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運動的健將 —— 蒲殿俊
辛 亥 革 命四川名人畫傳
蒲殿俊
蒲殿俊(1875—1935) 字伯英,一字沚庵,又號雪園,筆
名止水,四川廣安人。清光緒進士,留學日本,是四川保路運動的
主要發難者、宣傳者和領導者之一。1909年任四川諮議局議長,次
年創辦《蜀報》。武昌起義後,與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成立“大
漢四川軍政府”,自任都督。1917年任段祺瑞內閣內務次長兼市
政公所督辦,不久辭職。創辦和主持北京《晨報》,並獨辦《實
話報》。1927年回四川閑居。1934年,蒲殿俊逝世於北平(今北
京),終年60歲。
維新救國
蒲殿俊出生在四川廣安城北北溝。祖父蒲瑞溪是老貢生,父親
蒲玉林是縣學生員,學識淵博,母親李氏,能賦詩作文。蒲殿俊自
幼天資聰穎過人,開始讀書即由他的母親親自督促學習,嚴格教
育。年歲稍長,便拜縣裏飽學名儒周煦笙為師,同時在祖父蒲瑞蒲殿俊書法
129溪、叔父蒲慕的循循誘導與嚴
厲督責下學習,數年孜孜不
倦。熟讀記誦經史子集,並能
融會貫通,造詣不凡。所著文
章,常常鞭辟入裏,見解獨
到。蒲殿俊18歲開始參加清朝
的科舉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
考中秀才。次年又以優異的成
辛
成都人民公園內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上的浮雕績成為州裏的廩生。20歲時參
亥
加州科考,以文章優秀而名列第一,隨後同姑丈一道赴京參加朝考,因其文章太
革
長,未謄清完卷而落第。
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內封建統治的雙重壓力與日俱增,國內的
命四川名人畫傳
維新運動高漲。在北京的蒲殿俊與康有為、梁啟超等常有聯係。他特別崇拜“戊
戌六君子”中的劉光第、楊深秀(都是四川人)。?
1898年4月12日,蒲殿俊參加了康有為、梁啟超發起的在北京廣東會館召開
的保國會第一次大會。會上,康有為發表了激昂的救亡演講:“吾中國四萬萬
人,無貴無賤,當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籠中之鳥,釜底之
魚、牢中之囚!”一時間,京城內外群情沸騰,紛紛倡議各省、各府、各州、各
縣設立分會。於是,北京又出現了保滇會、保浙會和以蒲殿俊為首的保川會等救
亡小團體。
1899年,蒲殿俊與胡駿受劉光第、楊深秀之囑,邀集四川尊經書院學生,
在成都創立了“蜀學會”,辦《蜀學報》,與北京康有為、梁啟超等遙相呼應。
“戊戌六君子”被殺害,蒲殿俊極為憤慨,他決心繼承“戊戌六君子”未盡之
誌,繼續為維新救國而努力。?
1902年,蒲殿俊接受綏定知府的聘請,執掌專務新學的“漢章書院”。次年參
加四川癸卯鄉試,中頭名解元。1904年到北京參加會試,考中二甲進士,旋即授刑
部主事。
在異國倡言保路
1905年蒲殿俊留學日本,進入日本法政大學學習。到日本後,蒲殿俊一麵
專心致誌地鑽研學問,一麵與仁人誌士共同研究探討國家大事。他們談今論古,
激揚文字,對當時的洋務運動、路政、軍政等進行廣泛激烈的討論,並根據他們
所接受崇信的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提出他們自己的各種改革主張和看法,互相切
磋,共商革新中國政治的大計,主旨實行日本式的立憲政治。蒲殿俊是這批改革
人物中的一位佼佼者,他那雄辯的口才,犀利的文筆,淵博的學問,高尚的品
德,博得大家的愛戴和尊敬。
130蒲殿俊留學前後,正值英、法、德、美四國與清政府談判,企圖奪取中國的
鐵路修築權。麵對嚴峻的形勢,蒲殿俊在川籍留學生中,率先發出川人自辦鐵路
的號召,以杜絕列強對中國路權的覬覦之心。
1903年,四川總督錫良曾奏請清政府允許川人自辦鐵路,成立川漢鐵路公
司。1904年,清政府下詔同意川人自辦鐵路。1月,官辦川漢鐵路公司成立。
為使川民積極入股,募集股金,推進鐵路修築工程,蒲殿俊在日本,聯係川籍學