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循環,企業的生與死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76章)
譯文: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幹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
老子在此處說柔弱和僵硬是兩個極端:柔弱代表向上,留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僵硬則為老化,因為走向盡頭。應用到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作如下的總結:1.世間任何事物都處於兩極的循環之中,執著於某一端都是不符合循環規律的。2.企業家應著眼於產品和服務的循環改良,不斷地良性循環才是治理的標準。3.麵對千變萬化,企業和企業家要做好準備,隨時應對,僵化會導致企業滅亡。4.一切活的都是柔性的,死的則是僵硬的,企業應該生存在不斷創新中。5.企業的死亡無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社會革命、技術革命、不可抗力、商業競爭。前三者需要企業家的風險防範和前瞻智慧,而後者考驗企業領導人的創新與平衡能力。
朋友的公司很有規模,治理得也井然有序。向他討教經驗,他說沒有讀過多少書,中專畢業,後又讀的EMBA。EMBA也沒學到什麼,隻是學會了幾個詞,認識了幾個人。是他的太祖母教他如何經商,聽老人們講故事,竟從中悟出些經商的道理。
上個世紀30年代,太祖母中年喪夫,沒留下什麼家業,卻留下12個子女,沒辦法,隻能是自謀辦法挺起這個家。當地因鹽的買賣而興,太祖母咬著牙把祖屋給賣了,用這個錢買了兩條船,搞船運,經營一段後,把船抵押給錢莊,加上掙的錢又投入購買新船,最紅火的時候竟然達到了20多條船搞船運。當地的富商通常是富有後買地、置業、娶小、吸大煙。太祖母定下了方針,不買地、不置業,賺錢後隻有一項投資,把錢都用在子女的教育上,12個子女個個都是培養到大學本科畢業,有國內讀的,也有海外留學的。20世紀30年代,是讀個小學畢業都不容易的年代呀,女子上學的更稀奇,老太太就有這樣的前瞻。臨近解放時,太祖母逐步地將船變賣轉為黃金。土改時房無一間,地無一畝,成分定為“貧農”。家裏一代代香火濃、人丁旺、安居樂業。商道是悟來的,是生活曆練和感悟道德規律而來的。
順勢創新才能贏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10章)
譯文:孜孜不倦地追求達到頂峰,圓滿,不如適可而止。鋒芒畢露,畢竟不能保持長久。金銀寶物充滿堂屋,難以守而不失。富貴而不知不覺地驕奢無度,便是自取禍患。宇宙自然造就萬物與人類行為恰恰相反,它無所不能,卻隱身其後,不取任何功利。
此章中,老子講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個自然的度,或者說是一個發展過程。當到了一個強盛的頂峰,必然走向衰落。用在企業的治理上:1.企業經營的重點在於過程,把過程做得井然有序,就會有好的結果。2.任何產品和服務都有周期性,因此企業家要在產品和服務上不斷更新。3.創業難,守業更難,讓企業世代相傳難上加難,如今第二代就垮下去了,原因就是家傳品德沒有了。4.企業的經營永遠要謹慎,不可因一時的勝利而衝昏頭腦,一旦輕狂,馬上就麵臨深淵。5.適當的時候退出考驗企業家的智慧,退出後企業又揚帆遠航則顯經營者的韜略。.
史玉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上世紀90年代初就利用自己的智慧在珠海創建了巨人,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冒出了造巨人大廈的想法。成功帶來個人膨脹,膽子也越來越大,有些忘乎所以了。原本設計的18層樓,在豪情萬丈下成了要蓋70層樓。終於資金鏈斷掉,欠下了2億多元,才猛然從夢中醒來。史玉柱的長處在於他的前瞻性,早在設計巨人的同時他就在找新的產品,並已經收集了很多保健品的專利。他把團隊帶到家鄉,承受了猛烈的批判,又堅毅地挺起來,利用他銷售的才能,賣火了腦白金,終於實現了他還錢的承諾。其後他又殺入網絡遊戲,帶著《征途》在美國上市。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在《贏在中國》的節目中,他給創業者的建議是要膽小、謹慎,時刻記得自己是誰。而在壓力下更要保持頭腦的清醒,要眼高手低,要發揮團隊的協同效應。
筆者在經營中結識了一位非常能幹、有創新精神的國企老總。這位老總3年前臨危受命於一家大型國企,上任的第一天他把財務總監叫到辦公室,一問方知賬上還有50萬現金,夠兩天的營運費用。老總臉一黑,就說我剛到,你財務總監去想辦法給我搞來兩個月的營運費用。兩天後財務總監彙報說已借到2 000萬元,老總問哪裏借到的,答是從二級公司借的。第二天老總開二級以上經理會,決定成立集團財務中心,將所有的錢集中由集團財務綜合調配。這位老總在財務體製上的創新引發了這家公司的大變革,3年後的今天,公司的業務翻了5倍,由原來的營業額97億元,猛增到500億元。
尊道而變是企業永久的主題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22章)
譯文:委屈換得保全,彎曲才能伸直,低窪才能充盈,老舊才有新生,缺少才可多得,貪多反陷迷惑。
老子在此處列出委屈與保全、彎曲與伸直、低窪與充滿、老舊與新生、缺少與多得是五個對立統一體。應用到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總結以下幾點:1.高點是低點,低點是高點。生存是第一位的,企業的成功應該是低到高的過程,在接近高點的時候找到新的起點,極點永遠是短暫的。2.機會永遠存在,同時也在不斷地失去,要適時、適地把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位子上做適合的事。3.企業領導人要平衡經營中的穩定與創新、短期誘惑與長期利益、做大與做精、欲望與控製、僵化與持續更新。4、金錢是沉重的、流動的、無情的、難以把握的。欲望是無限的,而生意和金錢是有限的。5.企業家要經得起誘惑,很多企業的失敗恰恰是因為追求多元化發展和違背規律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