領,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讓部落所有的人免於饑寒交迫,免於外來族群的侵略、奴役和殺戮。因此,各部落自發選舉有能力、有威望的賢能之人來擔任頭領,確保族群的生存與持續發展。而他們選舉頭領的標準,則是依據他們所感知的自然力量的品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大公無私。原始部落的人深知頭領品德的重要性,頭領的素質決定了他們的生與死,領導與被領導始於“信任”,信任是人類組織的第一基礎。
談到現代企業管理團隊的建設,其根本也還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是最大的生產力,管理的最大效果就是要達到全員在理念上的認同。部落如此、邦國如此、宗教如此、軍隊如此、企業如此,家庭也是如此。所以現代企業管理要突破通過人、財、物而達到最大效率的限製,進入到在思想上形成一個鐵的團隊,管理上才上了一個層次,也才有了企業持久發展的基礎。
下麵就團隊的核心理念的根源、凝聚力、團隊的組合、思想的交流及核心理念的貫徹執行等四個方麵進行探討,以求從老子的智慧中探尋一條如何建立企業團隊的實用方案。
團隊建設的基礎為道合
原文: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
[譯文]:道本源能量質樸而沒有名稱,它的本性純樸自然,雖然小不足見,但整個顯現的宇宙萬物都在它的轉換中。侯王若能掌握持守此先天之道,萬物治理井然有序。宇宙間陰陽相和,百姓將無須強加號令也會自然和諧相處。
老子在此明確提出:宇宙間有一種人類看不見、摸不著的自然能量,雖然這種能量小不可見,但它卻主宰著世間的萬物。人類所有的文獻中隻有老子把它命名為“道”,並係統地描述了這種能量的運作形態。老子在《道德經》中進一步闡明自然的“道”和“道”的品行“德”。《道德經》是對宇宙根本規律的描述,是對天道和天德的根本解釋。根據老子的宏論,人類是來感悟天道和天德的,人類的領袖是從天道和天德中感悟到核心價值、品德根本和使命的。
應用到現代企業管理團隊建設上,企業的創始人要找到個人的使命,並把個人的使命放大到一個企業組織中,激勵團隊成員共同去實現這一使命,並使得團隊每一個人的價值通過這一企業使命得以實現。
談到團隊建設,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團隊的價值觀,也就是要解答“我們是誰?我們的組織為什麼要存在?”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團隊發展的基礎,決定企業存亡。企業的發展在管理層麵上是一個變與不變的平衡:即企業的使命是不變的,由此而發展出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願景、企業文化、企業方向,這些也是相對不變的;而企業的經營模式、組織結構、產品的更新、銷售渠道等等,則需要不斷地順勢而為,並率先創新,這樣才可以形成企業的良性循環,曆經領導人更迭、產品的更新換代、經濟的循環周期、金融的繁榮與危機而仍能可持續發展。
從此圖中看出,企業的使命是團隊建設的基礎。但是企業的使命又是從何而來的?隻有回答了這個問題,才可以知曉如何去挖掘企業的使命,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團隊,使人生之旅放出光彩。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尋找一個使命、建立一個團隊,但反過來卻可以說其實每個人都有這個路徑,並通過挖掘使自己具有相應的領導能力。企業的價值觀是建立團隊的重要基石,誌同道合基礎上謀求企業的發展才可能事半功倍,而這一核心價值最初源於企業老板的個人價值觀和修養。一年前,一家私企老板請我去講《道德經》與企業管理,以謀求公司員工素質的提高。接受前我側麵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發現公司人浮於事、紀律渙散;再深究一下原因,方知老板坐著幾百萬的豪華車,整日超豪華接待、通關係,可員工卻4個月沒開工資了。我大驚,婉言拒絕了他,並向他說明了問題所在。
實際經營中,也遇到一個合作方理念不同的案例。前不久我公司涉及一個地產項目,是某市位置很好的一塊教育用地,有很多公司感興趣,去市裏談,都沒有什麼結果。原因是該市要求把國際上知名的酒店管理學院請進來。我公司在國外、國內都從事過教育地產的投資,對國外的教育資源也比較了解。先後幾次到日內瓦談,終於談妥可以聯合辦酒店管理高級培訓、研究生課程等,對方也到實地進行了考察,並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國家教育規定和該市的需求,需要有當地一家院校也加入,以便提高當地教學質量和國際接軌。為了完成市裏的要求,我們反過來和外方談能否完成一個三方協議,得到的答案是不可以。外方講他們開展的酒店教育基於實用及操作上,他們傳授得更多的是酒店的運營和實際操作,培養的是實用人才。我們去這家學院考察也確實看到了它的獨到之處,學校不大,但處處可見其獨具匠心之處。學校裏有從市場上去買菜、到廚房的各個環節、各類名酒品嚐操作場所、實習餐廳、實習酒店等。學校辦公樓一進去就是一個酒吧和三個餐廳,統統都是教師帶領學生們來實際經營,也難怪成就了酒店管理一流學院的盛名。而中方傳統的學校把一切都放在了書本上。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酒店業在中國近年來變化得更快,可培養酒店業人才的院校卻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遲遲不變,或變化很小。外方明確地指出兩個不同的理念和辦學宗旨無法融合,而改造起來十分費力,即使是在硬件上、課程上改變一些,也無法形成本質上的改變,取得應有的效果。於是,我們也隻能在原來的方案上作了大幅改變。由此可以看出理念的融合是一切的基礎,硬件再好,理念不對,產出的結果自然不對。我們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管理方法等還是要在理念上多下功夫。道不同,不相為謀。
建立團隊是企業領導的首要責任,要知人善用,用人的標準要符合企業的核心理念。企業的領導人,特別是高級領導人的重心不是日常的瑣碎管理,而是企業的核心理念的鑄就,並把這一理念不斷地強化到企業治理的方方麵麵。在團隊建設方麵,企業的領導就是要選拔獎勵符合企業理念又有能力的人,讓這些人到合適的崗位上,充分地發揮他們的潛力。而反過來則是要清除那些不符合企業理念的人,即便是業務能力強,但對企業的核心理念並不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