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道德經》與企業細節管理(3 / 3)

毀滅往往發生在過程中細節管理的鬆懈

原文: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64章)

譯文:常人做事,經常在即將成功之際而敗,若能謹慎如初,就不會有失敗的結果。

老子此處講的是整個過程中的細節的把握、細節的執行要貫徹在企業的整個過程中,而把細節製度化是企業管理高低差別所在。特別是在即將結束時,更要保持警惕,不能有任何鬆懈,很多的事業都是因為最後階段的放鬆而萬劫不複。老子還說過一句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句話同樣對企業的製度建立和執行有著指導意義,企業的製度要覆蓋全麵、全過程,鏟除任何漏洞。

我們從此可以感悟出細節的製度化、全麵化的幾個要點:1.企業的細節必須形成製度化,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落實到結尾,用製度管人。2.高管層:整理和明確經理崗位工作要點。3.管理層:製定和貫徹係統而細化的規則。4.職員層:設計和掌握基礎管理工具。5.魔鬼在結尾的鬆懈,企業細節的堅持往往在結尾階段產生粗心大意,一個小小的失誤導致滿盤皆輸的敗局。

中國有個“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成語,說的就是因小失大,小小的漏洞導致大壩毀掉的結局。1995年2月26日,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宣布了一條震驚世界的消息:巴林銀行不得繼續從事交易活動並將申請資產清理。10天後,這家擁有233年曆史的銀行以1英鎊的象征性價格被荷蘭國際集團收購。這一在全球範圍內掌控270多億英鎊資產的巴林銀行,竟是毀於一個年齡隻有28歲的尼克·裏森之手。尼克·裏森是英國一個泥瓦匠的兒子,從未上過大學。1987年,他加入摩根斯坦利,成為一名從事清算工作的內勤人員,其職責是確保每筆交易的入賬和付款。裏森於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貨交易員時,巴林銀行原本有一個“99905”的“錯誤賬戶”,專門處理交易過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錯誤。這原是金融體係運作過程中正常的技術手段之一。倫敦總部要求統一使用原來的99905的賬戶來與倫敦總部聯係,但裏森已經建立的88888錯誤賬戶,卻沒有被銷掉。就是這個被忽略的“88888”賬戶,裏森利用“88888”賬戶掩蓋失誤。幾天後,由於日經指數上升,損失6萬英鎊,裏森決定繼續隱瞞這筆損失。結果損失越來越大,以至於一發不可收拾,走上冒險賭博之路,裏森帶來的損失達到8.6億英鎊,這是巴林銀行全部資本及儲備金的1.2倍,最終把巴林銀行送進了墳墓。

一個銀行的區級職員就能將一個世界級銀行毀滅,對管理細節的忽略是導致這家古老銀行倒閉的主要原因。

先易後難

原文: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63章)

譯文:解決難題要從容易處入手,實現宏偉的目標要從具體的小事做起。策劃一件難事,要從容易的地方開始;完成一件大事,要從細小的地方做起。因此真正悟道的人把握道德本原,避開世俗的大而惑,最終卻能成就博大無邊。輕易許諾,必然寡信於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然遭遇很多磨難。因此,聖人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不敢疏忽自大,這樣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題。

老子此處強調難與易、大與細是相對的,應用到企業管理,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1.解決難題要從容易處入手,策劃一件大事要從容易處下手。2.完成偉業,必須在細小處開始。3.主觀把事件看的很容易,必然遭到更多磨難。4.感悟自然規律的人認真對待每件事,從細處、小處入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5.要把重視細節、將小事做細培養成一種習慣。

如果沒有良好習慣為基礎,任何理想的大廈都難以建立起來。而習慣恰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細微之處不斷積累所形成的。企業要關注相對容易的細節,把大和難溶解在持之以恒的精細當中,細節成為效率的基礎和前提。

豐田汽車公司是世界汽車業巨頭之一,也是世界上利潤最高的企業之一。它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生產模式,被稱為“豐田生產方式”。豐田公司對浪費作了嚴格區分,將浪費現象分為以下七種:1.生產過量的浪費;2.窩工造成的浪費;3.搬運上的浪費;4.加工本身的浪費;5.庫存的浪費;6.操作上的浪費;7.製成次品的浪費。

這就是豐田公司的精細!如果不是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精益求精,完全不可能達到這種效果。對於一個日產9 000多輛汽車的大公司來說,裏麵凝結了多少瑣細、艱苦的勞動。

豐田的理念是:上帝與細節同在,同等級企業的競爭在細節。

進入微利時代,企業家們除了賺錢的思路、觀念需要及時進行調整、轉變、更新外,還講究在節省成本、精細管理上下功夫。微利時代,注重細節是商家的核心。中國經濟在經曆WTO、APEC、申奧成功等一係列大事件以後,國際化進程大大提速,國內大小企業也都麵臨著重新洗牌的市場格局。如何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是每一個企業麵臨的重大課題。今後的競爭將是細節的競爭。企業隻有注意細節,在每一個細節上做足功夫,建立“細節優勢”,才能保證基業長青。

在企業戰略和戰術、宏觀和微觀的平衡之中,當今的企業領導應該從幾個方麵考慮:

第一,企業的每一個員工把本職工作做到精細。

第二,企業的戰略要融到企業的細節中,並使之製度化。再好的戰略沒有細節的執行都等於零。細節的執行在基層,如何在基層執行細節是企業高層的首要責任。

第三,企業細節的執行決定了企業本身素質的高低,也可以說今天企業的競爭在於細節,在於能夠完成細節的人。

願我們的企業界人士在新的環境下,學習老子智慧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易到難的自然規律,在企業的精細過程上下功夫,實現從粗到細、到精的轉變,成就一批優質企業、精美的產品服務全人類,同時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的國民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