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道德經》與企業誠信之本(3 / 3)

滄海桑田,100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道輾轉賣過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主人,但孩子的陵墓仍然還在那裏,它依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被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為格蘭特將軍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

又一個100年以後,1997年的時候,為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裏。那時,剛好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100周年,也是小孩去世200周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信譽無價 要向保護你的眼睛一樣保護信譽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81章)

譯文:誠實可信的言詞淳樸而不華麗,華麗的言詞並不誠信。善良的人不用巧辯,能言善辯的人不善良。真正悟道的人不賣弄後天的多學,賣弄博學智巧的人沒有體悟宇宙的大道。

老子此處告誡我們,誠信的語言不華麗,而華麗的語言必然偏離誠信根本。同樣善良的人不善辭辯,而善變的人不一定善良。應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從中體悟:

1.誠信不需要華麗的外表,過於裝飾必失去誠信的根本。

2.一切品牌的後麵首先是企業和產品的信譽。

3.消費者認同企業,產品才可以有一個飛躍,才可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4.堅守誠信有時要吃小虧,占大便宜,誠信是企業長青的基石。

5.信譽是企業永恒的課題,需要永續的經營,非一日之功。

美國金融危機不久,巨額金融詐騙案的主角、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浮出水麵,他承認從20世紀90年代初便開始以經營證券業務為由欺騙投資者,在20多年的時間裏,他詐騙了數千名的投資者,詐騙金額高達500億美元,這是美國曆史上詐騙金額最高的一個案件。麥道夫也將麵臨最高150年的監禁。

麥道夫騙局的手段就是營造了極好的個人魅力光暈。首先,麥道夫以善和行為和“白璧無瑕式”投資外殼包裹自己。騙局揭穿之前,麥道夫口碑很好,喜歡捐助,並聲稱他本人追求完美無瑕的從業記錄,致力於公平交易,並保有高尚的道德標準;信任他,你就會得到每月1%~2%的穩定回報。這些鮮亮的外殼確實吸引了華爾街的分析師和大批投資者。其二,用神秘投資技術產生的神秘感包裹自己。麥道夫吸引投資的苛刻條件是,如果你想投資於麥道夫,那麼請你不要問他關於投資的任何問題。至於為什麼在別人不賺錢的歲月裏,他可以賺錢,麥道夫則用幾個字簡單作了解釋:“內部消息。”很多精明無比的專業投資人士也被“內部消息”這幾個字輕而易舉蒙蔽。在熠熠生輝的外殼下,很多的蛛絲馬跡泄露出來,高傲的華爾街對之視而不見。麥式騙局直到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才曝光於天下,這是對華爾街監管者的極大諷刺。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筆者就發現北美各大商場商品出售後可以30天內無條件退貨,不用講任何理由。這是一種雙向的誠信,前提是商家和消費者都具有誠信的基本素質,同時這也標誌著一個國家國民的誠信基礎。西方一直以來實踐的“CreditBureau”(信譽評估體係)也值得我們借鑒,現代社會需要建立公平中立的信譽評估體係,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係統查到公民、企業的信譽記錄和信譽評級,以便在商業交往中參考。實際上在西方,信譽記錄差或失去信譽記錄的人在經營和生活中會受到極大的限製,每個人對自己的記錄都十分關注。

我自己曾經親身感受美國企業的誠信。15年前,我獨自開車從美國中部到加拿大的溫哥華,第一天就出車禍了,好在車毀人未亡。ALLSTATE保險公司當即打電話過來,一定堅持要我做全麵的醫療檢查,並說明會承擔一切醫療費用。奇怪的是車全部毀了,可身上一滴血都沒有。待幾天後我到達溫哥華時,一張支票已經寄到我給的地址,全額賠償,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商業誠信的價值。而更有趣的是,我因車出事,心慌意亂,開著又花800美金買的舊車到西雅圖時才發現我換的8 000加元現金不見了,認真回想一下,原來車禍後我把放現金的筆記本一同放在住的小旅館床底下。不得已拿起電話,找到小旅館的經理,好在還留了張他的名片。他接電話後,我讓他拿著電話到我住過的房間,翻開床墊。他告訴我找到了本子和現金,7天後他把本子和錢一同寄給了我。從這兩件小事上我深刻體會美國商業誠信的基礎,而我國近年來接連出現的毒奶粉、瘦肉精,以及近日出現的毒膠囊等讓人震驚,這不僅僅是商業道德的問題,而是一個民族的根本素質的大問題了。

就當今中國企業管理而言,在市場世界化、全球化的時代,國內有些企業牽涉到失信的現象尤其多,如弄虛作假、坑蒙拐騙、假文憑、惡意欠款、逃廢債務、投機作弊等。種種欺詐的現象,暴露了社會信用體係存在的諸多問題。“誠信”已成為時下中國人最為稀缺的一種資源,誰擁有它並進行認真的經營管理,誰就會成為一個成功者。

企業持續不斷的進行誠信投資,而又源源不斷地得到誠信回報時,企業就形成了自己的誠信品牌。品牌是企業在誠信方麵長期大量投入的結晶。海爾今天的品牌是始於張瑞敏砸掉不合格的冰箱,而今天這一誠信之舉直接為海爾帶來更大的回報和收益。我們平常所說的“老字號”、“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是企業誠信在市場中的折射影像,是企業經過多年甚至幾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場考驗才得來的,同樣也是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

綜上所述:誠信是經商之魂,商人的誠信是一種態度和理念。企業經營成本管理與誠實守信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誠信也是公平機製得以順利運行的前提,如果群體內部互相之間無誠信可言,那麼群體內部之間就難能獲得信任。誠信與公平互為保障,從而形成企業良性的循環。工商管理的核心是鑄就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根本在育人,育人的基礎在於誠信為本。

經商需要誠信,誠信贏得市場,誠信成就百年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